1 儿童心跳正常值
不同年龄的人,心跳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一般来说,儿童的心跳正常范围:新生儿为120-140次/分,1岁以内110~130次/分,2~3岁100~120次/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14岁以上儿童心率接近成人,大约在60~100次/分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但以上频率应该是在安静状态下,身体强健、肌肉发达的小儿心率可低于以上的数值,这是由于他们的心肌发达、收缩有利的缘故,虽心跳次数减少,但排出的血量足以供应身体代谢的需要。另外,情绪紧张、精神兴奋、贫血、活动量大等,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因此,小儿测心率最好在睡眠或安静时进行。
2 儿童心跳比成人快是正常的
小孩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身体需要更多血液供应,而心脏每次喷出的血液量有限,因此,只有增加心跳次数才能补偿不足。同时小儿迷走神经兴奋性低,交感神经占优势,故心率较快。因此年龄越小,心跳就越快;小孩子心跳比成人快很正常。心率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慢。
当然小孩活动量增多,哭闹,精神紧张和发热时,心跳也会增快。如果在稳定的情况下心律不稳,超过正常范围,则属于异常,要孩子去医院看看。
3 测量心跳的方法
正常人的脉搏次数和心跳次数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获得心率的数值。测量前1小时须停止运动、进食,测量前至少须休息5分钟。测量时平卧或坐位均可,同时,放松双腿,停止交谈,以右手的二、三、四指端,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手腕侧,桡骨茎突的前内方,也就是中医把脉的地方),计数1分钟,即能得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当然,家长也可利用听诊器来听心跳。
4 儿童心跳过快的情况
生理性心率过快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运动、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兴奋、恐惧、激动、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
小儿病理性心率过快: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高热、贫血、缺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疼痛、急性风湿热、神经官能症等可引起心率过快。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个心电图,了解孩子心脏节律情况。
心率和心律是不同的,一个是速率,一个是节律,现在说的心率是速率的问题,就是心跳的速度。儿童的心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新生儿的心率可以达到130-140次/分,而9-10岁孩子的心率在100次/分左右,甚至在100次/分以下。如果出现感染性疾病或者其他跟心脏有关的疾病,会导致心率异常增快或减慢。增快是指在发热的情况下体温每提高1℃,心跳会增加10次左右。但是有些疾病会造成心率减缓,当心脏传导束有问题,心率会减缓。目前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或成人的心率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每个年龄段的心率都不同。人清醒和睡眠的时候心率是不一样的,心率每天都在动态的变化。情绪激动、运动的时候心率会加快,这是大自然设计的原理,因为身体需要更多能量和养分,心率要加快,睡眠的时候心率要减慢。所以在不同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下,人的心率是不同的。很多家属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测量心率,会量出很慢的结果。正常心率的测定是在儿童清醒、安静的状态下,测3-5次取平均值。小朋友运动后测心率心跳快,睡着了心率慢,都不必紧张。优秀的运动员,心率可以达到四十几次/分、五十几次/分,因为他的身体比较好,收缩力比较强。如果老人的心率是40-50次/分就不是好事。因为心率太慢,血液黏度比较高,容易在心脏里形成血栓。所以心率快慢的问题要结合很多因素。
1 宝宝心跳的正常值
每个人的心脏跳动得快慢往往不同,一般来说宝宝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正常范围是:6个月左右85~150次/分之间;8个月左右80~145次/分之间;1岁以内80~140次/分;1~6岁80~120次/分;6岁以上60~100次/分。
2 新陈代谢快
孩子的新陈代谢比大人要快,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细胞的分裂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同时身体排出的废物也相对地增多,因此身体对血液供氧的需求量也大,所以小宝宝的心脏搏动要比成年人快很多。
3 能量消耗多
宝宝年龄较小,而且平时活波好动,因此身体消耗的能量也相比大人多些,这也需要宝宝的血液加快流动而使机体及时得到能量的补充。
4 心脏功能较弱
宝宝较小,心脏功能也比较弱,每次搏动运送血液的能力相对来说不如成人,因此也必须通过加快搏动的方式来增加血液的输送量。
人体的正常心率为: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约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不同年龄的人,心率是不同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若心率超过正常范围,就称为心率过快。
家长一般都知道,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疾病引起的心率加快,最多见于发热的时候,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可增加10~15次。所以,能引起发热的疾病多会出现心率加快,但伤寒病人例外,伤寒病人的脉搏较缓慢,称为相对缓脉,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特征。肺炎、哮喘及其他疾病影响到心脏功能,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就会有心率过快,肝脏迅速增大、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情况。贫血严重的患儿,心脏搏动的频率也会增快以满足全身对血液供应的需要。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等药物时,也会出现心率过快。而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也会使心率加快。
心率过快,一般都能随着外界因素的消除、疾病的好转(如发热消退、贫血好转、心功能趋向正常)而逐渐恢复正常。在使用易影响心率的药物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率。持续的心率过快,要请医生诊查。
窦性心律过缓都可能低于40次/分钟,只要没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比较正常没什么问题!
心跳次数知多少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儿每分钟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活100岁,那么,他的心跳次数加起来总共可达40亿次左右。
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少于60次的,则是“心动过缓”了。还有些人的心跳会时快时慢、跳跳停停。这些,都属于心跳异常的范围。心跳异常是心脏病觉状之一。
不过,心脏和身体许多器官一样,工作能力也是可以变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缩余地。
据研究,认真做完一套广播体操,每分钟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愤怒、恐惧的当儿,学生临上考场的一刻,心脏也会“怦怦”地加快跳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心跳达到每分钟一百七八十次。让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们的心跳每分钟超过200次。医学资料竟有心跳高达270次的记录。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为了多送血液,满足身体的劳动、运动和特殊情况下的需要。要是心跳过少,血液供应不足,身体得不到必须的氧气和营养,人就无法正常地生活,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生理学家发现,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进行激烈运动的人,他们的心脏得到了锻炼,心跳次数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国当今有位足球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才 37次;1928年奥运会上,有位运动员,每分钟才28次。原来,心脏得到更好锻炼的人,心肌纤维变得粗大,心室壁变得厚实,心脏本身也扩大了。英国一位前世界马拉松赛冠军于70岁因癌症去世后,医生发现他的心脏比正常人约重30%,送血管道——冠状动脉约粗1倍。这样的心脏收缩起来自然非常强劲有力,每次跳动输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虽然跳得少,可由于血多,也能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了。
有关材料告诉我们:有个脚气病人在恢复期,每分钟心跳不足30次;我国东北有个建筑工人,每分钟心跳一度只有27次;有个名叫桃乐珊·史提文斯的人创心跳最低的世界纪录,每分钟仅跳12次。
1、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年龄+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年龄越小血压越低。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2、儿童心率的正常范围波动较大,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因为各年龄段的心率范围不一样,新生儿期平均心率为125次/分,波动范围是70-190次/分之间,所以在这个范围内的心率波动都是考虑在正常的。1-12个月的孩子平均心率120次/分,波动范围80-160次/分。1-2岁的孩子,平均心率110次/分,波动范围80-130次/分。2-4岁的孩子,平均心率100次/分,波动范围80-120次/分之间。4-6岁平均心率100次/分,波动范围75-115次/分。6-8岁的孩子,平均心率90次/分,波动范围是70-110次/分。8-10岁的孩子平均心率也是90次/分,波动范围也是70-110次/分。
1、新生儿心率为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为每分钟110-130次,2-3岁为每分钟100-120次,4-7岁为每分钟80-100次,8-14岁为每分钟70-90次。
2、心率(HeartRate):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频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件事情发生的次数。两种解释合起来就是,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心跳正常值多少全部的内容,包括:小孩心跳正常值多少、幼儿的心率多少正常、宝宝心跳正常值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