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eniac犹如一个庞然大物,它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管,但其运算速度比当时最好的机电式计算机快1000倍。
1949年,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在剑桥大学投入运行,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采用磁鼓作存储器。磁鼓是一种高速运转的鼓形圆筒,表面涂有磁性材料,根据每一点的磁化方向来确定该点的信息。第一代计算机由于采用电子管,因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较低、故障率较高而且价格极贵。本阶段,计算机软件尚处于初始发展期,符号语言已经出现并被使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方面。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三人发明的晶体管,比电子管功耗少、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使计算机体积大大缩小。
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内存储器主要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盘,输入和输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程序设计方面,研制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语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fortran语言。algol和cobo语言随后也相继出现,操作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
dec公司(现并入
comp叫公司)交付了数千台pdp小型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用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使用范围更广,尤其是一些小型计算机在程序设计技术方面形成了三个独立的系统: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总称为软件。值得一提的是,操作系统中“多道程序”和“分时系统”等概念的提出,结合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中使用远程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intel4004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虽然字长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计算机在微型机方面的先锋。
1972-1973年,8位微处理器相继问世,最先出现的是intel8008。尽管它的性能还不完善,仅展示了无限的生命力,驱使众多厂家技人竞争,微处理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后来出现了intel8080、motorola6800和zilog公司的z-80。
不是!是电子管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二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一、具体介绍: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都使计算机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计算机的元件。
二、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计算机。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晶体管计算机Lepreachaun。第二代计算机较之第一代具有速度快、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少等优点。汇编语言使用更加普遍,并出现了一系列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编程工作更加简化。
三、晶体管介绍:
严格意义上讲,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半导体材料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子材料。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由于其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晶体管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振荡器。
四、电子元件介绍: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种类、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是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
五、计算机发展历程为:
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年到1958年第二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年到1964年第三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年到197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随着计算机内部元件不断升级,外部存储器也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一直到现在用的只读光盘。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
从1960年到1964年,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第三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1971年到现在。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发展历程的4代各采用什么电子元器件全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发展历程的4代各采用什么电子元器件、第一代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吗、二代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