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声检查法 一般采用秒表,记录听到表声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2耳语检查法 在长6m的静室内进行以耳语强度说出常用词汇,记录受试耳可以听清的距离并与正常耳比较(受试耳听距/正常耳听距)
3音叉检查法 音叉放于距耳道口约lcm处,听得者为“气导”;置于颅骨上听得者为“骨导”
4纯音测听 以电子纯音听力计施加倍频程频率纯音检测受试耳听阈对有听力损失者应分别以气导和骨导进行检测,以利于区别听力损失的性质气导检测时,对双耳听阈差超过40dB者应在健侧施加掩蔽,防止“影子听力曲线”骨导测试应常规在对侧施加掩蔽听阈记录为“dBHL”对疑有重振现象者,可进行双耳响度平衡试验或短增量敏感指数(SISl)试验
5声阻抗测听 主要用于对中耳功能状态的检查其基本测试项目有: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鼓室图和镫骨肌反射测试静态声顺值以声阻抗等效容积表示鼓室图测量以220Hz探测音测试,外耳道压力在+196~一196kPa(+200~-200mmH2O)之间连续变化,将各压力下的声顺值相连得出鼓室图曲线,分为A,B和C型曲线,其中A型又可分As和Ad两个亚型镫骨肌反射可以协助判断听骨链活动状况,还可以用于分析有无中枢病变及协助面神经损伤定位[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6电反应测听 利用叠加平均技术记录听觉系统声诱发电位,判断听觉系统功能状态,分析耳科和神经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和中潜伏期反应电反应测听检查除对噪声环境有与纯音测听的同样要求外,还要求检
听力测试的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一类是观察患者主观判断后作出的反应,称主观测听法,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等,但
此法常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另一类是不需要患者对声刺激做出主观判断反应,可以客观地测定听功能情况,称客观测听法,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
②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应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
③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
④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常规的听力测试方法:
⒈纯音测听。根据大夫的简单指导戴上耳机双耳轮流听高低频率不同的声音,一般10分钟左右;
⒉声导抗。塞个耳塞,测试一下就行,简单、很快。
检查前需将耳道内的耵聍清理干净。
听力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耳语检查法
耳语检查就是让患者在长达6M的室内进行检测的。让患者说出常用的词汇,记录自己可以清楚听到的举例,然后与正常耳听进行比较。
2、表声检查法
这里的表声检查一般是使用秒表,记录患者所能听到的表声的举例,然后与正常耳听的距离进行比较。
3、纯音测听法
这种方法是对听力有所损伤的患者进行骨导和气导,以便于区别患者的损失性质。通常对患者进行骨导测试的时候会对另外一侧进行掩蔽。而对患者进行气导检测的时候,对两个耳朵耳听阈差超过40dB的话,要在健侧增加掩蔽。
4、阻抗测听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测试中耳功能,包含了鼓室图、鼓膜平面静态声顺值测定、镫骨肌反射这几个测试项目。
5、音叉检查法
音叉一般是放在距离患者耳道口大概1厘米的地方,听得到的话是“气导”;放在颅骨上听得见的话就是“骨导”。
如果经过语音检测法听到的举例缩短到了4M左右,表示患者有轻度耳聋,如果在1M,是中度耳聋,如果小于1M则表示患者患较严重的耳聋。
听力障碍的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有的是因为身体某些原因的短暂性影响听力,例如,患腮腺炎患者有可能会影响听力,待到腮腺炎治好后,听力会自行恢复。而有的听力受损是比较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看看听力有什么异常,并及时就诊。
如何自我检测听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耳聋分级标准,正常人的听力在0~25db之间;声音要达到26~dao40db才听得见的为轻度聋;41~55db为中度聋;56~70db为中重度聋;71~90db为重度聋;91db以上为极度聋或全聋。这些都只有医院才可能检查到。自己检查听力的方法,我只能提供以下几点你可以参考一下,轻度障碍:是指听力在40分贝以下,也就是在3米以内能听到人们一般的说话声音。中度听力障碍:听力测试在40-60分贝之间,对方说话只能在1米之内听清楚。可以对照做自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体检听力怎么测全部的内容,包括:公司体检听力怎么测、听力不好怎样检测听力呢、常见的客观听力检查方法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