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含沙量达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大凌河沿岸有凌源、建平、朝阳、义县、锦县(现改为凌海市)等县市
可以说是辽西文明的摇篮以及辽西人民的母亲河。两岸有远古人居住的鸽子洞、牛河梁红山文化、古化石等等。
大凌河堪称是辽宁朝阳市的母亲
大凌河是朝阳市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中国东北独流入海的较大河流之一。古时称“渝水”,又称“白狼水”。唐朝时改称“白狼河”,辽时称“灵河”,金、元时改“灵”为“凌”,称“凌河”,也有记载称“凌江”(元至正年间《通济桥碑记》中记载:“城东合龙山下,有水曰凌江”)。明朝时始称“大凌河”,以与“小凌河”相区别。清朝时蒙古语称“傲木楞河”。
大凌河有北、西、南3源。北源出于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村,由此向南,流经万元店镇、凌源镇、河东乡至凌源县城南辛杖子汇入西源。
西源出自河北省平泉县宋营子乡水泉沟(古名“榆河”,今称“南大河”),河源高程1097米,于欺天乡段杖子村北进入凌源县境。流向东北转东,经欺天乡、大王杖子乡、凌河乡、河东乡和凌源镇,先后纳入宋杖子河(旧志记载谓“石塔河”,源于河北省平泉县郑杖子)、万元店河(发源于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村,流长26公里,至辛杖子与北源汇合,流长51公里。而后,河流折向东南,于乌兰白乡三家村东纳入黄金带河,再向东南流15公里,经乌兰白乡进入喀左县境。再经喀左县官大海农场、大城子乡,至山嘴乡汇入南源,流长为98.5公里。
南源出自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的水泉沟,由西南流向东北,初为潜流,到土金塔屯西陆续见有明水。继之再东北流至张家湾,方见明显明水,常年不断。由张家湾经南台子、狮子沟、三湾子、陈家店至岱王山沟口,陆续有川水注入。由岱王山口到宫山嘴,河流形成回水,建有宫山嘴水库。河水由宫山嘴再东北流9公里,到建昌县建昌镇北营折转西北向流,至荆条沟北立龙山,进入喀左县境。再西北流,经南公营子至白塔子乡大西山村,纳入白塔子河(古名“蒿桑河”,发源于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大黑沟,流长28公里)。再西北流至桃花池,左纳渗津河(又名“石城川水”、“狗河”,蒙古语称“僧机图河”。发源于凌源县三家子乡宣杖子,流长45公里)。而后转向正北,流经平房子、三台至三家乡,左纳四官营子河(古名“赛音河”,发源于凌源县牛营子乡邢杖子,流长33.5公里)。再转向东北流,至南哨镇的山嘴与西、北2源(大凌河西支)汇合,流长99.5公里。
大凌河发源于辽宁省与河北省接壤地区,全长447公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横贯辽西,东南汇入渤海。它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2.3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均径流量17.91亿立方米。大凌河流经碎屑岩、火山岩和黄土地区,含沙量达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严重。大凌河西源和南源汇聚地建有喀左龙源旅游区,干流建有阎王鼻子水库和白石水库。
锦州市凌河区中央大街与解放路交叉口往南走200米。
凌河区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121000。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三产立区、二产强区、开放兴区、民营富区”十六字经济发展方针,扎实推进“三产提升、二产做强、城区改造、开放牵动、财政增收”五大工程建设,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力打造实力凌河、开放凌河、文明凌河、和谐凌河,为基本实现“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