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到合肥的火车时刻表如下:
共查询车次有K8411、K8409、K8597、K1049,时间如图所示。
涡阳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安徽北部,涡河中游,淮北平原中部,北临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总面积211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涡阳县下辖3个街道、20个镇,截至2021年,涡阳县常住人口117.3万人。
涡阳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河流均属淮河水系,境内河流主要有淮河的一级支流涡河横穿中部,两岸支流呈叶脉状。
合肥站
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合肥站正式开展铁路旅客运输业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合肥站改名为庐江站。1977年,在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计划把合肥原有火车站和铁路向城外移,解决铁路分割城市问题。1997年4月1日,合肥站通车运营。
截至2017年底,合肥站南北广场总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南广场总面积4.9万平方米,站房面积10万平方米,北广场总面积4.3万平方米,合肥站站房建筑面积27355平方米,天桥面积2480平方米,地道面积1977平方米,站台规模9台13线。
涡阳县到合肥汽车班次,开班时间为6:15~17:00,每30分钟开一班,一天约开23个班次。
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全市版图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合肥市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交通运输
合肥对外交通便捷,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达,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东有合宁线连接南京、上海,西有合武线通往武汉、成都,北有合蚌高铁直通北京,南向将通过京福高铁连通江西、福建。
合肥港为二类水运开放口岸,综合码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中,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将达到50万标箱。总投资43亿元、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100万人次的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通有国内航线5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3条。合肥城区道路骨架实现了“十”字形向“井”字形格局的转变,形成了“三环多放射”的城市动脉交通网。
涡阳县到合肥汽车班次,开班时间为6:15~17:00,每30分钟开一班,一天约开23个班次。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有 “老子纪念地天下道源”之称。属华东煤炭资源要地,344国道、202省道、224省道、307省道,交汇于市区,青阜铁路、亳蚌城际铁路、亳宿(三洋)铁路、济祁高速、徐阜高速,三级航道穿境而过。
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165万人。涡阳旅游资源丰富,有老子纪念地天静宫、嵇康墓、陈传卧迹、范蠡冢、捻军会盟旧址、张乐行故居、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等景点。
历史的发展
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县、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首批扩权试点县、安徽省文明县城、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涡阳县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中等城市,2012年11月涡阳县被批准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由此涡阳的发展建设迈入国家战略层面。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涡河中游,地处九州之中。位居皖、豫、鲁三省交界处,属中部战略要地,有“皖北门户”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北部靠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