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湖南省的省会是长沙,这里有着太多令人向往的景点,就连名声雀起的长沙臭豆腐,几乎人近皆知。其中包括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收益在内,使得湖南省经济收益更上一层楼。随着现今国内旅游业的兴起,使得很多城市都被游客们挖掘出来。在长沙曾经就有一座无比繁华的古镇,有着小汉口的美誉,现今却无人问津。这座古镇就是地处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西北的靖港古镇,其所处地理位置也很不错,属于湖南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文化村镇,现今已被国家列入4A级旅游景区行列了。
起初靖港被称为芦江,之后又改成沩港,曾经还被称为小汉口,所处地点就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仅仅30公里。据悉,直到现在靖港已有上千年时间了,而靖港的命名听说是为了纪念唐朝大将李靖,专门建成的。
李靖是一名唐朝军事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钻研兵书了,之后追随李世民参战,每次都立下战功,之后官位升至兵部尚书。后来在634年,因前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受阻,63岁年龄的李靖听闻此消息,在家休养的他主动向太宗请命,率兵前往吐谷浑,并且顺利打败吐谷浑。后来李靖再次奉命前往江南,当时镇守长沙湘江一带。当时得到当地百姓爱戴,在他离开长沙时,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把沩港改成靖港来对其命名了。
古时的靖港古镇,有两条河流由古镇穿流而过,不远处就是铜官古镇,不论走陆路,还是水路都很便捷。因此这里很快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古镇的商业贸易发展得红红火火,古镇店铺林立,直到现在,前往靖港古镇的游客,依然有看见不计其数的老字号店铺保留至今。
只是曾经的靖港古镇是那样的热闹与繁华,不过那也只是靖港古镇的曾经,直到现在,古镇很少能看见游客的身影。只是这里的建筑物,一看就是在在岁月中遗留下来的,是那样的古气息十足。
在展馆跟祠堂里面,都能看得到,古镇上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尤其以面积最大的杨泗庙最为吸睛,在岁月变迁下,其中的部分建筑物已被拆除了,现今遗留下来的也只剩内殿了,里面供奉着很多佛像,原来这座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至今也已挺长时间了。
杨泗庙的香火从未间断过,里面祭拜的是水神,每年六月初六,跟九月十九,都是寺庙里面观音圣诞日,前往此地参建祭拜的成员数量多得不计其数,情景很是壮观。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古镇的红火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游客如果想要追寻曾经发生在靖港古镇的一幕幕情景时,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一定要亲自前往这里一游,相信这里的一切,肯定会让你倍感新颖的。
长沙靖港古镇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有“小汉口”之美誉,位于长沙市望城县西北,东濒湘江,与铜官镇隔江相望,南临老沩水,西与格塘接壤,北面毗邻乔口镇。靖港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西北,现保存民居1008栋。主街道长1275米,有数十处古商铺、作坊、会馆、庙宇和极具纪念意义的遗址,主要景点包括毛主席手迹馆、族谱陈列馆、江南民俗文物馆、恐龙化石馆、陨石馆、曾国藩行营、杨泗庙、宏泰坊、八元堂(宁乡会馆)、陶承故居、湖南省委旧址、锄禾源,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等数处宗教建筑远近闻名。
靖港,原名芦江,地处沩水入湘江口,多洲滩,芦苇丛生,故名。唐武德四年,内乱频仍,高祖皇帝李渊派大将军李靖南下戡乱。李靖驻兵芦江,“军令严整,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其水曰靖港,以志不忘。”于是,芦江始更名靖港。
逮及清末民初,航运业日趋发达,靖港以其天然良港之优势,成为船只进出长沙的北大门和避风港,每天停靠的船只数以千计。湘阴、益阳、宁乡及本地粮食土产多在此集散,曾为湖南四大米市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时称“小汉口”。当时流传着一句俗语,“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足见其盛。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水运几乎左右着中国大部分城镇的命运。京杭大运河最具代表性。众所周之,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州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时候,北京以及运河沿岸的城镇也是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旅游热线。
而在古镇的行列中,湖南中部的千年古镇——靖港镇就是最好的证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