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鸡?

依然范特西2023-04-20  22

我国著名优良肉卵兼用鸡品种。原产江苏如东、南通两县,以南通南部的狼山命名,原名”岔河大鸡””马塘黑鸡”。现如东县的马塘、岔河、掘港和通州市的石港仍多有饲养。这些地区的气候湿润,东北两面临海,境内河渠交错,饲料充足,适于狼山鸡生长。羽毛多为纯黑色,少数白色的已逐渐被淘汰。单冠红色,头颈挺举,尾羽高耸,背部似“U”字形,胸部发达。体高腿长,腿上外侧多有羽毛。嘴、腿均为黑色。成年公鸡体重约3.5~4公斤,母鸡2.5~3公斤。年产卵量120~170个,每个卵重55~65克,卵壳褐色。狼山鸡性情活泼,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和抗病力也很强。肌肉发达,肉质细嫩,全国各地均有饲养。曾于19世纪后叶输往英国,后又分布到其他国家。英国著名的黑色奥品顿(Orpington)鸡即由它改良育成。对其他外国鸡种的形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狼山鸡”的一段有趣故事

说起“狼山鸡”,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远在1872年,一艘英国商船,停泊在南通附近的长江中,炊事员上岸买回一批黑鸡做菜。因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异常,船长甚感惊奇,如获至宝,便将剩下的几只带回英国。后来这种黑鸡竟然在英国家禽展览会上展出,受到欧美各国养禽专家的青睐,获得金质奖章。于是,欧、美、亚许多国家便从我国进口此鸡。由于这些鸡都从南通狼山出口,故取名“狼山鸡”。建国后,狼山鸡又曾作为种鸡。飞往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一时,狼山鸡身价百倍,中外驰名。

狼山鸡是蛋肉兼用型鸡种之一。以产蛋多、蛋体大,体肥健壮、肉质鲜美而著称、按毛色分为黑白两种。黑色的称之为“狼山黑”,羽毛黑而发绿、发蓝,熠熠生辉,色彩绚丽。“狼山黑”中有一品种头冠后有一蓬毛,又称作“狼山凤”,如东人称之为“蓬头鸡”。白色的叫“狼山白”,“狼山白”数量极少,其羽毛洁白无瑕,配以鲜红的鸡冠,红白分明,赏心悦目。狼山鸡,体似马鞍,尤其公鸡,头昂尾翘,气宇轩昂,可谓风度不凡。

产地分布

狼山鸡是我国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并在世界家禽品种中负有盛名。狼山鸡原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境内,以马塘、岔河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丰利及双甸,南通县的石港等地也有分布。该鸡集散地为长江北岸的南通港,港口附近有一游览胜地,称为狼山,从而得名。1872年首先传 入英国,后在家禽展览会上博得英美各国养禽界的关注和好评,继而又传入德、法、日等国,并且载入各国的家禽品种谱。

狼山鸡以体型硕大、羽毛纯黑、冬季产蛋多、蛋大而著称于世。该鸡在国外经过进一步选育,并与当地鸡杂交培育成新的品种,如当代著名鸡种黑奥品顿、澳洲黑等。因此,狼山鸡对世界养鸡业也有一定的贡献。

建国前,狼山鸡虽已驰名中外,但国内无专场进行选育工作,不过由于产地比较偏僻,交通也不便,该鸡在群众中仍然大量饲养并得到保存。

�1952年,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首先对狼山 鸡进行了原产地的品种调查和导入杂交试验。1959年,江苏省农林厅和南通市农林局分别在如东和南通建场进行狼山鸡的选育工作。20年来,两场的规模和种鸡的质量均有所发展和提高,每年推广种蛋、种雏30~40万只,除本省外,黑龙江、新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上海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引种饲养,对保存、选育和推广地方良种起了很大的作用。

品种形成

原产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北部,东临黄海,土地多系逐年将海滩围垦而成,农家历来居住分散,多是单家独户星罗棋布于大田之中,连同周围的农田构成一个小农经济的单元,宅旁四周多植竹林或丛生芦苇,鸡群可充分觅食到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当地海产丰富,贝壳俯拾皆是,鸡只所需矿物质饲料也不匮乏;加上产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河港交叉,排灌良好,农作物产量较高,群众素有用玉米、大麦、稻谷补饲鸡群的习惯。上述条件为鸡种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养鸡是当地农家主要副业,养鸡数量较多,因此,每户农家自行繁育而很少混杂。当地乡俗对选种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对纯黑羽毛的选择就是因农家忌讳红羽为火灾的征兆,而视纯黑为吉祥,渔民出海祭祀时也要求用纯黑的大公鸡,这就促使大家淘汰杂羽鸡,专选纯羽大鸡。�由于狼山鸡体态优美,羽毛纯黑且富有灿烂的光泽而为人们所喜爱,故早在一百多年前已被列为国际标准品种而闻名世界。

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体格健壮,头昂尾翘,背部较凹,羽毛紧密,行动灵活。建国初期调查时,按体型可分为重型与轻型两种,前者多产于马塘、岔河,公鸡体重为4.0~4.5kg,母鸡为3.0~3.5kg;后者以拼茶为多,公鸡体重为3.0~3.5kg,母鸡为2.0kg左右。按羽毛颜色可分为纯黑、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黑鸡最多,黄鸡次之,白鸡最少,而杂毛鸡甚为少见。每种颜色按头部羽冠和胫趾部羽毛的有无分为光头光脚、光头毛脚、凤头毛脚和凤头光脚四个类型。�如东县狼山鸡种鸡场建立之初,曾对上述各类型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最后以体型中等的黑色光头光脚型作为选留对象,南通市狼山鸡种鸡场一开始就以光头光脚型建立基础群,因此,两场鸡群的体型外貌基本一致。�狼山鸡头部短圆细致,群众称为蛇头大眼,单冠,冠齿5~6个。脸部、耳叶及肉垂均呈鲜红色。眼的虹彩以黄色为主,间混有黄褐色。喙黑褐色,尖端稍淡。胫黑色,较细长。羽毛紧贴躯体,当年育成的新鸡富有黑绿色的光泽。�成年黑色狼山鸡多呈纯黑,有时第9~10根主翼羽呈白色,但刚出壳的雏鸡,额部、腹及翼尖等处均呈淡黄色,一直到中雏换羽后才全部变成黑色,这与其他黑色鸡种显然不同。狼山鸡的皮肤呈白色。

品种展望

狼山鸡作为我国优良地方鸡种早受到保护和培育,但同现代专门化的鸡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保种的同时,必须进行品系繁育,并改善饲养管理,使狼山鸡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此外,对黑羽中的慢羽和快羽系也应继续选育,以利今后形成配套生产时初生雏的雌雄鉴别。

新狼山鸡�

产地分布

新狼山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育成的兼用型鸡种。1952年开始由华东 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1958年基本定型。1959年移交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继续培育和 扩群繁育推广。�该鸡初步育成后,1955年曾送至北京农业展览馆第一次全国展览会展出,引起各地注意,并 要示引入,1956年起大量供应各地需求。1956年曾应捷克斯洛伐克农业部的要求向该国输出 种蛋一批。从1956~1977年间,在江苏省内以及外省供应种蛋、种雏约60万个(只)。并曾在 江苏省的江都县、扬中县等地以及上海市禽蛋五厂等建立新狼山鸡的种鸡繁殖基地,繁殖狼 山雏鸡向农家推广。�

品种形成

50年代初,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派员去江苏省南通地区狼山鸡原产地如东县的岔河 、马塘、掘港等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到狼山鸡的原始品种资源,是一个有希望的兼用 鸡种,但成熟期迟,在放牧半喂养的条件下,据195年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对个体记录的统 计资料,约需8月龄开产,蛋重较轻,平均蛋重为49.8g。一般年产蛋量为150~160个左右 ,群众反映也希望能更多一些。�为此,当时制定了期望能选育出适合长江下游地区、农家放牧饲养的蛋肉兼用型新鸡种的选 育目标。具体选种指标为:体质较强,年产蛋量为200个左右,蛋重为58g左右,成熟期为20 0d,成年公鸡体重约3kg、母鸡约2kg,皮肤白色。� 1951年、1952年两次在产区选购较轻型、外观鉴别产蛋性能较好的黑色狼山鸡,作为原始素 材,为改进其性成熟迟、蛋重轻的缺点,并保存狼山鸡原有的优良品质,决定以引入的成熟 早、体重较大、蛋较重、体型疏松、行动迟缓、觅食力差、不适合农家放牧饲养的澳洲黑公 鸡作为另一亲本,进行了导入方式的育成杂交,即以第一世代选择早熟、体较重的优良澳洲 黑公鸡作为父本,与经过个体观察、生产性能优良个体母鸡进行回交;第二世代选择优良狼 山公鸡与一代杂种鸡中的优良个体母鸡进行回交;第三世代起选择合乎预期选育目标的理想 个体自交,在以后的若干世代,注意外貌鉴定、系谱选择,并在童鸡阶段加强野外放牧,锻 炼其体力,培育其觅食性能,至1958年基本定型。�

体型外貌

新狼山鸡体型为兼用类型。背部平直,不象原来狼山鸡的背凹。羽毛紧密程度介于 澳洲黑鸡与黑色狼山鸡之间,既不似澳洲黑那么松,也不象狼山鸡那么紧凑。光脚,无毛脚 类型。全身羽毛黑色。单冠。眼的虹彩呈黄褐色。胫、脚部浅色呈蓝灰色。新鸡和换羽后的 羽毛发蓝绿色光泽。以虹彩、脚胫部、羽毛色泽以及体型与原来的狼山鸡有明显区别。�

品种展望

新狼山鸡是本世纪50年代培育出的适合于农家放牧饲养的兼用型鸡种,具有较好的 生产性能,对青绿饲料特别爱好,肉质鲜、纤维细,在不同生长阶段均宜于做各种名菜佳肴 ;仔公鸡适合制作风鸡;蛋壳深褐色,符合我国人民的需求,在六七十年代受农家欢迎。作 集约化饲养、与现代专门化商品鸡种比较,当然有其不足之处,但可以作为合杂交中的一个 素材来考虑应用。

没有。海宁老街现在拥有100余家店铺入驻,是一条创意潮街、中式商业滨湖餐饮区,所以没有鸡。海宁,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嘉兴市代管;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辖4个街道。

翁家埠,地处海宁市许村镇西南部,南临杭州市钱塘区乔司农场,西靠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位于三地交界处。

翁家埠曾经为钱塘江边的埠头集镇,还是钱塘江北岸海堤十七堡的所在地,解放后对钱塘江进行围垦造陆,如今的翁家埠已经远离了钱塘江边,成为了内陆集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055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