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一般几点下班?

经期综合症2023-04-20  21

每个城市的公交系统是不同的,有的地方所有的公交车都是全天行驶的,而有的地方则有白班和夜班公交之分,白班公交下班时间一般在6点半左右,这之后的出现的就是夜班线路的公交了,下班时间多为11点左右。

公交车,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有专属路号,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在城区,公共汽车时速一般在25~50公里/小时,在郊区可达80公里/小时。又称为公共汽车、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公交车中国台湾又称为公车、客运或巴士;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则多称为巴士(英语中“Bus”的音译)。

汽车历史: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 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19世纪的公车以马匹拉行。当时的路面使公车的舒适度受到限制。有轨电车的发明使公车遇上了面世以来的第一个劲敌,因为公车行走于凹凸不平的石路上,电车却在平滑的铁轨上运行。

至20世纪初,机动交通的试验取得成功,公车亦开始改以引擎驱动。由于环保原因,电动公交逐渐替代柴油公交,截至2020年,还有部分公车仍以柴油引擎为动力。

纽约的巴士站和国内的比较像,大多数非常简朴,只有一根柱子和一个写着停靠车辆编号的小牌,有的地方可能有一个迷你的小亭子,还配有长凳。

上班每天都乘坐巴士,我们那个站有五辆车停靠,在繁忙时段,经常陆牙子上一整排都是车,同时上下客。

人们奔跑着前簇后拥,没有排队,而是一窝蜂地挤上车(虽然人少的时候会排队)

有的时候车子都快开了,会有一个人大声喊叫着从远处疾奔而来,好几次都吓我一跳。

公交车上的配备不同,但都没有报站。要想下车得自己按铃。

有的车上没有按键,我一开始还挺懵,那这到站的铃声是从哪儿响起的呢?

原来是窗沿边几乎‘隐形’的一条黑/黄线,只要一触碰,铃声响起,车前显示出STOP的字样,下一站就可以下车了。

坐在后排的人也可以通过拉绳控制铃声。一般是一条黄色类似于电缆一类的绳子,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只要拽一下就可以停车。

车门很特别,后车门并不是自动开关,必须要用手推,不推它就可能关在你脸上……

公交司机素质良莠不齐,但是所有车门外都贴着这样的标识:Attacking bus driver is a felony(袭击公交司机是重罪) ,而且所有司机都被一道高高的玻璃墙挡着,看来这个工作也很危险。

我遇到过温柔的:

但我也见过狂野的咆哮派:

6月5日,天色阴沉小雨淅淅沥沥,我撑着伞等车。车站停着一辆NOT IN SERVICE的公交,突然车上下来一个大叔,看到我问:“You speak Chinese?你讲中文吗?”

我下意识地点头,他示意我上车,请我帮忙。

上车了发现有一个女孩貌似昏倒了,旁边一个年长的女性紧紧搂着她,目光警惕。可能是语言不通,两个司机都急得团团转。

其中一个司机看到我之后,明显松了一口气,让我赶快问问那女孩的名字,说是以后要和医院确认。

我问了那位妇女,她听到普通话之后慢慢放松下来,告诉我女孩的名字、生日、还有司机需要的简单资料。原来女孩前一天什么都没吃,估计低血糖了,就晕在车上。

一番沟通下来,两边都如释重负,司机连说thank you so much.我也就下车去赶我的公交了。

不禁感叹,若是没有语言的桥梁,我们该怎么在异国他乡生存呀!原本简单的资讯得不到传达,情绪会被误解,遇到突发情况没办法处理……

反之,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当地的语言,就能如鱼得水,随时随地都能出发旅行!不熟练也不要紧,不是有一句歌词说得好:“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要敢说,敢问,哪里有走不通的路?

感恩一路上遇到的善良的人们。也愿我们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多多关怀、帮助别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003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