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走向
线路起点自太原南站中心引出,经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太原市小店区,跨汾河,经清徐县,进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经文水县、汾阳市,越吕梁山,沿东川河进入吕梁市离石区,经柳林县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越岭进入绥德县,在县城附近跨越无定河及神延铁路,沿大理河行进,经子洲县、横山县,经蚂蚁河,越岭后进入鄂尔多斯台地,经毛乌素沙漠南缘进入靖边县,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经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同心县、宁夏红寺堡区进入中卫市中宁县,跨越黄河和包兰铁路,引入包兰线上的黄羊湾车站,经中卫车站至包兰线上的中卫地区迎水桥编组站,线路终点为迎水桥编组站站中心。
银川联络线自定边站引出,经榆林市定边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并行307国道和青银高速公路进入银川市灵武市,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灵武市,跨越黄河进入永宁县,接入包兰线上的平吉堡站,线路终点为银川站。
太中银铁路是西北地区通往东部最便捷的铁路通道。建成后西北地区至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将可分别缩短100公里至500公里。它横穿宁夏中北部、陕北,山西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把大西北能源基地与环渤海经济圈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了西北与华北、山东地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联系。它对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加强路网机动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太中银铁路年货运设计能力达6000万吨,不仅结束山西煤炭大市吕梁市煤炭外运没有铁路的历史,也使陕北、宁东的煤炭有了一个更加快捷的运输通道。这条铁路将通过石太线、胶济线等铁路与青岛、烟台等港口连接,推进宁夏、陕北地区"西煤东运"的速度。
太中银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急需工程。西北至华北的铁路客货交流主要由京兰、陇海两条通路承担。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与华北间的客货运量迅猛增长,现有京兰、陇海两条通路能力利用率已处于饱和状态。太中银铁路的建设,西联包兰、兰新铁路,东联石太、石德、胶济线以及京沪、京广、京九等干线铁路,构成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可大幅提高西北地区东出运输能力,对增强东中西部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加快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区位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建太中银铁路有利于新亚欧大陆桥“多端束状桥”构建。它东联石太线、石德线、朔黄线、邯济线、胶济线,与青岛港、烟台港、天津港、黄骅港等港口连接,把环渤海经济圈纳入了大陆桥的吸引范围,与现有的亚欧大陆桥主干线——陇海、兰新线和宁西线(南京——西安)一起,在我国腹地形成一个广阔的开放带和辐射区域,形成“多端束状桥”,将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朔黄铁路属于太原铁路局。朔黄铁路是神黄铁路组成部分,西起山西省神池县神池南站,与神朔铁路相联,东至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港口货场,正线总长近600公里。朔黄铁路设计为国家I级干线、双线电气化铁路,重载路基,年运输能力4.5亿吨,是中国西煤东运重要通道,在中国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18日,注册资本金58.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1亿元人民币,股比为52.72%;太原铁路局出资24.2亿元人民币,股比为41.16%;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3.6亿元人民币,股比为6.12%。公司主营业务是朔黄铁路的建设和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