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市是江西省县级市,由九江市代管。庐山市位于江西省北部。
庐山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柴桑区、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介于东经115°48′—116°10′、北纬29°8′—29°36′之间,总面积913平方千米。
庐山市成立于2016年5月30日。截至2019年6月,庐山市辖10个乡镇,1场,1处,总面积913平方公里。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庐山风景名胜区已全部纳入庐山市行政区划之中,大山、大江、大湖浑然一体,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
庐山文脉悠厚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司马迁就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中国田园诗先风,高僧慧远建东林寺创“净土宗”,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迄今为止,历代有3500余位文人墨客登临庐山,留下了1.6万多首诗词歌赋、1300多帧摩崖石刻和大量书画作品。
中国文学名篇中,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李白《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爱莲说》、苏东坡《题西林壁》,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与此同时,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同山,多种文化交汇于此,成为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现象。
到目前为止,庐山仍保存了20多个国家风格的近代别墅600余幢。近代,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蒋介石、冯玉祥等都上过庐山,庐山一度成为民国“夏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会议。
庐山市境内有16大自然奇观,景点474处,已命名的山峰有171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壮丽秀美;香炉峰、双剑峰、太乙峰、金轮峰、鹤鸣峰等群峰竞秀,云遮雾绕,美不胜收,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之美誉。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庐山又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扩展资料
庐山市历史沿革
五代吴杨溥大和年间(929~935),于庐山之南立星子镇,派兵驻守。因境内有石(即落星墩)浮于水面如星,故得其名。南康保大年间,浔阳改名德化,星子镇归属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星子镇为星子县,属江州。(三年,司农寺丞孔宜任星子镇税官,上奏:“星子当江湖之会,商贾所集,请建为军。”同年,太宗下诏,升星子镇为县,令孔宜知星子县事。)
太平兴国七年(982),设南康军,将洪州的建昌(明晰安义县)、江州的都昌、星子,统一管辖,以星子县为军治,张南为第一任知军;隶属江南路。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分东、西两路,南康军属江南东路。至元十年年(1277)。
南康军改名南康路,设总管府,隶属江淮行省。不久改归江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西征,进入江西,将南康路改为西宁府。明洪武九年(1376),改名南康府,隶属江西布政司。清雍正九年(1731),南康府属广饶南九道。自宋至清,星子均属南康。南康军、路、府均设在星子县。
民国元年(1912)冬,废除南康府,保留星子县,隶属江西省。民国3年(1914),全省划为四道,星子隶属浔阳道。民国15年(1926)废道,星子直接隶属东西省。民国21年(1932),江西划为十三个行政区,星子属第三行政区(区驻瑞昌)。
民国24年(1935),划归第五行政区(区驻浮梁)。民国28年(1939),全省减至11个行政区,星子划归第九行政区(专署驻岷山),县府一度驻波阳、都昌等地。民国31年(1942),仍属第九行政区(志署驻武宁)。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9师进驻县城,星子县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星子县属九江专区(后改称九江地区)。1983年7月九江地、市合并,星子属九江市。
2016年5月30日,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将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海会镇(海会、庐星、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6个村、居委会)划归庐山市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庐山
参考资料来源:庐山市人民政府-庐山市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庐山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庐州是现在的合肥。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