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提到非洲的第一反应大概就是两个字:热,穷。其实非洲和我们一样的啦,地域广阔,有穷人也有富人;有热的地方,也有凉快的地方。
关于懒这个问题,就我在赞比亚和卢旺达所看到的情况来说,我觉得要分这三种情况来说。
精英阶层
我们去非洲是一对双包胎兄弟接待的,两个人都是在英国读完博士,工作关系派遣回非洲的。一个在卢旺达,一个在赞比亚。两个人住的都是私人别墅,一个500多平,一个600多平。500多平那个在卢旺达,主人喜欢吃中国菜,在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雇了一个人专门种菜。其他还有三个佣人,一个看门,一个做饭,一个洗衣打扫。600平那个,主人喜欢开派对,自带游泳池。佣人也是一样,少了一个种菜的。这两个人懒吗?不懒。在生活中很随和,但工作起来是绝对的工作狂。我们过去是考察项目的,但时间有限,两天时间我们开了8个会议。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到家,一直在路上。一上车就给我们介绍接下来要见的官员或者老总的身份,主要负责事项,基本没得休息。做的行程和实际落实都非常的靠谱。
2.工薪阶层
我认为在非洲,大多数人不是懒,而是缺少机会。在卢旺达的时候,去参观了一个中国人开的服装厂。我们问厂长工人难招吗?她说:“好招,非常的好招,每天都有好多人来问能否提供工作,刚开始招工的那天早上一下子来了400人,在外面排起了长队。”我问:“那好管理吗?”她说:“前期培训得花点功夫,后面就好管理了。毕竟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工作。”我看了工人们一眼,整整齐齐地,安安静静地做着她们的工作,几乎没人抬头看我们。她接着说:“有的人家是真穷啊,我们这里是管午饭的,好些人一天就只吃这一顿饭,周末回家怎么办呢?估计是饿着。所以周一的时候,会有工人晕倒。”这些人懒吗?他们不懒,他们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3.“土著”阶层
在去卢旺达和刚果金边境交界处看大猩猩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大概是题主概念中的非洲人。他们赤着脚,发着呆,看到我们的车傻乎乎地朝我们笑。孩子们会跑上来拍打我们的车窗,大概是想讨些东西吃。他们的房子是一些草木扶起来的,再糊了些泥。谁说烂泥糊不上墙?烂泥不但糊得上墙,还能造房子呢,哈哈。从山上看完大猩猩回来,看到孩子们,也不怕脏,直接躺在泥土地上,手上抱着一根甘蔗,啃着,和山上的大猩猩一模一样。只不过大猩猩吃的是一种另外一种杆子。真的是原始啊。去到住处,我们的住处依旧是很好的,每个房间都是一个小独栋,里面有火炉,有电热毯,有热水袋,还有暖气片。但能接触到的员工没有一个本地的,也和我们一样,感叹当地的寒冷。这些“土著”们懒吗?看起来挺懒的,大人们发着呆,不知道在做什么。小孩们躺在地上看看天,看看我们,啃着手里的甘蔗,傻笑。但他们大概是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这么多种别的活法吧。他们的消息渠道极为闭塞,收音机都没几户人家有,更不用说电视机了。(我们团里有个小伙伴相机忘了充电,去借电池时发现的,跑了好几家才借到。)
所以,综上,我认为网上说的连种子都吃,这个现象的确存在,而且还不是少数。像上文中的2和3都存在这个情况。但不单单是因为懒,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他们所在的社会,能为他们提供的太少了。当地的生产企业太少了,能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来说就少的可怜。当地生产企业少,意味着东西都要进口,这也是情况2中,好些员工虽然有了工作依旧会饿肚子的原因。发的工资也就够去一趟超市。工资低,东西贵。工资有多低,上文中提到的家里洗衣种菜做饭看门的,折合人民币300多一个月。服装厂里工作的,折合人民币600左右一个月。
中国跟非洲的时差在5-8之间,也就是根据国家不同,是凌晨1点-4点之间。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
扩展资料:时区计算:
时区范围是中央经线的度数向左右分别减加7.5度,即东西方向跨越15度,以东八区为例,其时区范围是东经112.5度至东经127.5度。用该地的经度除以15度,当余数小于7.5度时,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当余数大于7.5度时,商数加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如已知某地位于145度E,用145/15,商数为9,余数为10>7.5,商数加1即为该地的时区数,所以该地位于东10区。再假如某地位于65度W,用65/15,商数为4,余数为5<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则该地位于西4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