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达尔效应原理散射

聚客2022-06-11  32

1869年,英国科学家廷德尔发现了廷德尔现象。廷德尔现象是由胶体中分散的颗粒对可见光(波长400~700 nm)的散射引起的。

廷德尔效应原理

当一束光穿过胶体时,从垂直于入射光的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中一条明亮的“路径”。这种现象被称为廷德尔现象,也称为廷德尔效应或廷德尔现象,丁塞尔效应和廷德尔效应。

原因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当光照射到粒子上时,如果粒子比入射光的波长大很多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的波长,就会发生光的散射。此时观察到的是光波在粒子周围辐射出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状光。丁二效应是光散射或乳光现象。因为真实溶液粒子的半径一般小于1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混浊液体粒子之间,其半径为1~100 nm。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76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