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是傍晚。形容早上的一般用晨曦。
黄昏解释: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见傍晚。
平阳时:凌晨3-5点;人定时:21~23时;鸡鸣时:凌晨1~3时;半夜时:凌晨23-1点;黄昏时:晚上7-9点;中午时:11-13点。
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
扩展资料:
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傍晚是指18:00-20:00。
傍晚就是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因为这段时间日落不见而天色未黑,天色先黄后暗,所以亦称“黄昏”。
傍晚是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除了傍晚18:00-20:00外,还有其他形容时间的词语,比如:白天指8:00-20:00;晚上指20:00-8:00;上午指8:00-12:00;下午指14:00-18:00;午后到傍晚指16:00-20:00;上半夜指20:00-00:00,下半夜指00:00-8:00;凌晨指5: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