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位于广西的西部它属桂西南山地勾漏山系,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贵台镇,西至中越边境,分布于钦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
气候特征
十万大山为广西南部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南坡的防城各族自治县,处于迎风坡地带,以及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量丰富,如那梭年降水量多达3700毫米,是广西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而北坡的上思和宁明两县处于背风坡,年降水量较少,如上思县城年降水量只有1119毫米,相当于那梭年降水量的30%。由于十万大山的屏障作用,南坡冬季特别温暖,寒害较轻,为广西发展热带作物最理想的地方;而北坡明江谷地,寒害较重。河流沿山地两侧发育,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
十万大山在广西南部。
十万大山,是广西南部一条著名的山脉,它延绵中越两国,向南远眺北部湾。延伸近200公里的十万大山,成为南来北往交通的天然的障碍。但自古至今,山两侧频繁的商品交易告诉人们崇山峻岭中存在着一条条道路跨越着这道屏障。
十万大山属桂西南山地,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贵台,西至中越边境,分布于钦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因山脉连绵,峰峦重叠,点不清,数不尽,故称十万大山。
山脉概况
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00多公里,宽30-40公里,总面积达2600平方公里,为广西最南的山脉。海拔700-1000米,也有不少超过1000米的高峰。十万大山主峰位于上思县南部鸡笼隘附近的莳良岭,海拔1462米。
土壤主要为紫红色土、黄壤和赤红壤,表土层较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山谷多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红椎、苦梓、黄樟、五节芒、箭竹和矮生芒竹群丛占优势,其中1000米以上山顶只长矮生芒竹、龙须草和黄草。松树多生长在800米以下的山坡。十万大山在军事上易守难攻,便于掩蔽和转移,为险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