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有意无意地吹着,大地以一首诗的时间变幻着色彩。以暖色调为主,黄的黄着,红的红着,绿的也还绿着。虞山也不例外,色彩仿佛更加丰富。大自然的斑斓蕴藏着江南几千年丰富的文化色彩在这里交相辉映,以一幅画的姿态慢慢展开。
深秋时分,虞山展现在世人眼前的就是那艳丽的秋景色,此时层林尽染。这里不仅仅有银杏的金黄,更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
红枫是常熟的市树,在虞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色彩。此刻的虞山公园似待嫁的少女披上了嫁衣,如风情万种般迷人。
进园处的“倚晴园”林荫茂密、秋意浓郁。倚晴园的美,在其幽雅精致而巧夺天工的构思。虽不怎么出名,但却有着园林的灵魂,已经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
与姑苏那些城里的园子不同,倚晴园是山麓别墅型园林,既有江南园林曲屈宛转、布局精妙,又巧借山势,融和自然,浑然一体,内外呼应,相映成趣,可谓“虽由人做,宛若天开”。加上那些古木,婆娑竹影,美石嘉树,古朴清旷,沉静雅致、清幽宜人。
寻入园中,假山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枫林红透,光影婆娑,片片红枫映朱窗美靠,别有另一番江南风趣。
山脚,林间,池旁,路边,到处都是枫树。树上的枫叶美的生动,树下的枫叶美的凄婉。深红的枫叶落满一地,层层叠叠。
公园的湖心亭,这是虞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亭台楼阁在一潭清池之上,簇拥着红枫无数。枫叶不知道是不是喝了很多酒,红的像一团火似的。秋风吹,落叶飘,扑进泥土的怀抱。红的、黄的铺在地上,大片大片的金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被星星点点的红点缀着,这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行走其间,脚下是火红的落叶地毯,头顶是遮天蔽日火红的枫叶,水中枫树的倒影,水面飘零的枫叶,天上人间,人似乎也化作了一片枫叶,在世间静静的开放,然后零落成泥。石板路上,走过多少人,这些人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枫树是不管不顾的,它只是每年尽情的绽放。
三湾里,两代帝师翁同龢祖父翁咸封墓前银杏树,苍劲挺拔,树叶金黄,古树下的地面上,银杏叶厚厚一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成为秋季靓丽的一道风景。
古银杏树如一位沉稳的老者,守护着这一片秀丽风景。树下,石凳上片片落叶金黄,在空中跳着旋转舞,节奏分明,轻盈而潇洒,落在地上,落在脚下。
采石形成的龙潭,没想到现在也成了景点,现在官方宣传这里是龙殿湖。昔日翠绿的枝桠,逐渐被红黄覆盖,清灵的一潭碧水点缀在色彩斑斓的林木之间,经秋风的晕染,秋阳的沐晒,宛若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
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的龙殿,殿内有宋代古银杏树一棵,树荫奇特,称为“龙树”,树前有龙母墓。殿西北是瑞石涧,涧长百余米,涧顶处有瑞石,巨大如屋,一半挑出崖外,又名“坠石涧”,石旁清泉四溢,如漉万斛,称为“水帘洞”,池水又名“酌泉”。金秋时节,便是龙殿最热闹的时候,千年古银杏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龙殿下,瑞石涧涧水形成的水塘,便是摔碎了的宝镜之一角,犹如碧绿的翡翠,镶嵌在这虞山脚下,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五彩斑斓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彩色的秋叶与蓝色的池水交相辉映,美如九寨沟。
池水可能因所含矿物质不同,有时呈现碧绿色,有时呈现天蓝色。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人在画中游”的奇特景观。令人轻移莲步,不忍离去。
春华秋实之后,也并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为了迎接来年的灿烂与辉煌,需让生命的指针暂时沉寂。那遍地落叶,显现的又何尝不是虞城人一种豁达,一种坚韧,一种旺盛而又无所畏惧的人生……
虞山北路两侧的北美枫香,任凭秋天的劲风在每一个枝头上梳理着,任凭秋天的豪情在每一片树叶间游动着,整个大道显得五彩斑斓。
黄的忧郁,红的流血,夹杂在红黄之间的绿荫,如锦缎般色彩交织,这些红枫在阳光的照射下,层层叠叠的枫叶呈现出绚丽夺目的色彩。即使是同一品种,甚至同一株树,因为枫叶所处位置不同,接受到的光照各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最顶端的枫叶颜色更深、更浓、更红。
片片枫叶,载着秋的厚重,没有伤感,没有惆怅,极具感染力和艺术感,充满了多情和浪漫。
走在枫叶道上,北美枫香五彩斑斓之景不断延伸,虞山北路的枫叶呈现出来的是多层次的立体的美,从深红到火炬一般的赤红,再到明暗的金黄,交织成虞山特有的一种炫目而又令我震撼的秋之美、秋之韵、秋之醉。
虞山南麓牛角湾的常熟“虞山十八景”之“吾谷枫林”早已名闻遐迩。“牛角”即常熟语“吾谷”之谐音。明天启间孙西川在此植枫树9999棵,取名“吾谷枫林”。每逢秋季,枫叶由绿转红,继之漫山红遍。清光绪六年(1880年),枫林被毁。
现在的枫林虽是新栽种的,但深秋的时候,这里依然层林尽染。一棵棵枫树散生于茂密的树林间,鳞次栉比,枝叶纤细娟秀,枝头灿若云霞。
行走在宛如红色绸带的健身步道,好似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各种颜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色彩斑斓,地上飘落着暗红、棕黄的落叶。
虞山南麓宝岩生态园内的帝师园,为纪念两朝帝师翁同龢所建。这里原是一片自然的枫树林,园内建有高低两层木栈道,高层借地势高架而起,漫步林中枫树上下环绕,如在枫林空中漫步。不知从哪天起也不知是哪阵秋分扫过,枫叶离开枝头片片旋落于木栈道上。
穿行在秋日的虞山,感受着季节交替的洗礼,接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浓浓淡淡的秋韵,深深浅浅的情趣,虚虚幻幻的景色,在秋风中,在秋阳里,轻轻地、静静地飘散着、升腾着。
. 文/余光
沙家浜镇位于阳澄湖与昆承湖之间,钟灵毓秀,文脉绵绵。据旧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12人,举人28人,有著作的文人138人,著作不下数百种,而书、画、琴、弈之能者也代有其人。在这片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可谓名人辈出,史迹众多。经过上下求索,广征博采,或考旧闻,或访高明,收获颇丰,然而,真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不多,现分述如下。
一、一条老街——唐市石板街。
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又名河东街,建于明代,是常熟四大古镇之一,有“金唐市”美誉。明清时期,商贸发达,两侧店铺林立,街道全长460米,全部由石板构成,石板每块长130厘米,宽50厘米,总计597块,设下水道,街巷十分完整。镇上保留着400多处清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控制保护建筑10个,是江南水乡地区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沿河民居群。
二、一座名园——飘香园。
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北新街,建于明代天启年间,里人柏小坡建,又名柏园。园内回廊曲折,夹岸桃李。梅、杏、桂、竹,皆构亭榭为点缀。复筑涌月台、迎雪台,以便远眺,并邃洞以避暑,池中筑八角亭可观游鱼。园中遍植名贵树木、奇花异草,盛极一时。几经战火损毁,至民国初,唐市士绅龚雄才购买后重建。园内叠太湖石和黄石相间的假山一座,建曲廊、亭台、石桥、水池、小径等。小径两侧植丹桂数十株,每逢八月,“丹桂飘香”遂改名“飘香园”至今。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三棵古银杏树——周神庙银杏和朗城庙银杏。
1、周神庙银杏,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中心桥东堍,原周神庙址。树高20米,树龄164年,属雌株。
2、朗城庙银杏,位于沙家浜镇朗城村原法华寺〔俗称朗城庙〕旧址。有雄株两棵,树高各25米,胸径60厘米,树龄340年。
四、三座古寺院——崇福寺、福民寺和法华寺。
1、崇福寺,原名崇福庵,位于沙家浜镇横泾村。建于1201年,明正德八年重建,工部员外郎钱仁夫撰《重修崇福庵记》,吴门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书,刻成石碑立于庵中。1999年10月重建,保持清乾隆年间大修时的原貌。
2、福民寺,全称福民禅寺,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中心桥东堍。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2003年重建。
3、法华寺,位于沙家浜镇朗城村。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寺中有水月阁。明清年间,文人学士都有寄居读书,明代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严讷曾留下《朗城秋夜读书》的著名诗篇,流传至今。现仅存一个石龟,一付门簪〔俗称门当〕和两棵银杏树。附近有朗城潭,是唐市十景之一。
五、三块石刻——重修崇福庵、石氏记略和万安桥铭。
1、《重修崇福庵殿记》石刻,原物由常熟市文管会收藏。石刻成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邑人工部员外郎钱仁夫撰文,苏州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书。石碑高145厘米,宽76厘米,厚17.5厘米,系历史艺术珍品。
2、《石氏记略》石刻,现保存在沙家浜镇横泾村新泾桥堍。石刻成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邑人石宏基撰文,平江书法家俞际华书。石碑高133厘米,宽66.6厘米,厚22厘米,内容主要记述石氏家族的兴衰过程。
3、《万安桥铭》碑,1976年碑移至飘香园保存至今。石刻成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邑人倪赐撰文,邑庠禀生潘镐书并篆额,董事嵇子玉、吕文、朱云章、李山勒石。
六、四座古桥——北新桥、华阳桥、钓渚渡桥和八字桥。
1、北新桥,位于唐市集镇北市稍,横跨尤泾河,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名永安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里人易木为石,至嘉庆五年〔1800年〕竣工,更名万丰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更名北新桥至今;2010年,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出资17万元大修,至同年年底竣工。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2、华阳桥,位于唐市集镇东市稍,跨金庄泾河。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初名聚福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里人易石成梁,勒石名华阳桥;2004年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出资19.4万元大修。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3、钓渚渡桥,原址在张桥卫浜村,2008年移建于沙家浜风景区内。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是常熟市仅有的几座石拱桥之一。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4、八字桥,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横跨张家港航道。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45年〕,一孔石拱桥,未完成。越四十余年,邑人刘玉晋独立捐资完成。1974年,因张家港拓宽,桥向北迁移改建成三孔两墎水泥桥,1983年又改成公路桥,更名南桥至今。
七、四座名楼——黄泥楼、目耕楼、凤基楼和望贤楼。
1、黄泥楼,明代谭照、谭晓兄弟所建,址在湖乡。湖乡,即今沙家浜镇,东起儒浜,西至张泾。因为这里河道纵横,湖塘众多,地势低洼,明代嘉靖年间,十年九灾,乡民多弃田从事捕鱼。谭氏兄弟用低价买进弃田,累计达数万亩。他们把土地围起来,根据地势分别利用,洼地挖深为池养鱼,泽地改种茭白、莲藕、芡实、红菱,田地种稻麦,高地广种果树,地尽其利,因而发了家,成为常熟首富。后来捐献白银四万余两,加固常熟城墙,确保城区人民的安全,所以人们称谭氏兄弟为“谭半城”。黄泥楼是值班防夜的更楼,址在沙家浜镇西片昆承湖村,如今房屋全无,只留下地名。
2、目耕楼,位于常熟七星桥〔现沙家浜镇西片曹家浜村〕,是明末清初国内著名藏书家毛晋的藏书楼,其中珍藏善本84000余册。藏书楼已经不存在,至今留下的唯一建筑物是一件“大石盆”和一幅“虞山汲古阁图”。
3、凤基楼,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尤泾河之东、凤基桥畔,是“应社”和“唐市学派”创始人杨彝的藏书楼。原有建筑已废,现在唐市石板街上建“杨彝纪念馆”。
4、望贤楼, 位于唐市河东街钮家弄,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一幢两层小楼及左右两侧厢楼,成三合院式,占地面积约198平方米。面阔3间14.95米,进深7架13.24米,扁作梁、花岗石柱、方砖铺地。因附近筑有杨彝的“衣冠墓”,后人尊为先贤,登楼可观望此墓,故名“望贤楼”。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江抗东路办事处。办事处主任蔡悲鸿、沈云康时常在此与有关干部会面, 谭震林曾在此出席会议。2009年5月21日,望贤楼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此址为居民住宅。
八、四处旧址——汲古阁、东土地堂、毕泽、市泽潭。
1、汲古阁旧址,是明清之际中国著名藏书、刻书家毛晋藏书处,址在沙家浜七星桥西岸毛家宅基,距市镇约1.5公里。据钱大成《毛子晋年谱》载:“先生家昆承湖南,诸水环抱,东折一曲,俗呼曹家浜。”据此,七星桥于今曹家浜村之北,1962年曾发现“目耕楼”石碑,不久毁于水利建设。有室名“绿君亭”“汲古阁”“目耕楼”“载德堂”“笃素居”“宝月堂”“续古草庐”等,其中以“汲古阁”最著 。
2、东土地堂, 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1939年11月6日,留在常熟的江抗部队伤病员伤愈后在此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该建筑为江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旧址为房屋二进,门房、厅堂加两侧厢房。2000年大修,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该建筑于2011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毕泽旧址 ,古代属双凤乡的一个小村庄,地处唐市、湘城、石牌交界处。横泾、金保泾河流经此处。西有毕泽潭,东临横泾塘,现属沙家浜镇芦荡村。宋代已有人聚居于此。明洪武年间,有人口百余户。明末清初,崇祯举人,长洲教谕、署崇明县事,以清廉名世的刘永锡,从湘城移居于此,并卒于此。他在毕泽期间,与杨彝、顾炎武、黄卷、陆元泓等交往甚密。毕泽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人物,例如文学家陆元泓、陆曜、彝陵知州陆枝、征士郎陆柱、光禄寺署丞陆泰启、书画家陆昞,以及德高望重的陆金等。该村现有20余户,以陆姓为多。
4、市泽潭旧址, 在唐市东南,距镇3里。是宋时孝子周容的故居,旧有大村庄,相传南宋后地陷下沉,周围达千亩。潭中有养鸡墩仍矗立水面,以后逐渐湮没。1949年时潭约200亩。1958年干河积肥,发现潭底有街道、花坛、水井、南北通向的老河道等。经有关单位收集陶瓶、瓷碗等古物甚多,由省博物馆征集保管。潭底有古井12口,井旁木桩千年未朽。余下陶瓷器全部破碎,无一完整。花坛仍保持旧状,街道铺有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