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主要入湖水源是西面宜溧山地的荆溪
和西南方向天目山
的苕溪。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居第三,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湖岸线全长393.2公里。
其西和西南侧为丘陵山地,东侧以平原及水网为主。太湖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属季风气候。
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有主要进出河流50余条。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太湖流域的水最终流向长江。太湖流域河网相互交汇连成一体的河湖水系。西部山区河流来水汇入太湖后,经太湖调蓄,从东部流出。望虞河北接长江,南连太湖,为流域内重要引水河道和泄洪河道,枯水期可直接引长江水入湖,缓解地区用水矛盾并改善太湖水质。太浦河是太湖的泄洪通道,也是上海市水源地黄浦江上游的主要供水通道。
太湖流域河道总长约12万km,河道密度达3.25km/km2,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全国河道密度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水网地区。流域内河道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分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两个部分。
扩展资料
太湖汛期能够蓄水,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 ,太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锡、苏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黄浦江以太湖为源,清水长流,对冲淤、冲污、冲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着重要意义。太湖宽浅的水域还为各种鱼类洄游、产卵生长提供了良好场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