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汉代的这个习俗,来源于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上山避祸的故事。
到了魏晋时期,爬山的日期已经定在了9月9日。《荆楚纪事》说,九月九日,各路人马到郊外设宴饮酒。《一千美元月令》也说:“重阳节那天,必须带着食物和酒爬山,那将是一次盛宴之旅。以明亮的秋色眼光欣赏菊花。”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方便爬山,做了一种前后有铁齿的木块。上山的时候拔掉了门牙,下山的时候拔掉了后牙。它被称为“谢公东”。在唐代,一些著名的诗人在诗歌中记录了重阳节的活动。比如李白在《登巴陵,九日望洞庭水军》诗中说;“9号天气很好,登高时没有秋云。”杜甫《九天》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郡北,今日重于涪江”等等。在宋朝,爬山仍然很流行。《东京梦中华录》记载:“许多人去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前台、良王城、烟台、毛陀岗、都乐宫。”南宋时,据《武林旧事》记载,朝廷八日重阳节,待次日盛大游乐。在明朝,皇帝亲自登上了万寿山。清朝时,皇宫御花园里有一座假山,供皇帝登高重阳节。民间,前期以府城门外的五塔寺、左安门内的法藏寺为最,清末则以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为最。据《燕京岁时年谱》记载,凡登高一山,必“作诗饮酒,烤肉分饼,必是一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