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I 南京的糕点

5寸照片2023-04-17  19

南京多帝王,南京多古迹,南京多温泉,南京多红叶。其实呢,我更喜欢带点烟火气的南京街巷,和街头巷尾的点点滴滴,诸如糕点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南京马台街靠近湖南路有不少小店,其中一家店门口放着锅台,上写着梅花糕。之后,在市中心的街道上走过,总能在某个拐角或者店门口看到梅花糕。梅花糕上面是一层小汤团一样的白色米糕,下面放着红豆沙,盛在一个五角形或梅华样的纸盒里,拿在手上便觉得好看。

三牌楼菜市场和和平里菜市场里都有人卖茶糕。白色泡沫盒外面歪歪扭扭只写俩字儿:茶糕。2元一块,5元三块。夫子庙附近有个桃叶坞,相传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迎娶爱妾桃叶的码头处。桃叶坞只小小半片园子,走过去的路上极为安静,在自行车停车处有个老婆婆胡乱摆了两三个泡沫盒子,一张瓦楞纸上小小地写着:桂花拉糕。

《上元江宁乡土合志》里说“金陵民日三食,屑麦糯和糖霜调盐酪,巧制汤饼,馄饨,糍团油炸诸品,晨食之,曰点心。”茶糕,则是南京人早晨午后喝茶时吃的点心,旧时南京很流行吃茶糕,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敲着竹板叫卖的茶糕摊,童谣里‘松子茶糕满街跑’应该也就是这么来的。

老南京人,特别是居住在夫子庙附近的人,夏季早晨或午后习惯上茶馆,边品茗边聊天边吃糕点,所以这种点心得名茶糕。口感清爽不油腻,看起来也干净舒服,茶糕的外形四四方方,体态丰腴有弹性。

袁枚《随园食单》里的雪蒸糕法,二分糯米,八分粳米,拌匀置盘中,用凉水细细洒之,以捏则如团、撒则如砂为度。米粉过筛和匀,使干湿不偏枯。蒸出来时上下两层米粉糕,两层中间夹薄薄一层糖,表面还得撒上红绿丝。刚出炉的茶糕松软微甜,蒸笼的竹香和原料的米香交糅在唇齿舌尖,同时也溢满鼻腔和整个身体。若再配上一杯雨花茶,那可真是太舒服了。

梅花糕,梅花糕源于清朝,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

如意糕是用糯米粉,去壳芝麻制成的.形状是成两个圆筒相连的如意形,味道清凉爽口,吃起来感觉糯糯的。

桂花拉糕,将白糖用热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调制成糊状,倒入涂过油的盘内,上笼蒸熟。冷却后撒上白糖、桂花切成菱形小块即成,色泽玉白,香甜糯滑。

绿豆糕,南京的绿豆糕始于清朝以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馅料为玫瑰豆沙,上笼蒸熟即成。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海棠糕,海棠糕以花生为制作主料,海棠糕的烹饪技巧以烘烤法为主,口味属于甜味。特色:色呈紫酱红,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软,适宜热食。

千层糕,始于明初,制作千层糕关健是泡米,以新米为原料,米香气足。做出来的千层糕糕体松软,层次丰富清晰,味道香甜可口,宜热食。南京大牌档、大牌小厨的千层糕

凉糕,凉糕美味香甜沙软,食之清爽可口,还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后可谓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药。

桂花糕,南京桂花多,不仅中山陵有桂花,隐没在大街小巷的桂树更是数不胜数。十月桂花香,当南京城四处弥漫着桂花的芳香时,总让人忍不住想起了桂花糕。南京的桂花糕式样漂亮、口感酥软.透着一股桂花的清香,即使吃完了,香气还经久不散。

当然,还有芳婆糕。

必吃

‌泸溪河(肉松小贝 麻薯 蛋黄酥 无水蜂蜜蛋糕 绿豆糕) 新街口有一家

‌安乐园【清真口味】(青菜包 牛肉包 豆沙包 牛肉烧麦) 在王府大街上

‌芳婆糕团店(蒸饭 茶叶蛋 赤豆元宵 芳婆糕):王府大街

‌李记清真:南京锅贴【清真】(锅贴 牛肉) 在张府园

‌洁姐姐馄饨(王府大街店):南京小馄饨 也在王府大街

‌尹氏汤包:鸭血粉丝+汤包 老门东里有新街口也有

‌水西门烤鸭:南京烤鸭+盐水鸭

‌南京大牌档:什么都好吃(烤鸭包 鸡汁干丝 桂花藕 美龄粥) 在新街口德基顶楼就有

‌老头爱马仕炒饭:丰富路

鸿福面馆:南京皮肚面:(全家福大碗面)在科巷菜场入口

‌奶茶:厝内小眷村(什么都好喝) 喜茶 奈雪的茶(后面两个排队很多,最好不要浪费时间去~)

‌u味城堡(一口酥 各种蛋糕都好吃)

‌袁亮宏饺子云吞(饺子!馄饨!每一样都超级好吃,排队很多,时间紧建议看排队人数多不多再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575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