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江大潮举世闻名,很多人都会到杭州钱塘江畔观潮,钱塘江每日潮水有大有小,分为大潮汛、中潮汛和小潮汛,如何快速查看钱塘江大潮的涨潮时间和潮水大小呢?下面是2023年03月01日的钱塘江最新潮汐预报时间!
一、今日杭州钱塘江潮水时间
播报时间:2023年03月01日 农历二月初十 小潮汛
1、大江东八工段(盐官)
第一波潮水:08:02到来,高潮位为 / 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21:17到来,高潮位为 / 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2、850磐头
第一波潮水:09:28到来,高潮位为3.5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22:33到来,高潮位为3.4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3、萧山观潮城
第一波潮水:10:00到来,高潮位为3.5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23:00到来,高潮位为3.4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4、下沙大桥
第一波潮水:10:25到来,高潮位为3.52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23:21到来,高潮位为3.42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5、七堡
第一波潮水:11:15到来,高潮位为3.4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0:05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6、三堡
第一波潮水:11:35到来,高潮位为3.42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0:25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7、城市阳台
第一波潮水:11:43到来,高潮位为3.40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0:33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8、南星桥
第一波潮水:12:03到来,高潮位为3.37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0:53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9、闸口
第一波潮水:12:15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1:05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10、九溪
第一波潮水:12:28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1:16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11、闻家堰
第一波潮水:12:55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第二波潮水:01:40到来,高潮位为3.35米,涌潮高度为0.0米,观赏星级为一星。
二、钱塘江大潮观赏时间
每个月农历初一到初五,十五到二十都可以看到潮,一年中有120天可以观潮。一年四季钱江潮,最大的是秋潮(农历七、八、九三个月),其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左右,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往往将潮和汐都叫做“潮”。 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刻相符合,但实际上常常推迟。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间隙。但各地的高潮间隙又大不相同。如:威海是10时50分,烟台是10时25分,龙口是10时20分,足见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导致高潮间隙的差目。高潮时和低潮时的大概计算法:高潮时=(日差)0 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高潮间隙,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0.8)×(5-1)+10:50′=3:12′+10:50′=14:02′(即为第二个高潮)14:02′-12:24′=1:38′(即为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4:02′-6:12′=7:50′(即为第一个低潮)以上这样的算法固然)准确,但很繁琐,很难开口就说出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海上实践,验证,摸索出一种很有规律的简易计算法。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x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如下:高潮时=(5-3)×0.8=1:36′(即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36′+6:12′=7:48′(则则第一个低潮)。如计算威海阴历量五的潮时:高潮时=(25-18)×0.8=5:36′(则是第一个高潮)。低潮时=5:36′+6:12′=11:48′(则是第一个低潮)潮流也叫潮汐流,这是水位升降起伏的潮信现象,是由于海水受到引潮力的作用发生了水平流动后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潮流和潮汐一样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但海水流动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故常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往复性,一种是回转性。这里就不说回转流的成因,只介绍一下近海的往复流。往复流(即东流和西流—就是涨潮流和落潮流,它是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作周期性变化的潮流叫往复流。经多年实践证明,山东半岛沿海它的变化大约在起流之前两个钟头左右是平流(无流),一般是在高潮前约两个钟头西流起,即涨潮流,高潮时流速最大,高潮后约两个钟头西流完,低潮前约两个钟头东流起,即落潮流,低潮时流速最大,低潮后约两个钟头东流完。从流完到流起,这其中大约有两个钟头的平流(无流)即转流时间。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发现海水有规律的涨落,而涨落的时间和高度又有着周期性的变化,由此人们把这种海水涨落的现象叫潮汐。而随着海水的涨落、水位的升降,出现了海水的水平流动,这种海水流动的现象叫潮流。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潮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1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程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甘二、廿三附近几天。人们还发现,潮汐现象同月亮、太阳、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地球在一定轨道上绕太阳运转,月亮又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这种力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基本因素。但实际潮汐涨落的主要成因却是月球对地球(表层)的吸引力,其次是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太阳的乍用较小,约为月球的2/5,因月球离地球较近,故此月球的乍用较大。 据科学推测是:月球绕地球转,每一个月(29.5天多一点)转一圈,当月、日、地三者成一直线时,潮涨落的最大,这时是新月和望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当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时潮涨落的最小,这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时候。但在实际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并不正好是上述时间,因为地球形状很复杂,所以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使地球上某点与月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每天(太阳约24时48分)为一周期。每24时48分,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由高潮到低潮约经过6时12分,由第一个高潮到第二个高潮约经过12时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