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特色餐厅推荐

少言寡语2023-04-16  19

一家蟹馆,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洛溪食街。

推荐菜式:广州出品最有保证的黄油蟹!十多款不同做法的螃蟹宴。蟹火锅,横琴蚝,秘制酱炒蟹,咖喱炒蟹,鸳鸯蟹糯米饭,水蟹粥,秘制捞面,蟹黄饺子,秘制酱小炒

五秀美食坊,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宝源路131号。

推荐菜式:山楂扣鹅,南乳五秀饼,当红水蒸鸡,红葱头焗骨,趟水甜麦菜,鲍汁鳄鱼掌,美极鹅肠,艾饼,清炒泮糖五秀,葱淋鲈鱼,话梅猪手,鱼松炒五秀,皇帝菜,美极鹅肠,趟水康王菜,乳鸽,铁板咖喱海鲜豆腐

四海一品,地址:近郊番禺区洛浦街五洲装饰城(近大石桥)。

推荐菜式:药膳凤爪 避风塘炒蟹 牛仔骨 子麦一品包 炸鱼嘴

六合家宴,地址:天河区珠江新城海安路183号1-3楼。

推荐菜式:鹅肝,卤水老鹅头,冻蟹,素菜燕窝

七喜面馆,地址:荔湾区周门街176号之二116铺。

推荐菜式:炸酱面 鲜菇牛肉饭 番茄牛肉饭 香茄子饭 老火靓汤 云吞面

多呢,我说给你听哈

1、油器类(油炸食品):即油炸小吃,以米、面和杂粮为原料,风味各异;咸的有油条;甜的白糖沙翁、笑口枣、脆麻花;咸甜相杂的有咸煎饼等;这类小吃,季节性不强,常年供应,但以冬季最盛,食时,一般与粥品相配,使之稀稠相辅。

2、粥品类:名目繁多,其名大都以用料而定,也有以粥的风味特色而称的;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

3、粉面类:以米、面为原料,大都是煮熟而成的。有云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

4、糕点类:以米、面为主,杂粮次之都是蒸炊至熟的,可分为发酵和不发酵的两大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松糕、棉花糕、钵仔糕、面糕、芋头糕等。

5、甜品类:指各种甜味小吃品种,不包括面点、糕团在内,用料多为蛋、奶、植物花、果、仁等;各种红豆沙、绿豆沙,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

6、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

7、杂食类:凡不属上述各类者皆是,因其用料很杂而得名,以价格低廉,风味多样而著称。 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辣瓜菜等。

艇仔粥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小艇专门供应"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

炒田螺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蒸肠粉

一种米制品,又叫布拉蒸肠粉。以广州最负盛名的"银记"肠粉为例: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解放初期由吴银经营,她得名师传授,学会了蒸制拉肠粉专门技术,其肠粉"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xx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州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其做法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历史。其粉洁白薄韧,食法有干炒、湿炒、泡(汤粉)食、凉拌等。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纷,味道各异。

双皮奶

据说当年顺德一位叫河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这顺德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这位老友就是如今文信老铺吴老板的祖先,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

将清晨新挤的水牛奶煮开,趁热倒在碗里,热气会使鲜奶表层结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却之后,再留皮去奶,而后再在倒出的牛奶里添加细糖和蛋白质,放到火上去炖,不久就又可以结出一层皮来;把炖好的牛奶倒回原来的碗中,由此定名为双皮奶。要吃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层滑爽厚道。浓郁的香气令双皮奶成了广州人的至爱,你看天河宏城广场旁的文信老铺川流不息的人群,就知道它多受欢迎了。

文信老铺的双皮奶注重选材,因而颜色和口味都显得端庄纯正。新炖的一碗热气腾腾地端将上来,香气都温润得好像二十刚出头的江南小媳妇;吞进一口去,更是清甜不腻,又端端像极了那小媳妇的细皮红唇,可以给你温柔渴望美妙人生梦想的。许多不食甜品的人却可以接受顺德双皮奶,也许就在于它口味中的那种温柔和郑重吧。文信的双皮奶有不少口味能够选择,可以是纯正的双皮奶,也可以是加了红豆、莲子、窝蛋、提子、姜汁等等的配料双皮奶,在炎炎盛夏,多一种选择,就是多一重好心情嘛。

广州人爱讲求的是清热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够没有龟苓膏,最好是加着甜甜红豆沙的龟苓膏:豆沙粗甜、龟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龟苓膏属于总店配好、分店发送,不过豆沙还是有说头的:选用易于熬煮的大粒红豆,大火去壳,小火炖肉,慢慢熬煎,直至两个时辰之后,水与豆沙已成均匀糊状,再加细白糖调味,所以吃起来的时候不会有水的清涩气,豆沙也会细匀,不会有青黄不接的硬气。

南信姜撞奶

姜汁撞奶首创于番禺县沙湾镇,沙湾是鱼米之乡,养水牛产奶是当地农民副业。这里产的水牛奶浓度高,含脂肪多,可以制成多种奶制品小吃,其中姜汁撞奶最为有名,传遍广州、香港、澳门食肆。按中医论说,牛奶性甘味寒,功能补虚羸,而姜则性辛微温,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气。因此,姜汁撞奶在寒冷天气食之,顿有通身暖和之感,可谓配合巧妙。南信牛奶甜品专家自80年代后重新挖潜加以研制,使之具有姜香奶清的特点,又有驱寒健胃镇咳之效,不少日本、美国客人都慕名专程品尝,一些老主顾还经常买外卖回家吃,其风味道颇受消费者青睐。

果蒸棕

这是当之无愧的广东特产!据说,它的起源在肇庆,那些正宗的果蒸棕体形无比巨大(当然是比起我们平时能买到的那些)。而流传到广州,广州人把它推陈出新,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好多新品种:瑶柱棕,菠箩棕,豆沙棕...... 但是,就我而言,我还是喜欢最传统的果蒸棕。

在冷冰冰的冬天,拿着一个烫手的棕子,一层层的拨开它的皮,你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糯米香和豆香。猛地咬下去,那种感觉,就象有一股暖流从单田往各个方向奔流,又好象有一个武林高手在帮你打通各大穴道!一口一口地细嚼,混着五花肉的甘味,冬菇的鲜味,简直就是人间极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棕里面的豆很绵,很软,很好吃啊!

和味牛杂萝卜

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萝卜糕

民间小食,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制作时先将萝卜刮去粗皮,刨成丝,下锅炒软,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同米浆、薯粉拌匀,然后入蒸笼内(先用布垫于笼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为熟。食用时将萝卜糕切块,下平底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

云吞(北方人称馄饨)和云吞面是深受广州人喜爱的风味小食。清代何淡如有一副著名的“无情对”(上下联字字对应,但意思毫无关系),“有酒何妨邀月饮,无钱那得食云吞”。可见那时云吞和云吞面都是大众向往的美食了。位于西关有“食街”之称的第十甫路127号“欧成记”制作的上汤鲜虾云吞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自1956年以来获历届“名小食”称号。其汤料是用虾仔、大地鱼、猪细骨等原料精心煮制;云吞馅则采用鲜猪肉、鲜虾仁、鲜鸡蛋拌制,用碾得薄薄的云吞皮包裹、煮熟。熟后的云吞成粉红的肉色,玲挑剔透,香味诱人,故有“玻璃云吞”之美誉。1997年更荣获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顺记椰子雪糕

荔湾区宝华路79号顺记冰室制作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肥厚结实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独特的制作使雪糕格外软滑可口,椰味浓郁,别具风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开记绿豆沙

绿豆沙是极受广州人喜爱的甜品。位于荔湾区龙津东路889号“开记”甜品店制作的“陈皮脱壳绿豆沙”,则以其香滑清甜、清热解暑、别具一格的风味而独树一帜,饮誉羊城。老板叶健开还因此被人戏称为“豆沙开”。开记绿豆沙选用颜色新鲜、品质优良的绿豆为原料,再加人适量的香草、陈皮,佐以白糖黄糖调味,以适当的火候熬制,将绿豆堡至起“沙”,去“衣”(脱壳)而成。

龟苓膏

广州人爱讲求的是清热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够没有龟苓膏,最好是加着甜甜红豆沙的龟苓膏:豆沙粗甜、龟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龟苓膏属于总店配好、分店发送,不过豆沙还是有说头的:选用易于熬煮的大粒红豆,大火去壳,小火炖肉,慢慢熬煎,直至两个时辰之后,水与豆沙已成均匀糊状,再加细白糖调味,所以吃起来的时候不会有水的清涩气,豆沙也会细匀,不会有青黄不接的硬气。

中国的美味有很多,面食种类也五花八门,基本各个城市都有自己代表的面,例如重庆小面、兰州拉面、武汉热干面、四川担担面,那你知道云吞面是哪个城市的美食吗。

云吞面是哪里的特产 

云吞面也叫馄饨面,起源于广东,是广东的特色美食之一,属于粤菜系。

广东的云吞面是由外省的馄饨进化而成的,以云吞和面加入熬好的汤头制成,云吞的口感润滑,面条有弹性,非常美味。

广州十大云吞面店

- 1 -坚记面店

坚记在我心中,大概是在大学期间朋友推荐,并没有什么从小到大的回忆,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云吞必须有鲜虾先叫地道。伊面,是坚记王牌之选,10个来坚记帮衬的,有9个都会选择伊面,而我则是剩下的那一个,喜欢它的全蛋面。虽然全蛋面没有伊面口感那么烟韧,但胜在够爽滑,一碗小面最适合早餐和下午茶之选,里面藏着5颗比大拇指大一点点的鲜肉云吞,汤色奶白且鲜甜,看似平平无奇的外表,却最令我回味。全是阿姨级人马的服务员,但动作一样干净利落,买单、渌面、淋汤、落云吞,一气呵成,另外坚记的炸酱面、牛腩伊面同样必食推荐。

长寿东路299-301号(近长寿路)

- 2 -吴财记面家

同样保持只卖鲜肉云吞的店还有吴财记,云吞面汤味清淡,自然更显馅料鲜美,不过吴财记的位置可谓十分隐蔽,走在大同路上只要稍微不留意就很容易错过,但也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早就不一样的古老味道。吴财记店面分两部分,一边是西关大屋长方形的旧屋,地砖也是50-60年代的味道,里面有口井,墙上有大棚衣,也有旧时候压面的机器,一切都看上去有历史的斑驳。除了云吞面之外,这里的炸云吞十分值得一提。原本只是同行的小伙伴说吃了太多云吞面想转转口味才点的,果真没让人失望,云吞皮薄炸后特别香脆诱人,和泰式酸辣酱一起简直完美搭配啦~酸辣解腻开胃!

大同路84号和隆里20号(西城都荟东侧)

- 3 -宝华面家

距离吴财记15分钟左右路程的,还有一家老字号:宝华面店。宝华面店所在之处,如果不是以工作之名能工作日前来探食,不然周末我一定不会来的,因为周末的宝华路人是贴着人走的,中间还有一条公共汽车的道路,不过人几乎都是与车同行的。在这样一个人丁兴旺的区域,可想而知铺租也不便宜,一碗小云吞面卖价30元也就不出奇了。宝华的云吞面面身是我吃过这10家最硬的,云吞犹如兵乓球大小,皮薄,虾身虽然较大,却似乎欠缺了鲜味,但浓郁的鱼鲜味汤底挽回不少分数。(ps:宝华的咸酸萝卜超好吃~!而且不限量~吃面必加!)宝华面店

宝华路117号(近恒宝广场)

- 4-伍湛记

云吞面之所以选择伍湛记,纯粹是陪小伙伴做拉肠专题顺道一试得,但可以说的确失策,云吞面并不是伍湛记的招牌,亦不对我的口味。面身比较透明碱水不重,云吞不过不失,不过后来见每围都在吃干炒牛河?决定下次做干炒牛河专题的时候再拜访~期待伍湛记的牛河惊喜!

龙津东路店:龙津东路871号(近龙津商贸大厦)

龙津中路店:龙津中路334号(近龙津西路,聚鸿食品旁)泮塘路店:泮塘路(第四十三中对面,近荔湾中学)

荔湾名食家店:第十甫路99号1楼荔湾名食家内

- 5-巧美面家

巧美的云吞可谓鲜味十足,不但有鲜虾馅的,还有鲜虾蟹肉馅、蟹肉馅、辣味鲍鱼仔馅和赤贝柱馅的,如果想要一次吃遍五种馅料的云吞,就要一份“五宝云吞”,口感鲜香的很。

不过我还是忍住了诱惑,实实在在的点了一个“细蓉”---传统鲜肉云吞面。皮薄自然不在话下,肉爽是它家的一大特色,普通云吞都是切肉粒,而巧美将猪肉剁成肉蓉,连云吞的口感也鲜嫩弹牙,竟然令我有一丝觉得鲜肉胜过鲜虾的惊艳感觉!

惠福东路401-403号(近起义路)

惠福东路455号景腾商业大厦内(近光明广场)

东华西路170号(近较场西路)

- 6-刘福记

这次是我第一次来从新装修后的刘福记,初中阶段每次逛完北京路都会来吃一碗面才满足,虽然刘福记的四色鱼蛋面才是它家招牌,但依然不阻碍我对它家的爱。它家的云吞并没有十分特别地方,面的碱水味也比较重,需要用大红浙醋中和一下就更好了。但炸鱼皮值的一赞~推荐尝试!

文德路45号(35路车总站对面)

- 7-

顺发面店

遇见顺发面店纯粹缘分,同样是陪小伙伴过来芳村吃窝篮拉肠而遇见的老字号面店,本身过来芳村就比较少,不过看到有芳村朋友都推荐顺发传统的竹升面。顺发云吞面可选银丝面、全蛋面和宽面,汤虽淸但比较油腻缺少鲜味,面身质地算不错,爽口弹牙之余不会过多碱水味。

东漖北路385-387号

- 8-自造竹升面

店名简单直接一目了然,是的!这里卖的都是自造竹升面。位置有点找,小伙伴带我从堑口市场穿街过巷才到达。不过美味,不都是隐藏在深处吗?云吞皮薄不是我说了算,看图就知馅有多足,皮有多薄,如果形象点表达,这颗肯定是0.01的云吞!蟹籽和虾的轮廓几乎全部显现出来啦~而且大量的蟹籽使得云吞口感卜卜脆的感觉,面条碱水味不重,劲爱这种偏蛋面的竹升面啊~绝对有惊喜会回头的一家云吞面店!

前进大街17号(市红会医院公交车站往前80米对面马路进)

- 9-生力强面家

生力强是居住在河南的“老广”心目中地位是巩固的,汤请面挺是生力强的云吞面一大特点,另外加上少许香油点缀,整碗面香味温馨。生力强第二大特色就是云吞完美呈现最美形态--“金鱼尾”,光是这惟妙惟肖的云吞模样足以食欲大增。谁知在美妙的外表下它亦是一颗“有内涵”的云吞,两只鲜嫩大虾满满包在云吞皮下,果然真材实料馅嫩鲜美。

江南西路青柳大街23号之103(近青葵大街)

- 10-华叻强面家

同样与生力强平起平坐的还有在它附近不远的华叻强面家,面身颜色暗黄,质地不错,香、爽、滑、这三字都能在面条中体验。

云吞里面包裹一只大虾和少许肉粒,这里值的称赞是瘦肉居多的口感,令整个云吞面层次感不会太油腻。

紫龙大街24号之9(紫丹阁对面)

云吞面的历史由来

云吞面起源于广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兴起,至今云吞面依然深得人心。据说,此食品在唐宋时即已传入广东。据《群居解颐》一书记载:“岭南地暖……又其俗,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喧,食须用扇”。至于广东何时用“云吞”二字取代馄饨之称,则无从考证。

云吞面是广东地道小吃的一种。虽然面食在广东并不是以主食的地位出现,但出奇的是大部分的广东人对云吞面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据考据,云吞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广州的西关一带出现,相传是同治年间从湖南传入。

相传,当时一位湖南人在广州双门底(现在的北京路)开设了一间“三楚面馆”(三楚即湖南湖北一带),专营面食,其中就有云吞面。只不过那时的云吞做得很粗糙,基本上只有面皮肉馅白水汤。后来几经改良,以鸡蛋液和面擀成薄皮,包以肉末、虾仁和韭黄制成的馅料,自成一派。

很显然,广州并不是以面为主食的地区。然而,广州人却对这碗云吞面情有独钟。“三楚面馆”因而生意红火,不久就有许多人争相效仿。初期,云吞面由小贩肩挑四处贩卖,以敲竹板作“独得独得”声招徕顾客,不久便发展至成行成市。

云吞面的热量

云吞面的热量为每100g大概含有235大卡。每碗的热量是550卡左右,一碗标准碗云吞数量为6颗到8颗,主要热量来源是其中的馅料,热量比较高。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423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