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的戏曲故乡专题中,展示了山西皮影。
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文明摇篮”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远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里,我知道了远古人类最先是使用磨尖的木棒到河里去捕鱼,吃生冷的食物,后来他们才学会用火把食物烤着吃,做保暖的衣物御寒。
扩展资料
经历了千年后,演变成了唱、念、做、打等多元化的表演形态,也就是戏曲。历史悠久的山西成为了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如果去过山西不少村落的时候,一定不难发现这里的戏台比比皆是,像高平市王报村金代的二郎庙戏台,像临汾市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
像永济市董村二郎庙元代戏台等都是山西境内现存较早的戏曲场所,而清代的戏台在山西被保存下来的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元代的时候,中国的戏曲戏曲文化更是达到了巅峰时期,而作为戏曲的重要之地山西一直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元代杂居四大家中有3位均出自山西,另外其他著名杂剧家也不少都来自于山西,而其中《西厢记》的作者董解元也是山西人士,因此在山西博物院中开设这么一个专题展似乎很符合情理。
山西博物院的戏曲故乡题中,展示了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戏是一种汉族民间艺术。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作为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将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戏”。
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
扩展资料: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皮影戏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现如今这种表演形式虽已不流行,但是在陕西西安、广东陆丰等地还可见到皮影戏的表演。皮影戏又叫“影子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表演。表演者手拿由兽皮或者纸张制成的人物剪影站在白色幕布后面,然后利用灯光或者其他光源将各式剪影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再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表演的同时还会有相关乐器进行伴奏。
这种表演形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因汉武帝思念病故的李夫人而发明出来的。李夫人因病去世之后,汉武帝因过于思念她而无心朝政。朝中一位名叫李少翁的大臣见状十分担心,于是他便想设法帮助汉武帝。李少翁无意间看到一个在街上手拿布娃娃玩耍的孩童,该孩童倒映在地的影子与他玩耍的动作如出一辙。
李少翁见状大受启发,他先是找来棉帛将其裁剪成李夫人模样,再涂抹上色彩。为了方便操控,他还在该棉帛人的手脚处安装了木杆。待一切准备好之后他在一个夜晚将汉武帝请到一处围有方帷的帐中,并为其表演了一番。汉武帝看完之后一改之前的恍惚,并对该表演甚是喜爱。这就是关于皮影戏起源的最早记载。皮影戏于宫中出现之后又逐渐进入民间,观看皮影戏也就成为了古人日常休闲的方式之一。
待发展到唐朝,皮影戏这种表演形式已经十分兴盛,在清初时期更是进入鼎盛时期。不过清朝末年,由于官府担心有人在夜晚假借皮影戏聚众闹事,所以开始禁止皮影戏表演,皮影戏也因此开始慢慢萧条。再加上后来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皮影戏更是一蹶不振。虽说待新中国成立之后皮影戏曾短暂回春,但是后来因为“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再次元气大伤。
不过皮影戏并未就此消失,虽然现在它早已不复当年兴盛之貌,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仍旧保持着这种别具特色的表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