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高铁途中与人吵架8次?博士妈妈表示无助,高知低能太可怕

鼠标手势2023-04-14  20

现在很多人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选择举家搬迁,到一个更合适教育的环境中生活,对于高学历的家长就会产生一种羡慕,感觉家长高学历,孩子天生就比别的家庭有优势,然而一个学习好的家长,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小齐是一名博士,因为学业结婚比较晚,以37岁高龄产妇的年纪,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个家庭终于迎来了这么一个延续,所有人对孩子都非常溺爱,几乎到了满足任何条件的地步。

有一次老公实在是太想念孩子,小齐就带着孩子坐高铁去看望。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在新奇的环境中看到这种多人,情绪状态非常兴奋,不时发出尖叫声,拉扯身边乘客的头发等等,短短的4个小时,小齐就和周围乘客吵架8次,不允许任何人说教孩子。

周围人都非常气愤,可这时候旁边一个人,劝住了情绪激动的乘客说:“别生气了,孩子被惯坏了,以后有的她苦头吃。”

有个成语叫虎父犬子,往往成功的人,孩子都不一定会优秀,会学习的人不一定会教育,就是因为足够优秀,才会在教育孩子方面,犯下更多的错误。高知父母更要警惕养孩子的陷阱,学习到新的养娃知识。

高知识分子就一定会养娃吗?现实真相如何

根据统计来看,高知识分子的孩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模式比较固定的优秀人,另一种就是离经叛道的学渣,可见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高知识分子就更会养娃。

首先是家庭的优秀,对孩子造成的压力。琪琪的父母都是教授,周围生活的圈子也都是学术级别的大佬,有了孩子之后,教授们也不可避免的开始比起孩子的学习,这让琪琪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就是父母不自觉地对孩子进行高要求,尤其是在父母都是教授的情况下,对于琪琪的期望会更高,设定的目标远远超出她本身的能力所及,这种越级的失败感,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甚至会出现逃避行为。

然后大部分高知识分子的父母,都会犯下的错误就是规划,当孩子生下之后,父母就将孩子的成长做出合理的规划路线,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出现规划之外的事情,将孩子养成一个优秀的模板,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更有可能的是父母们都专注自己的事业,只给孩子划分了目标,忽视了孩子对于陪伴和关爱的需求。

优秀让这些父母将自己和大部分人划分开,也让自己踏入更多的养娃误区,一昧的追求优秀,忘记了学习并不是天赋,而是慢慢培养形成的,过早让孩子接触这些,反而会造成反效果。在养娃的路上,高知识父母究竟要如何学习,才能避免踩坑呢?

高知父母养娃路上也频频踩坑,养娃这门学问,需如何重修

育儿同样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高知识分子如果想要避免这些坑的发生,首先就要将自己以往的成就和荣耀抛弃,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都是新手上路,保持谦虚和学习的态度,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

其次就是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对孩子的成长有规划是好事,但是孩子不是流水作业,更不是按照自己想法成长的工具人,高知识分子更应该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发展。

生活在高知识分子之间的孩子,无论是自己和外界的压力,就足以让孩子产生压力,父母所要做到的,就是为孩子减压。正确地认识孩子成长阶段,不要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拔苗助长的行为。

最后对高知识分子的父母,时间是有限的,在工作和孩子之间,要做到一个取舍,保证每个人都能够有一定时间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的想象,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意愿,摒弃成功带来的命令感,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孩子做朋友,才能更拉近彼此之间的亲子关系。

对于孩子过高的期待,才会导致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反而会因为关心则乱,做出更多错误的行为和决定。高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优秀就是学习能力,学习做一个育儿道路上的高知。

与娃共同成长,高知父母如何做到养娃路上“高知”

育儿的圈子里,不少家长都会感慨,有了孩子之后,就好像是陪着孩子又一次经历了成长,高知识分子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有着自己的优势,更有一些成就上带来的误区。

想要做到养娃路上的高知,首先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想清楚自己要给孩子的,究竟是成功之后的目的,还是成功的方式,是陪着孩子一块成长,还是扔下一个自以为正确的目标,让孩子自己去努力。

比起让孩子拥有这些目标和成绩,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否则即使他们再优秀,依然会自卑,这种自卑就是童年带来的伤害。同事小李是一个在周围人看来非常优秀的人,他几乎是什么领域都有涉猎,博学多才、彬彬有礼,但是他依然非常不自信,即使是周围人都夸奖,他依然是认为这是周围的谦虚和客气,看不到自己的优秀。

这种认知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都只是一昧的要求他达到目的,没有夸奖和肯定。作为优秀的高知育儿父母,首先就是要给予孩子肯定和夸奖,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和成长,比孩子的优秀教育更加重要,这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对于自己的评定和认知。

养孩子并不是做公式,没有任何修订错题的机会,所以培养好孩子的人格独立,关注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您对于高知识分子养娃误区,您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那么,接受最好的教育,就能教出好孩子了吗?答案不一定。

秀萍从小成绩优异,努力考上博士,完成博士攻读之后自己已经30岁了,一直坚持毕业后再成家,终于在33岁时生下了女儿。

此时的秀萍已经有些偏高龄,怀孕时就很艰难,好在孩子平安降生。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不仅是秀萍,全家人都非常疼爱。

秀萍自己学历很高,夫妻俩生完孩子也很忙碌,孩子基本丢给家里老人带,但是自己也会经常陪孩子玩耍。

因为觉得对孩子亏欠,秀萍夫妻都非常惯着这个孩子。加上爷爷奶奶的宠爱,女儿很快成了家里的地位最高的小公主。

大声要求爸爸趴在地上给你当马骑,跟妈妈要各种玩具,秀萍也都一一答应,基本是有求必应。

秀萍好不容易迎来了年假,想带孩子出去玩玩,让孩子见见世面,也能促进下亲子关系。

女儿此时已经6岁了,秀萍带着孩子一起坐了高铁。头一次坐高铁的女儿,显得非常亢奋,对高铁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

在车厢里跑来跑去,比男孩子还调皮,一会去拍打邻座的小朋友,一会用脚踢前排乘客的椅子,一会又去拽别人的背包。原本安安静静的车厢,一直大声和妈妈说话,让正在休息的乘客都不得安宁。

旁边有好几个乘客表示不满,提出批评,没想到一趟旅途下来,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为了维护自家孩子,秀萍跟人家吵了七八次。

她听不得别人说自家女儿一丁点不好,还拿自己博士的身份教育其他人,丝毫不觉得自家孩子调皮一点有什么错,周围的人一时间竟无语凝噎。

一位坐后排的老大爷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小孩子就是被惯坏了!

溺爱孩子果真是不分学历,不分阶层,高学历的家长不一定品行高、素质高。这一趟高铁几个小时下来,就被8个人嫌弃,以后孩子的一生,指不定要被多少人嫌弃。现在不管教,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自己。

每一个被养废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过度溺爱、养而不教的父母。

或许你会觉得剥鸡蛋这种小事,自家孩子上幼儿园就会自己完成得很好了,可是现实里还真的有很多孩子小学毕业了还不会剥鸡蛋!

贵阳一所初中,住宿部里迎来了新一批初一新生。

老师在回收的学生早餐盘里发现了竟然有39个鸡蛋还是完整的,没有被孩子们吃掉。老师采访了几个学生发现,排除掉部分学生不爱吃鸡蛋或者鸡蛋过敏的,竟然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不会剥鸡蛋!

13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剥鸡蛋,老师立刻把当天的课程空出来讲解如何剥鸡蛋。

显然这些孩子在家里,都是父母事事代劳,难以想象这突然到来的住宿会给他们带来多大坎坷。

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能够帮助孩子,让其摆脱对他人的过度依赖,找到真正的自己。

不要等到养废了孩子再来后悔,为时晚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5164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