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邛崃莲花山兴福寺。
参与者:米米,米妈。
交通方式:驾车。
出发时间:上午十点。
↑跟导航走,下了高速还有二十公里左右的县道,最后两三公里是不太好走的山路。十二点半到达兴福寺门口。有免费停车场!
↑下车后感觉很冷,戴上帽子手套!
走进寺庙,见一僧人正在吃饭,赶紧询问还有没有斋饭,对方见只有我和孩子两人,连声说还有,快去吧。我赶紧道了谢带着米米去找斋堂。一路穿过几个不大的佛殿,路过客堂,跟着标识指引终于找到斋堂。走廊尽头有一张饭桌,廊外是一小片翠绿的菜地,廊内便是厨房。一位居士热情的端出两盘热菜(一个炒小白菜,一个炒萝卜丝)和一份泡菜,一位僧人(我猜测可能就是兴福寺住持,法号镇法)和我们客气了几句。虽然菜非常简单,但吃起来感觉很香,居士说都是庙里自己种的。一边吃着斋饭,一边欣赏外面菜地和大树围成的景致,感觉十分清静淡然。想到僧人们在这自然恬静的环境中每天早睡早起,拜佛念经,洒扫庭除,种地养鸭,不禁心生羡慕。
斋饭收了十元,说下次可以提前打电话,13648083357,好像就是镇法住持的号码。寺庙还可以住宿,四人间,30元一个床位。
地里紫色莲花造型物件是太阳能诵经器。菜地外围是一排高大的杉树,环境很是清幽。
吃完饭在庙里走走,发现有条上行小路,居士介绍说上面有棵千年银杏。去看了发现银杏惨不忍睹,还能开枝散叶简直是奇迹。
坡顶有一片杉树林(也可能是松树,我分不清)
第二次见到五叶草。
有没有鸟人的即视感?
这条路似乎已荒废了,石梯两旁落满枯枝败叶。好在新的道路已经开始修了,沙子和石板已摆放到位。这块平整的土坝就是准备搭建凉亭的。
这条山路挺适合我们的,难度不大,不慌不忙的走,路上小玩一会儿,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翻过去。
路上到处是掉下来的杉树果子,我们玩起了互相投击的游戏,子弹充足,随时补给。
路旁树木合围,遮天蔽日。夏天肯定凉快。
修葺道路用的沙子和石板堆放在路上,每走一段就可以玩一会儿沙。路上有两个地方拦起来,妹妹们仍然大胆地往前走
长成这种造型,虫子很难从下往上爬,神奇的自然。
第一次看到这种形状的杉果(还是松果?)再次感叹大自然巧夺天工
这个应该是松果了吧
米米说这是马桶
途遇骡子四匹,才恍然大悟,修路用的沙子等重物都是这些善良的动物帮助运送的
本打算寓教于乐,结果刚刚教的字马上就给忘了,气得我没脾气
配色不错哦
趁年轻,羞一个,反正没露啥
零食是吸引米娃参与爬山的重要诱饵,也是一大乐趣
走了一段很泥泞的原生态山路,鞋子弄成这样,心里却洋洋得意。
把捡来的各式松果摆成数字5的形状,因为在幼儿园别的小朋友过生日把礼物摆成数字5,米米也很期待即将到来的5岁生日能和小伙伴们分享礼物。
翻过这座山下到山脚下,见到另一座寺庙,石笋寺。路上碰到一位大姐,我问她翻过山去能不能走回兴福寺,大姐说能,后来发现走马路回去可能要走一两个钟头,只好原路返回。又碰到给我指路的大姐,才发现大姐误把石笋寺想成兴福寺了,所以才信心满满的说能走回去。
幸运的是回去路上碰上一位登山健体的大叔,他说每天都要来爬一趟山。跟着他走,我们回去抄了条近道,路很好走,半个多小时就回到兴福寺了。原来,我们上山时走的是面对庙门的右边,回来时是左边。
活动结束,五点半启程,八点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