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照我”的前一句是“春风和绿江南岸”。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荡舟与瓜州》。
诗的开头描绘的是风景,这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空的接近与时间的持续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导致结尾“明月几时还我”的情感生成,很可能打破银瓶。全诗既有景物抒情,又有叙事抒情,境界开阔,风格清新。
古诗词原文:
登上瓜洲
京口和瓜州只是一水之隔,中山也只有几重青山。
江南岸春风绿,明月几时照我?
翻译:
站在瓜洲渡口,向南望去,京口和瓜洲之间只有一条长江,我居住的钟山就隐藏在几座大山后面。
温暖的春风再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几时照我,回到中山山下的家?
作者介绍:
王安石,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1042年,王安石进士。他先后担任过扬州法官、鄞县知府和周树法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宁年间,任参与朝政,拜相,主持变法。由于守旧派的反对,他于1074年被革职。保守派取得政权后,新法全部废除,于然在中山病逝,被追授为太傅。1094年被封为“文”,故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