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alau,简称帕劳),位于西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其海岸线长1519公里,由30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只有九个岛有常住居民。首都位于梅莱凯奥克,全国人口1.8万(2019年),官方语言为帕劳语,通用英语。
帕劳共和国
帕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alau),简称帕劳(中国台湾译名:帛琉),位于西太平洋,中国东南2100多公里处,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陆地面积466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62.9万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2.18万(2017年)。
属加罗林群岛,由30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其中只有9个岛有常住居民。最大岛屿为巴伯尔岛(Babeldaob)面积352平方公里,在本地区仅次于关岛。
扩展资料:
帕劳陆地面积458平方公里,属热带气候。位于西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帕劳的海岸线长1519公里,由200多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只有9个岛有常住居民。
帕劳由一个大堡礁和无数小岛和较小堡礁构成。主岛本身其实也由多个小堡礁构成,较大的有安加尔、Babeldaob (Babelthuap)、Koror、Peleliu。全国有三分之二人口在科罗尔居住。在主岛群以北,是Ngeruangel和Kayangel。主岛以西是Rock Islands,无人居住。西南部距离主岛群约600公里的西南群岛,也是帕劳的一部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帕劳
1.巴西(Brazil)巴西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非常突出。内陆的贫困和沿海的繁荣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广阔的内陆地区,为了建立起一个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迁往内地的巴西利亚(Brasilia)。新都在中西部戈亚斯州(Goiás State)的一片荒原上。
2. 巴基斯坦(Pakistan)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克什米尔(Kashmir)问题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当时以卡拉奇(Karachi)为都。虽然旧都繁荣富庶,但是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来自海上的外来侵略威胁。巴基斯坦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决定建设新都伊斯兰堡(Islamabad),并于1970年迁移到了这个位于内陆山区的新都。
3. 伯利兹(Belize)
旧都伯利兹城(Belize City),位于东部沿海伯利兹河河口,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1961年一场飓风摧毁了85%的建筑。为了避风,1972年正式将首都迁往内地的贝尔莫潘(Belmopan)。新都至今人口不上1万,人称“没有城市的郊区”,是个纯粹的政治中心。
4.科特迪瓦(Cote d'Ivoire,旧译象牙海岸)
旧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200万,占全国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西非最大城市之一。它是一个开放城市,人口每年以11%的速度持续增长,致使该城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
为了解决人口膨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1983年3月21日科特迪瓦政府正式宣布将首都从阿比让(Abidjan)迁到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亚穆苏克罗位于阿比让以北240千米,有公路通往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
5.尼日利亚(Nigeria)
旧都拉各斯位于国境西部,与其他地区联系不便;加上人口过于稠密,交通拥挤,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缺乏城市拓展所需的足够空间。1975年政府决定从拉各斯(Lagos)迁都到位于全国地理中心的阿布贾(Abuja)?991年新都建成。
6.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旧都阿拉木图(Alma-ata,或作Almaty)的发展接近极限,难以满足作为首都的建筑用地需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地处国境东南偏远地区,远离工业发达地区,不利于地区间平衡发展;又处在活跃的地震带上,有地震和泥石流之患。同时也有促进国内族群融合的考虑。
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Akmola)成为新首都。1998年5月6日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Astana)。
新都阿斯塔纳,人口50.71万(2002年12月),面积200平方千米。位于国境中北部,位置适中,水源、气候较好,离经济发达的北部较近,又是陆空交通的要冲,是古代丝绸路必经之地,有利于该国的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
7.蒙特塞拉特(Montserrat)
位于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中。面积102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人口8995人(2003年)。主要是黑人。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原首府普利茅斯(Plymouth)毁于1997年火山爆发,首府暂时迁至布莱兹(Brades)。
8.德国(Germany)
1991年10月3日两德统一,中央政府驻地在波恩(Bonn)。迁都工作从1994年开始实施,到1999年7月联邦政府议会迁至柏林,标志着首都已由波恩迁到柏林(Berlin)。
9.缅甸 ( Myanmar)
为促进中北部地区的发展和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担心受到美国攻击),2005年11月7日缅甸中央政府宣布,把首都从仰光(Rangoon,或作Yangon)迁到中部一个叫彬马那(Pyinmana,又译为平蛮)的地方。它位于缅甸中部省份曼德勒省的南端。
计划或正在实施迁都工作的国家:
1.韩国(R. O. Korea)
首尔(Seoul,旧译汉城)自1948年作为首都以来,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汉城的“城市病”也日益严重,以汉城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全国半数人口和七成经济力量,相对制约了其他地区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迫切希望在中部地区建立新的行政首都,以便辐射周边,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此外,首尔距临时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仅40千米,也有安全之虞。
因此,韩国政府计划将首都从首尔迁到燕岐郡(Yongi,位于汉城东南约80千米,隶属忠清南道)。
现在韩国准备将新的首都的名称定为“世宗”,寓意世界之最的意思,(比较无耻!!!!!!!!!!)
2.马来西亚(Malaysia)
现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是名义上的首领苏丹驻地。但是行政中心已经大部分移到布特拉贾亚(Putrajaya,简称布城 或 太子城),其余的部分也将在2007年前迁入。
新首都布特拉贾亚(Putrajaya)位于吉隆坡以南35千米处。总面积约为4580平方千米,人口约7000。是一个新建的政治中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缓解最大城市吉隆坡的交通压力。布特拉贾亚城始建于1996年,计划于2010年全面建成,届时布特拉贾亚的市区人口将增至33.5万人。布特拉贾亚实际上是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的一部分,被称为马来西亚的“硅谷”。
3.贝劳(Belau,帕劳Palau)
科罗尔(Koror)为临时首都。贝劳宪法规定,新都将迁至美雷克欧克(Melekeok)州的巴伯尔道布(Babeldaob,又译为巴博岛、巴贝道)。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人口的均衡分布,加速贝劳第一大岛——巴博岛( Babeldaob)的开发与繁荣,同时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4.坦桑尼亚(Tanzania)
首都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是个港口城市。目前人口已突破100万,气候奇热,市容混乱,难以承担政治职能。1973年在其西方400多千米的高原小镇多多马(Dodoma)筹建新都,这里气候凉爽,人口26.49万(1997年)。总理府、议会、执政党总部已陆续迁往办公。由于经费困难,总体迁都计划一再推延。到目前为止迁都工作仍在进行中,历时近半个世纪。
5.阿根廷(Argentina)
1987年5月,为开发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南部地区,阿议会通过了将首都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迁往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别德马的计划。但终因耗资巨大,负担太沉重而未能实施。
6.伊朗(Iran)
首都德黑兰(Tehran)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德黑兰目前的居民为1200万,每天都会发生三到四起小地震,震级可达里氏三级。从安全上考虑,伊朗政府曾多次谈论过从德黑兰迁都的计划,特别是在巴姆(B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