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的来源地

聚客2022-06-10  21

扎染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秦汉时期;第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阿斯塔那六区一号墓出土的织物,与今天自贡方胜的扎染图案相似。出土织物扎染技术成熟,已用于女装。

原点

染色历史悠久。发源于黄河流域。它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扎制和防染绞缬丝绸就已大量生产。公元408年,东晋作品,扎染工艺早在东晋就已经成熟。当时的绞制品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纹,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体花纹的,如带小白点的“鱼子酱缬草”,点稍大的“玛瑙缬草”,紫色和白色斑点的类似梅花鹿的“鹿胎缬草”。南北朝时期,扎染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汉族妇女的服饰中。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麻花织物非常流行,也比较常见,“青蓝白裙”成为唐代的基本时尚款式。北宋时期,绞缬草制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非常流行。

发展

扎染中各种捆绑技术与各种染色技术相结合的运用,使染出的图案变化多端,具有惊人的艺术魅力。扎染在中国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的绞花印花绸。

扎染在唐代达到鼎盛,贵族穿麻花衣服成为时尚。北宋时期,扎染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一度被朝廷禁止,导致扎染技术的衰落和消失。然而,西南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这项古老的技能。

除了中国,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扎染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传统扎染工艺利用在同一织物上多次扎染的工艺,可以从单色发展到多色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84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