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料:杂粮粉180克,红糖90克,油50克,水100克,大家可以按自己喜好换成芝麻白糖,豆沙等馅料
面皮料:糯米粉300克,粳米粉200克,艾青叶100克
做馅料用的材料、不粘炒锅里加入油
微温后加入所有配料包括水、拌匀翻炒
直至馅料结块成团
盛起放在碗里晾凉备用
艾青叶取嫩叶洗干净, 烧开一锅水,入艾青焯一下水
立即在凉水下冲凉
连叶带水共500克打成浆汁(我最后用了440克汁水)
取一大碗,把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3:2)
一点点加艾青水,最后揉成团
多揉一会儿使面团细腻
取70克左右面团摊开在手上,再取直径3厘米左右的馅料包在其中,搓圆
放在垫了蒸笼纸的蒸笼上防止粘边,没有蒸笼纸也没有蒸笼的可在盘底抹层油试试。
在青团上刷一层薄油,烧开一锅水,把蒸笼坐上去,中火蒸了25分钟。
南方人主食大米,但也有一些喜欢吃面。北方人喜欢吃面食,除了馒头花卷外,面条更是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因为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类别的口味,可以说是最广泛欢迎的食物了。全国最有名的"十碗面", 作为吃货的你都吃过吗?
1.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 ,"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汤好、面筋道、营养高,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
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以把骨头油熬出来为佳,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千张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汤,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2、兰州牛肉拉面
在兰州人们把牛肉拉面叫做"牛大碗",讲究一清(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葱),四红(油泼红辣椒),五黄(面条亮黄),五个特色俱全的这一碗拉面才能称为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
3.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特色小吃,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武汉热干面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颇具特色的过早小吃。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
4、老北京炸酱面
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首先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其次是炸酱时的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匀,炸酱的配比一定要合适,炸出来的酱才香喷喷,炸酱面因做法快捷,成本低镰倍受平民百姓的喜爱。
5、昆山奥灶面
到姑苏昆山 旅游 玉峰山,人们总要去"奥灶馆"品味一碗"奥灶面"。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出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6.镇江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源于公元1751年,爱新觉罗·弘历第一次下江南,在西津渡穿着便服上了岸,带着一名随从来到一家面店,一迭声地催着要吃面。店主是夫妇俩,那天正好开张得晚,男的心急火燎地"跳面"、切面,女的手忙脚乱地下面、熬汁、做浇头。忙中出乱,张嫂子把小锅盖扔到了大面锅里。谁知面做出来,饥肠辘辘的乾隆吃了,直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到厨房去看那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却见小锅盖漂在一大锅面汤里,恍然大悟,说:锅盖的味儿好啊!
面锅里面煮锅盖(面锅大、锅盖小),据说,过去镇江人下面不用锅盖,一次一家小面店的张嫂为了让面熟的快,无意中盖了锅盖,误把汤罐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这种方法就沿用下来。当面条下入沸水锅后,再用一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可达到以下好处:一是生面条逐份投入,熟后不粘结,不散乱,规格准确二是面汤滚沸时,易于清除浮沫,保持汤面不浑浊三是面条易熟透,不生不烂。当地传统习惯,顾客来店吃面条时,多自带各种荤素菜品,如:猪里脊肉、猪肝、牛肉、鸡蛋、鲜笋、青椒、川芎、小青菜等,入面锅烫熟后,拌面而食。有的店家为方便顾客,准备了"青头"供客选用。所谓青头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它分为生、熟两种。生的有蒜花、蒜泥、漂儿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将它们择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丝或段)。总之,随着季节变化选用不同蔬菜,制成青头。由于多种荤素鲜味溶于面汤中,使面的口味更为鲜美,深受食客欢迎。难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镇江品尝此面,为其美味而赞不绝口。[3]
清末年间,镇江文人周伯义在他撰写的《扬州梦》一书中说:"吾人惜费,早坐教场茶馆,数十饯使堂倌买上好酱醋麻油至面下'干拌',称言爱洁。"所谓"干拌",就是下法特殊:先把面条在面锅里煮熟,再用面竹杓将面条挑到清水里过汤,用竹杓使劲甩干,倒入碗中拌以麻油、酱油、虾米、蒜头等佐料,吃在嘴里是性韧、爽口、味鲜。这种面,夏日颇为流行,既可单食,也可吃粥时搭食,兼作小菜。
当我们念起那《三怪谣》,品尝"镇江三怪"时,将会更加领悟到这"三怪"的魅力。
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锅盖面的底料也十分讲究,秘制酱油汁加上十余种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7、杭州片儿川
片儿川是杭州的一种出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构成,鲜美适口。已有百余年 历史 ,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初创,其特征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门客吃后耐人寻味。片儿川的价钱适中,是杭州市民最喜爱的一样平常小吃之一。
8、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最早是小摊贩用担子挑着沿街叫卖的面,因此不带面汤,而是拌着猪肉末,葱花,花生碎等食用,一定要加芽菜提鲜,红油提味。
9.山西刀削面
流行于北方。操作过程: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10、上海阳春面
一提到阳春白雪,你们想到的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而我只能想到白雪公主和阳春面。其实阳春面就是不加任何佐料的面条,也就是清汤面。
除此之外还有这几种面食哦!
补充:
1.陕西油泼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滚沸的油锅里舀出几乎一勺花生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面条经油泼烫,表皮焦黄,食时焦辣香脆柔韧兼而有之。
2.广东竹升面
竹升面是广东省的地方 美食 ,竹升面用传统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压打出来的面条,云吞皮的一类面食。面条筋道弹牙,是老牌传统面食。
3.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的灵魂其实是油辣子,这也是每家每户的秘密,分寸全在掌勺的师傅。面条煮沸腾后过冷断白,裹着红油滑下喉咙,满腔火辣。
4.陕西biang biang面
biang biang面流传千年,久负盛名。面"筋、光、香",用炒锅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笋片、菜瓜等与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
5.吉林延吉冷面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树皮面的)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夏日的炎热统统抛到"面铺"外。
6.四川担担面
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今天我先介绍到这里,
收藏、转发给你的朋友看看吧!
下期想看什么 美食 ,评论出来!
上海的朋友都最喜欢面条,尤其是上海本地面条和苏汤面。虽然苏南和上海位于旧国家的北部,但这两个地方对面条的喜爱加深了。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两个面的特点。上海本邦面条VS苏汤面条,你心目中江南面条的代表是哪碗面条?辛辣的肉可以说是当地面馆最经典的调料。上海相对来说没有不吃辣肉的面馆。好辣的肉尝起来又甜又辣,新鲜又嫩,特别开胃!
如今,辣肉通常分为两派。除了如上所示的当前支流中的大肉粒和旧式的麻辣肉末之外,麻辣肉末尝起来更美味并且具有不同的味道。它很受老顾客的欢迎。这种面条的另一个经典配料是美味和柔软的。调味汁味道鲜美,但不油腻。最好配面条。猪肝也是最受欢迎的配料之一。一个制作精良的猪肝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新鲜,嫩而可口,带有强烈的酱香味!
猪肝也配有水浇头,再多吃一点,肾花会变得越来越脆,而且味道也很好。鳗鱼丝也是这个家族的面条中常用的食物。美味的鳗鱼丝必须有一些脆嫩的味道,但柔软。它也是帮派的一个带有强烈色调的点缀。最好的选择是用三薄七厚的猪肉馅把馅料压紧。它尝起来又嫩又烂,肉又浓又好吃。太好吃了!芝麻酱面条,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虽然上海在长江以南,但这里的美食仍然有很多南方的影子。上海人非常喜欢这种北京最喜欢的辣酱。说到炎热的日子,面条和冷馄饨混合的辣酱总是最受欢迎的。辣酱和面条混合得很好,这很有趣!
油炸鳗鱼,除了鳗鱼酱,油炸鳗鱼应该是姑苏最喜欢的吃鱼的方法。油炸至脆的鳗鱼和调味品一样香甜新鲜,非常美味。苏式浇面还有另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食物的完整性。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浇头,这使得姑苏人喜欢吃,可以吃。然后,添加一些有代表性的配料。
枫树镇肉面,这种面条可以说是近年来姑苏面馆最受欢迎的一种。尽管舌尖的宣传,味道确实是值得的,没有错!这种糖果只能在炎热的天气里吃,已经从最初清澈新鲜的白汤酒糟中提取出来。酒糟淡淡的香味让它喝起来更加醇香,让人停止说话!红烧猪肉用酒糟浸泡,变得更加新鲜。这只碗真的很有趣! 除了肉和蔬菜,许多蔬菜也吃完整。这种芦笋可以在初秋食用,脆脆的,嫩的,新鲜的,还有美味的扇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