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自助,弘扬社工专业知识;
服务社会,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二、项目背景
当前,中国农民的物质生活,在总体上已是温饱有余。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然而,由于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抬头。基层领导干部坦言:乡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普遍感到茫然无措。而这种情况,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一)文艺方面
农村地区之所以贫困,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乏开发资源的人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不发展,经济难以发展,社会难以和谐。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之所以贫困和其所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要想根治贫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科技,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驱散笼罩在贫困乡民头上的贫困文化的乌云,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从根本上扭转贫困。
农村文化发展需要资金、更需要人才,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艺生活,而农村的自然闭塞和经济落后,农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乡村文艺生活少之有少,这样在团结和组织农民,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起着非常大的阻碍。
(二)教育方面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
三、活动地点
哈尔滨市呼兰区腰堡镇永丰村,永丰村坐落在松花江畔,村里治安非常好,但是村里的教育系统却完全达不到标准,只有一所小学,共有六个学生,村里其余学生都选择去外地求学,由于靠近松花江大多数家庭都选择以打渔为业,基本上都在江边住,所以留守儿童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辅导。
四、活动的目的
(一)提高农村人民受教育的水平,丰富农村中小学生的暑假文化生活。拓宽农村学生的视野,对其人生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大学生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会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将贫困地区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反映给社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
(四)通过与家长的座谈,改变家长在教育中的错误理念,加强家庭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的参与度。
五、活动的主要方式
本次活动主要以演出、电影放映、授课、讲座和座谈为主要形式。部分涉及面较广的内容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由支教团队成立的专门课题组开设。英语方面的以固定的课堂形式开展。家长培训以座谈的形式开展。
六、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下乡
1、电影放映
(1)宗旨:开阔永丰村村民的视野,通过电影让村民更加了解世界。
(2)类型:影片和戏剧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影片题材反映农村现实,与农民实际紧密相连。可以邀请当地的一些戏剧团,也可以播放一些农业技术的宣讲片,或者是农民百看不厌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