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市盈率ttm2023-04-10  27

据出土文物证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山采药和修炼。

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纪中叶,有天竺(今印度)僧人来山,并得梵名“补怛洛迦”(意即美丽的小白花)。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得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洋面,遇风受阻,来到普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名“宝陀观音寺”。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将岛上所有渔民迁出,辟为“佛地净土”。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点供奉观音,山中各寺院内均塑观音像,于是观世音与普陀山结下不解之缘。

因《华严经》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遂被附会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对普陀山赐金拨银,进行修缮和扩建。

清康熙年间,荷兰殖民者点据普陀山,将寺院焚毁殆尽。后来,康熙皇帝两次拨款修复,到清中叶已拥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

大部分建置在岛的东南部。当时山上香火鼎盛,僧众多达三千余人。普陀山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佛教胜地,国内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的佛教徒前来此“海天佛国”朝拜的,络绎不绝。

直到1945年抗战以后,普陀山尚有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所。这个所谓佛国圣地,名扬海外,尤其在东南亚佛教界和华侨中影响很大。

解放后,国家对主要寺院和风景点进行了多次整修,国内外游客更是纷至沓来,四季不绝。普陀山现正在修复中,目前对外开放的有三大寺、四大庵等二十多个风景点。

扩展资料: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游子关情。”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千百年来,让文人墨客们感怀不已,留下了不少咏叹之词。

普陀山“短姑道头”的传说:

据《普陀山志·灵异》记述,相传有嫂子和小姑子两人多年来一直虔诚地礼敬观音菩萨,积多年的心愿,姑嫂俩远道航海到普陀山来进香。船到普陀山,姑嫂正准备登岸上山进香。

恰在此时,小姑子来了天癸。因为传统的观念认为女子在此时为不清净,不能礼佛拜神,只能请嫂子代为上山进香,在菩萨面前了却自己的心愿。嫂子借小姑子的短处有点取笑她。

小姑子既惭愧又痛恨自己,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独自坐在船上静等嫂子进香回来,白费了多年的虔诚心愿。不多时,海水涨潮,恰逢涨大潮的时候,潮水很快淹没了船靠岸上山的小路。

小姑子乘坐的船成了海中的孤舟。独自一人,四处无靠,小姑子既饿又害怕,真是孤立无援,天地不灵,小姑子只能默念观音菩萨。

不一会儿,正当小姑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岸上来了一个手提盛饭竹篮的老年妇女,只见老妇不断地向海水中投小石子。说来也怪,小石子扔在海水中就冲不走。

渐渐地小石子堆出了一条从岸边到船上的小路。老年妇女趟水踩着小路走到船上,为小姑子送来了饭食。小姑子感到奇怪,平白无故怎么会有人送饭来呢?刚要问话,那老妇不管这些。

放下饭食并不答话转身就走。小姑子一天没有饭吃,已经饥渴难忍,以为是嫂子想着自己,托人送来的饭食。诱人的饭香容不得小姑子多想,先吃了再说。肚里有了饭食,小姑子踏实多了。

一心念叨还是普陀山好人多。天色已晚,潮水退了,嫂子礼佛进香后踩着刚成形的小路回到船上,看到小姑子孤独一人等侯在船上,这才想起小站子还滴水未进呢。

正在犯愁如何回去向公婆交代的时候,小站子却感谢嫂子的思德,弄得嫂子摸不着头脑。小姑子指着竹篮向嫂子述说了有人给她送饭的经过,认定是嫂子贤惠。

这一说,嫂子更觉内心有愧,认识到可能是著萨显圣,以此安慰这个远道度诚来进香,又因为特殊原因无缘得见菩萨面的小女子。自己取笑了小姑子,让小姑子受了委屈。

著萨有所怪罪,应该立即返身回殿再拜谢菩萨宽恕。嫂子回到大殿,再上香祷谢,叩头再三,然后抬头仰瞻莲花座上的菩萨,只见观音大士的衣裙还是湿的。

这一下验证了嫂子的推测,小姑子的虔诚让她看到了菩萨,感受到了菩萨的恩德,也让嫂子知道菩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从此,为了昭示小姑子的虔诚,纪念菩萨的显灵,姑嫂俩停船的地方就称为“短姑道头”,菩萨扔石子形成的小道至今仍旧天然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

普陀山游记1

学校一放假我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没有了学习负担。妈妈邀请我的老朋友陪我一道旅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记忆最深刻的是普陀山了。

上午,我们从沈家门乘坐快艇去普陀山。到了普陀山先去了梵音洞,梵音洞,是一座寺院修在了两块大礁石上,两边的礁石与寺院形成了一个洞,这个洞很深很深,浪花拍打着石壁,发出好似下雨的声音“哗哗——”。

下午,我们来到千步沙,我们用小铲子挖水库,可是浪花跟我作对,我刚挖好一个坑,浪花又将沙子推过来填满,我不得不往岸上转移,可浪花追着我跑,我火冒三丈,但却是无计可施,于是我停下手里的活,穿上泳衣开始“海中冲浪”,大海我来啦!海浪退下去,我往前跑过去,海浪汹涌的来了,我又赶紧往回跑,来回几趟,就被海浪打趴下了,于是我躺在沙滩上休息,一个浪又打过来,把我推出好远……

蓝蓝的海、轻轻的风,海浪轻吻着我的小脚丫。我和我的伙伴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我心里默默地说:“大海,我下次还来看你!”

普陀山游记2

大年初二,天气晴好。妈妈带着我们去普陀山玩。我们乘坐的船慢慢靠岸。乘客们纷纷站起来,做好准备。下船啦!

我们走上岸,朝普济寺走去。一路上阳光明媚,腊梅飘香。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笑笑。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大水池,普济寺到了。寺庙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参观一下就出来了。

吃过午饭,我们去百步沙。百步沙是一个沙滩,游人很多!我脱掉鞋袜,在海水里跳啊!笑啊!妹妹也加入了。我们一起坐在礁石上,把脚晒干。我还去了紫竹林中、观音跳、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等。每个地方都有神奇传说。如不肯去观音院里供奉的佛像是很多年前一个叫慧谔的日本和尚从五台山偷出来,准备带回日本。路过普陀山,洋面上突然刮起了风暴,船只无法继续前行。和尚无奈,只能将佛像安置在普陀山。这就是不肯去观音的传说。

我们走了整整一天,但有很多景点没有去。看来,我得再来一次!

普陀山游记3

暑假期间,骄阳似火,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普陀山拜佛。

早上,我五点就被妈妈叫起来了,在朦胧中,我吃好了早饭,我们就匆忙忙地拿行李去车站坐车。在坐长途大巴车的途中,我们经过了跨海大桥,在跨海大桥上我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过了四个小时,我们在朱家尖下了车,接着我们又去码头坐快艇到了普陀山,我们先回宾馆。到了下午,爸爸就带着我们去海滩上玩,我一到海滩,我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冲进沙滩上玩起沙子。过了一会儿,我又把裤子拉高,跑进大海里玩。忽然一阵海浪朝岸上冲过来,只听“轰”的一声,我的裤子几乎都要湿了。我们一直玩到晚上七点才会宾馆休息。

第二天,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和妹妹叫起来。吃完早饭后我们就坐着公交车去普济寺拜佛、听寺庙里的师傅念经,接着我们又去南海观音,我一到南海观音,就能看到一个观音菩萨的雕像就站在不远处。拜完南海观音我们还坐缆车到佛顶山,中午,我们还到法雨寺吃斋饭

第三天,爸爸说要带我们去洛珈山,洛迦山是一座像一尊佛躺着的山。拜完了洛迦山,我们就坐着快艇和长途大巴车依依不舍的回上海了。

普陀山游记4

今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码头乘船去普陀山游玩。我是第一次在海上乘船,心情非常激动。

我上船以后,船马上就开了。因为我们乘快艇,所以速度非常快,把窗户都有给弄湿了。我们很快到了目的地。

导游告诉我们:“到了我们普陀,一定要游这儿的三大寺:普济寺、慧济寺和法雨寺。另外,你们还可以去西天景区、紫竹林、千步沙、百步沙、佛顶山等地方,那里的风景很值得你们前往。”

上午,我们去了三大寺。其中慧济寺要乘索道。当我坐在缆车上,往下望去,只见蔚蓝的大海,大海中点缀着星星小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美极了!我们激动的马上拿出相机拍起了照片。

下午,我们去了紫竹林等地方。在观音石那儿,我知道了关于它的传说。在南海观音那儿,我看见了金光闪闪观音菩萨。我还买了一个护身符呢!

傍晚,我们要回去了,望着大海,心潮起伏:人们都说普陀山是海天佛国,还真没说错!下次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来。

普陀山游记5

星期天,爸爸带我们一家去普陀山玩。

一大早我们就开车出发了,一路上,我兴高采烈地地东张西望,路上景色真美丽。看得我眼花缭乱。看,那座大桥横跨在大海上,是多么的雄伟、多么的壮观!车子在桥上开了很长时间才通过,足见它是多么的长 啊!

过了好久,爸爸把车子停了下来了,我开心地大叫起来:“普陀山到了,到了!” 因为我看到了前面是一片大海。可是,爸爸跟我们说:“还早呢!还要坐大轮船到海的对面才是,别高兴得太早了。”于是,我们买了船票排队进入检票口,踏上船的甲板时,船一直摇晃,吓得我们大家不敢乱动。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船就靠岸了,这下我们终于到达普陀山了。

普陀山四面环海,原来是个岛屿,上面都是山,山上都有庙,是中国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南海观音和紫竹林,那里的风景美丽极了。我们去了海边,只见海边人山人海。有的在散步,有的 在玩 沙 ,还有的 在晒太阳呢 !

第二天早上,我们吃完饭来到了普济寺烧香拜佛,接着我们乘着索道来到了佛顶山,在索道上看下去,感觉自己在腾云驾雾呢!大山,房子都在我的脚下面,我觉得索道 太好玩了 。今天真开心啊!

普陀山游记6

我们家族有个古老的传统,爷爷奶奶每年都要带全家人去普陀山拜佛祈福。那里是一个风景优美、山清水秀的地方。许多虔诚的善男信女都会慕名而来。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雄宝殿。

宝殿内金碧辉煌,我出神地望着一座金身大肚弥勒佛,他正捧腹大笑。两边的四大天王气魄雄伟,栩栩如生,他们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剑,一只脚踩着一只东北虎,还有的分别拿着琴、伞、绳,听那里烧香拜佛的人说这是象征着“风调雨顺”。我的目光又被金光闪闪的金身罗汉吸引住了,他们神态各异,还有济公,千手观音等都造型优美,巧夺天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在拜佛、烧香。我就学着他们一样双手合十虔诚地膜拜,心里默默地祷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自己学习进步。

当我们全家迈出殿门的时候,我不禁回头望了一下殿内香烟弥漫的景象,这个祈福的地方但愿真能给人们带来福祉。

普陀山游记7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老师一家兴致勃勃的去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旅游。 一路上,我们个个精神饱满、说说笑笑,我透过车窗只见两旁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和蓝天白云。一会儿穿过隧道,跨过海上大桥,很快就到了舟山大海边。

哇!我终于见到了我所向往的大海。大海,真的好大,茫茫无边,上面还漂浮着几个奇特的小岛和轮船。普陀山是这些群岛中最美丽的岛屿,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远远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又高又大的南海观音塑像。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还有许多游客在为她朝拜,祈求平安。。。 下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要去沙滩边游泳。

哇!涨潮啦!一浪追打着一浪,好壮观呀!它们像一排排英勇的战士,勇敢地前进。波涛起伏的海浪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喷出漂亮的浪花。海风一吹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扑鼻而来。我光着脚丫,站在松软软的沙滩上,终于禁不起海浪的诱惑,随着波浪舞起来,我犹如一张薄纸被海浪推得一上一下,一起一落,那种感觉简直是太刺激了。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第二天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普陀山。

普陀山游记8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一看就是好天气。所以,我们一家人要去普陀山玩。

我们乘船来到普陀山,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我们先来到了南天门,一进去,就能看到一个小水池,只见里面有许多硬币。我叫妈妈给我一块一角的硬币,扔进水里去。

接着,我们来到沙滩。刚到门前就看到鸽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地上也有成群的鸽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还有黑白相间的鸽子,可爱极了!

无意中我看见那边有卖鸽食,连忙叫爸爸也买一包。我把袋子拆开,把鸽食都倒入我的手掌里。然后慢慢地走向鸽群,因为我害怕把它们吓跑了。

我蹲在草地上,把手伸向鸽子的身边。鸽子看见有食物,心花怒放,连忙跑到我的手掌边,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别的鸽子看见这边有食物,飞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我看着它们津津有味的吃着食物,情不自禁地笑了。

喂抱了可爱的鸽子们,我们便到海滩去了。我赤着脚,走向海洋,海滩上留下那一串串脚印。浪花娃娃一个劲地往上爬,好像在寻找它遗失在海滩上的“宝贝”。我站在浪花之中,都快被海浪给冲倒了,幸好有爸爸扶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爸爸的在三催促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海。大海,我们下次再见!

普陀山游记9

时间真快,今天是来普陀山的第三天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大早就起来先去吃了早餐,然后就去游泳,我们入住的宾馆有个很大的游泳池,游泳池是露天的,周围有着很漂亮的山和树,有着阳光下五彩斑斓的大海,还有几只海鸥不时在泳池边徘徊着。能听到海浪敲打着山的声音,以及海鸥的歌声。早上游泳的人不多,其中有个上海小朋友是在去年一起去张家界旅游时认识的,是爸爸同事的孩子,今年我们又遇到了,我们在一起玩得特别开心。

游泳池最深的地方有1.4米,因为我又慢性中耳炎,5岁的时候也是因为游泳水进入耳朵得的中耳炎,两个鼓膜大穿孔,医生说要做手术才能修复,所以至今没有游过一次泳,这次特别例外妈妈让我在水里感受一下普陀山泳池的美。说是游泳也只是在水里小心的在浅水区泡一泡,在这么美的环境里,在泳池里泡着不动那也觉得好舒心。妈妈发现我有点发烧了,只能恋恋不舍地上来了。

回到房间,妈妈给我吃了药,在阳台的超大浴缸里泡了个热水澡,担心我耳朵进水,给我用棉签小心的掏干耳朵。然后又躺在舒服的大床上看了会电视,出了一身汗。

到了中午,我们吃好午饭坐上大巴车回家了,这次三天的普陀山之旅就这样很舍不得地结束了。

普陀山游记10

学校一放假我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可以出去旅游啦。妈妈邀请来我的老朋友陪我一道旅行,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记忆最深刻的是普陀山了。

上午,我们从沈家门乘坐快艇去普陀山。到了普陀山先去了梵音洞,梵音洞,是一座寺院修在了两块大礁石上,两边的礁石与寺院形成了一个洞,这个洞很深很深,浪花拍打着石壁,发出好似下雨的声音“哗哗——”。

下午,我们来到千步沙,我们用小铲子挖水库,可是浪花跟我作对,我刚挖好一个坑,浪花又将沙子推过来填满,我不得不往岸上转移,可浪花追着我跑,我火冒三丈,但却是无计可施,于是我停下手里的活,穿上泳衣开始“海中冲浪”,大海我来啦!海浪退下去,我往前跑过去,海浪汹涌的来了,我又赶紧往回跑,来回几趟,就被海浪打趴下了,于是我躺在沙滩上休息,一个浪又打过来,把我推出好远……

蓝蓝的海、轻轻的风,海浪轻吻着我的小脚丫。我和我的伙伴玩得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我心里默默地说:“大海,我下次还来看你!”

普陀山游记11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四大佛山之一的普陀山旅游。

经过7个多小时的路途,终于到达了位于舟山的蜈蚣岭码头。买完票,就准备上船。虽然此时此刻才早上6点钟,但是候船的人,把整个码头堵得水泄不通。经过三十分钟的等待,我们可算上了船。

到了“海天佛国”普陀山,我们就随着人群进入了大门。我们先来到这儿最大的庙宇——普济寺。我和爸爸妈妈在庙里诚心拜佛:一家跪在佛像前,磕了三个头,请求佛祖保佑,并且每个人三支香,来奉供菩萨。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南海观音。这里绿树成荫,像一个个士兵守卫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来到了高达33米的佛像前,我们跟之前一样,一跪三磕头,之后,又许了一个愿望。我们又来到了挂满观音画像的地方,里面还有世界各地的信徒奉供的观音菩萨。只见画师画的佛像,简直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再说观音菩萨最起码有几百种,着实壮观,令人叹也!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海边。只见一个大浪扑过来,打到了一名游客的身上,接着,又接二连三的有浪扑过,顿时令人浑身发抖。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中午,我和爸爸妈妈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普陀山游记12

暑假我到了佛祖胜地——普陀山,观赏了奇特的佛像,听说了美丽的传说,欣赏了神奇的景色,感受了大海的气势。

普陀山被大海拥抱着,是一座美丽的岛屿。即是岛屿,就有很多海滩。海滩是游客云集的地方。普济寺脚下有一个海滩,那里的海浪很凶猛,像一个强壮的男士,总把游人往岸上推。南海观音脚下的海滩,波浪更加凶猛,像雄师在怒吼,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样壮观。但是大多数海滩边的海浪是温柔的,金沙碧浪,又美丽又好玩。沙滩上贝壳有大有小,数不胜数,颜色真是新奇:有黄的、绿的、粉红的、紫的、蓝的、黄里透绿的、红里透黄的、粉里透紫的应有尽有。朱尖山海滩还有许多沙雕:有大海、城堡、美人鱼、海豚等等。

普陀山有几十座寺庙和上千座佛像。普陀山的佛像有三种模样:卧的、站的、坐的。观音也非常奇怪,有女的,也有男的。据说,佛教是从印度传进我国的,那时的观音佛像是男身的,后来慢慢变化成女身。因此观音庙里有时有男身观音像。普陀山的十八罗汉庙里供着十八罗汉,各个罗汉都非常威武、神勇,手里的兵器都不一样,有的使剑,有的托塔,有的甩蛇,有的举锤,有的拿铁圈……。财神庙里的财神爷眼睛炯炯有神,咧着嘴,手上拿着金元宝,正朝着我们哈哈大笑。

普陀山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就说八戒望梅石吧,据说,保护唐僧的猪八戒取经圆满后,跑到南海观音居住的仙岛上嚷着要成亲。因为观音曾经答应过猪八戒,说是取经回来之后,让高老庄小姐跟猪八戒结为夫妻。知道猪八戒又要来嚷嚷,观音就对身边的童子说:“等猪八戒来了,就说我到别的仙山神游了,请他回去。”果然,猪八戒跑到南海,吵着要见观音。童子让他回去,猪八戒就赖在南海等。等啊等,等了好久观音都没回来,八戒自己就变成了一块望海石。这块石头现在还矗立在朱尖山上,天天对着碧海蓝天,顶着海风海浪,望眼欲穿。又如刀劈石,传说那是被二郎神用刀劈开的石头。当初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孙悟空躲到一块大石头里,二郎神用第三只眼睛看到石头里的孙悟空,就一刀劈下去。石头当中开裂,孙悟空却早已逃之夭夭了。还有一个传说让我感到疑惑,在海边有个“不肯去”观音庙,名字很奇怪。听工作人员说是观音要去日本讲法,到了这里却不肯去了,因此老百姓在这里修了这个奇特的“不肯去”观音庙。可是,为什么普渡众生的.观音不肯去日本呢?是害怕大海还是想在此休息呢?

普陀山的美景、清新的空气、佛教的文化气氛,还有动听的神话传说,真令人喜欢啊。

普陀山游记13

今天我们要去旅游了,经过了美丽的,宏伟的跨海大桥,经过了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舟山,并坐船去了美丽的普陀山。

普陀山不仅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呢,这里的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第一站我们去最有名的“南海观音”,它坐落在蜿蜒的山上,有许多的台阶,我们费了好长的时间才到达,到了那儿,一片热闹的景象就在我眼前出现了,这里人山人海,有和尚、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孩子……好多好多的人在这里烧香拜佛。

哇!那南海观音大佛好壮观啊,有几十个我这么大,十分雄伟,看得我目瞪口呆,我也急忙跟着大家向大佛拜了拜,保佑我学习好,健康快乐长大。

看完了大佛,接着我们又去了法雨寺、海天佛国、二龟听法石、佛顶山等等好多好多地方,每个地方的景色都特别漂亮,并且还做了缆车,体验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天黑的时候,我们回到了舟山市区,品尝了美味的海鲜大餐,这里的海鲜好新鲜哦,鱼肉都很嫩,有带鱼、目鱼、昌鱼、虾……等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真是应有尽有啊!

这次的舟山之行就在这欢乐声中愉快的结束了!

普陀山游记14

今天,我六点半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外婆去普陀山游玩。

到了普陀山,我们先准备爬佛顶山。俗话说“没有去过佛顶山,等于没有去过普陀山。”于是,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开始爬山。在路上,我看见有些游人三步一拜,三步一拜地上山。虽然他们速度很慢,但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继续往上爬,到了一道石壁前停住了,上面写着“佛顶顶佛”,倒过来读也是一样,看来我们终于到了佛顶山山顶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进入了慧济寺。天王殿里有四大天王,分别为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天王,他们有的怒目而视,有的慈眉善目。他们的法器各不相同,分别是琵琶、剑、龙、伞,我赶紧拜了拜。

随后,我们下山去法雨寺。进入寺院,我眼睛一亮,看见许多人在往香炉塔上扔硬币,扔进了就会有好运气。我扔进了一角,两角,三角,看来我今年一定有好运。

转眼就到了下午3点多,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普陀山。

普陀山游记15

舟山的普陀山是个有名的“佛教圣地”,美丽的“人间仙境”。

进了普陀山的大门,首先来到了普济禅寺。那里梵音绕梁,烟香浓郁,庄严的佛像气魄雄伟。门前的几棵百年老树上,有几只可爱的小松鼠在跳来荡去,给沉寂的寺庙增添了许多生机。

登上佛顶山,站在山顶上往下看,普陀山的美景大半收在眼底,前面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和朱红色的寺庙。千步沙和百步沙像两条巨龙,守卫着普陀山。远处有几艘轮船在海面上驶过,留下一条白色的“尾巴”。向远处眺望,几块形态各异的巨石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是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从佛顶山下来,来到了南海观音铜像前,高高的南海观音像耸立在山上,庄严的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发出圣洁的光芒。铜像周围有一条长廊,长廊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传说。这几百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微风从海面上吹来,合人神清气爽。

普陀山到处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浙江普陀山景点介绍

导语:普陀山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浓厚,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以下我为大家介绍浙江普陀山景点介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浙江普陀山景点介绍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 普陀山大海怀抱,金沙绵亘,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著名景点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海观音、大乘庵等。 改革开放以来,普陀山管理局带领全山人民艰苦奋斗,创建了国家级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内外交通便捷,旅游环境良好。本岛日舒适接待量为1万人次。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香会、朝圣盛典,海内外香游客摩肩接踵、蜂拥而之。

景区特点

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人间第一清净地: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自古被誉为“人间第一清净地”。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景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潮涨潮落,岛上常年空气清新,质量优级世所罕见,富含负氧离子,仿佛天然的“大氧吧”。森林覆盖率达80%,古树名木繁多,香花异草遍野,尤以普陀鹅耳枥为世界独存,属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山上有国家二级以上动物30多种,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十二景观

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其风景点数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莲洋午渡

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短姑圣迹

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传有姑嫂二人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因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嘱其在小舟中等候,独自怅然进山拜佛。不想时近晌午,潮水大涨,扁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饥不得食,甚为纳闷。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模样者持食盒走来,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边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其嫂托她捎来,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及前事,不觉愕然,转而忆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裾湿着一片,此时心里茅塞顿开,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遂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道头旁零散错落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是大士送食时投入潮水用以踏脚的石块,故被称作‘短姑圣迹”。

梅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每当晴朗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粼粼闪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朦胧,幽香扑鼻,更加令人陶醉。

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指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则见汪洋连天,景色壮奇。“磐陀夕照”堪称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为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汇聚百川之水,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宇宙万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古刹,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灵秀,真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莲花池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映衬着古树、梵宇、拱桥、宝塔倒影,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夏季月夜到此,或风静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风徐徐,荷香袭人。

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佛家称极乐世界为“莲邦”,以为彼土众生以莲花为居所,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由于被生死烦恼所困扰,没有显发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莲花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观世音菩萨就是普渡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

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古洞潮声   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若遇大风,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士显灵。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朝阳涌日

过仙人井,登八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象岩上侧,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洞外巨石参差,积叠人海。洞口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叹为观止。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千鲜相增,光耀心目。”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并把“朝阳涌日”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见日出,以朝阳洞为先。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好去处。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根据书载,身处此庵,浪涛轰鸣其下,如千百种乐交响迭奏,别有情趣。

摊霞亭又称朝阳亭,建在朝阳洞左平台上,近崖濒海,每当旭日东升,霞光辉映,景色奇丽。

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纯净松软,宽坦柔美,犹如锦茵设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处海浪日夜拍岸,涛声不绝。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骇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奇特景观,不可名状。千步沙沙坡平缓,海面宽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如在夏日来的游客,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或在游山之后,赤足漫步其上,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其趣其味,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儿,听听潮声。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跃入佛海波涛,它会给你带来无限凉爽。当你浮游在大海的怀抱中时,身心也许会慢慢地与大海交融起来,这时也许你会觉得你就是海,海就是你……。

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每临月夜,婵娟缓移,清风习习,涛声时发,其清穆景色更为诗意盎然。故有人曾将其与壮丽的朝阳涌日,合称普陀山绝观。

到普陀山,晚上能听到千步沙那里的海潮音,声若雷轰,震耳欲聋,像万马奔腾似的,比欧阳修秋声赋中所说的声音还要大上百千万倍。这种雄壮宏大的海潮音声,我还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法华经普门品的偈语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传说这个海潮的音声之所以异常响亮,也有著一个小故事,就是蛇王虽然无条件把山借给菩萨开道场,但他要菩萨说出一个归还的日期来,到时候可以物归故主。菩萨对蛇王说:「那一天全山听不到我的弟子敲木鱼的声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音声不响了,那时我就把山让还给你」。普陀山现在发展到三大丛林,八十余家院庵,一百六十多个茅蓬,所以每天木鱼音声是不会断的,尤其海潮的音声是永久不会断绝的!最奇观的海潮拜浪,不管你起甚么东南西北风,千步沙的海潮是始终不会随风转浪的,仍然是一波一波的扑向这一边来。有人说:「这是潮拜浪」,无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观世音菩萨。如果遇见大风激荡,那千步沙的波浪,若雷轰云涌,眩目震耳,来若飞瀑,止若曳练,倏然万变,不可名状,笔者往往遇著大风激浪的时候,一个人蹓奔到海边,站在千步沙石上欣赏这俗人难得一见的大海之奇观,那一种身心荡然的境界,不是笔墨所能形容其万一的。

光熙雪霁   光熙峰在佛顶山东南,一名“莲石花”、又名“石屋”。从远处望去,翠绿丛中,峰石耸秀,似莲花,如白雪积峰。

“光熙雪霁”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后景色,为普陀十二大景观之一。普陀山难得下雪,冬天显得宁静而奇妙。但如果你运气好,赶上一场大雪,登上佛顶山,俯瞰光熙峰,犹如碧玉塑就,银装素裹,千树万树梨花开,山色混一,海大低与冻云齐平。此时此景,你会觉得心清虑净,犹如身临洁白无垢的佛国净土,舒畅无比。

光熙峰的雪景,是不大容易见到的,但普陀是佛家圣地,佛门弟子常来常往,或常住静修.就有缘赏识普陀山的“雪霁’风光。

茶山夙雾

茶山位于佛顶山后,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树林夙雾缭绕,时而如丝似缕,时而姻缊弥漫。此时此刻,如若身处其间,如梦如幻,令人遐思无限。

古代普陀山没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种自食,种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项重要劳作。每到采摘季节,众僧一齐出动,山上立时出现一种“山山争说采香芽,拨雾穿云去路赊”(明·李桐诗句)的繁忙景象。

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称作“云雾佛茶”,因为此茶树多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谈论“茶山夙雾”也别具情韵。

天门清梵   天门清梵,指普陀山最东端梵音洞的景观。从法雨寺经飞沙岙,过祥慧庵,即为普陀最东部的青鼓垒山。青鼓垒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为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习称梵音洞。在普陀山众多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气势和陡峭危壁,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苍崖兀起,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宛如一颗含在苍龙口中的宝玉。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凡欲观览梵音洞者,先要从崖顶迂回沿石阶而下,然后来到观佛阁。据传在这里观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随看随变,极为奇异。此地又为梵音洞观潮最佳处,佛阁下曲屈通大海,海潮入洞,拍崖涛声如万马奔腾,如龙吟虎啸,日夜不绝,闻之者无不惊心动魄。佛家信众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见到观世音菩萨现身。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

白华古庵

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康熙年间屡次扩建。庵中大悲阁,原为僧人收藏古玩、图书之处,名人学士常往观赏。1960年后作民居,现尚修复。庵中有“真歇泉”古迹,宋代文学家史浩题有石碑,现泉废,碑尚存居民处,为普陀山现存最古碑刻。近年又在白华庵右侧妙庄严路旁发现明万历年间修筑海塘碑刻。

竹禅(1842—1901),清末著名画僧,与破山禅师齐名,一生嗜好书画。俗姓王氏,号熹公。工书、画,其水墨人物、山水、竹石,人谓别成一派,题画诗亦佳。光绪(一八七五―一九〇八)间返蜀示寂。《海上墨林》、《韬养斋笔记》、《益州书画录》。14岁出家于梁山报国寺,受戒于双桂堂,一生云游大江南北,晚年为双桂堂第十代方丈。通诗文,善书画,工篆刻。其书画作品中以水墨人物,山水,墨竹,顽石,罗汉佛像见长。其主要作品现存于新都宝光寺,普陀山白华庵。人们在他墓前提联评价:“携大笔一枝,纵横天下;与破山齐名,脍炙人间。”是这位“书画名家”一生的真实写照。

购物

普陀山盛产我国著名的“四大海鱼”产品,其中黄鱼、墨斗鱼最为有名。每年盛夏捕鱼旺季到来时,正是采购海鲜的大好时机。“佛手”是普陀山特有的贝类,是当地特产,每年8月才能尝到。其形似佛的五指展开,两瓣吻合,饶有情趣,煮熟之后吃来香味四溢,鲜而不腻,是海中独特的珍品。另外,“佛瓜”(普陀山盛产的一种西瓜)也颇负盛名。还有普陀佛茶,又称佛顶山云雾茶,采摘于一种野生茶树,生长在海拔291m高的佛顶山上。普陀佛茶历史悠久,1915年曾经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谷雨前采制的佛茶,用普陀山之泉水冲饮,有药用价值。普陀水仙是舟山市的市花,花开时芬芳浓郁,香气持久,其特点是球大、花多、香浓,与漳州水仙、崇明水仙齐名,并列为我国三大最佳水仙品种。

住宿

想在普陀山住宿,有非常广的选择。

三星以上的宾馆有:息耒小庄、中信普陀大酒店,普陀山大酒店,绿缘山庄。

二星级宾馆最多:锡麟饭店、银云山庄、紫竹山庄、竹香居、银海饭店、锦屏山庄、西山温泉别墅、海岛之星假日酒店、三圣堂饭店、普陀山庄、千荷山庄等。

家庭旅馆有:龙湾村的潮音阁旅馆、玉树楼旅馆、西山的农家旅馆等。

普陀山大多住宿点都聚集在前寺、后寺附近。规模一般都不大,条件设施一般。标准间价格从150—700元不等,另收每人20元的海塘建设费。除周五、周六和法定节假日前后           三天,以及每年九天的观音香会期(农历二月、六月和九月的十七、十八、十九)外,住宿一般可打八折。

交通

岛上交通主要由普陀山客车公司经营,每个景点门口都有候车站点,各地景点交通方便,车票价格明码规定。车况不错,全带空调。

文化活动

1)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 (每年11月)

舟山三大旅游节庆之一,以普陀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期间有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文化研讨会、佛教文化旅游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海内外观音弟子、佛教信徒、香客游客聚缘“佛国”。

2)普陀山观音香会节 (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日)

又称“普陀山三大香会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生日、得道、出家三大香会。此时普陀盛况空前,从普济寺的中门到佛顶山,香客如涌;从法雨寺的九龙殿到千级石阶的香云山径,信徒礼膜参拜,一步一跪拾级而上,虔诚之至,令人感悟。1997年农历九月廿九,南海观音露天铜像建成,此日乌云密布,妙善大和尚宣布铜像开光时,刹那间天门洞开,阳光普照,令海内外信徒无不倾服。

3)“普陀山之春”旅游节 (每年3月)

“之春”是融群众娱乐、游客参与为一体的互动性大型旅游娱乐文化活动。于1990年首创,每年举办一届。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声乐、舞蹈、戏剧、书画、摄影、灯谜、幸运抽奖、佛国茶道、旅游义工活动等,是普陀山继观音文化节、香会节之后的又一旅游盛会。

最佳旅游季节

一年四季皆可畅游普陀。

普陀山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为零下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9.3℃,日照充分,可见碧海青天,热浪翻滚,海上生明月,佛光照我心。虽然普陀山一年四季都可以旅游,但是,选择何时上岛,还须留心斟酌。

如果是香客和善男信女,会特意选择三个日子上岛:2月19日为观音菩萨生日,6月19日为菩萨得道日,9月19日为菩萨出家日,这三个日子都是农历。

以二月大香会期为最盛,六月游山避暑者较多,九月则称小香会,香客略少。这三个日子的前三天,大批香客上岛,候船时间可能长一点,房价也可能略高。

一般游客,如果想观览佛事盛况,可专门选择这几个日子,如果怕人多拥挤,可以避开这几个时间上普陀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689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