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中的香港老字号美食
千年吃一回,难得来一次香港,怎么可以不试试香港的老字号美食尝尝香港地道小吃,一饱口福呢?香港的老字号餐饮名店享誉中外,都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沉淀,绝对经得起你对食物挑剔的要求!
1. 生记粥品专家
食家蔡澜曾称赞“生记是我最喜欢食家蔡澜曾称赞“生记是我最喜欢的粥店,它的粥是全香港最好吃的粥”。亲自坐下尝尝,方能体会蔡生完全没有过誉。用上猪骨瘦肉瑶柱煲足四个小时的汤底,加上泰国香米和腐竹煲上三个小时,煲出绵润香甜的粥底,再自选配搭各种新鲜粥料,现点现滚,四十年老店的功力在小小一碗粥上尽显无疑。
推荐:极力推荐肉丸滑牛鱼鳔生鱼片粥,有生记自家制作的猪肉丸, 还有每天限量供应的鱼鳔,口感丰富,鲜甜无比,连蔡澜也赞不绝口。
交通:生记在上环毕街,地方不好找,是开在巷里的老店。搭港铁在上环站A2出口,转右步行约5分钟。
2.镛记
四十年代以一个烧味档开业,六十多年屹立不倒。酒家多番被中外食评称誉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食府。驰名粤港的烧鹅被称为“飞天烧鹅”,更被列为香港十大手信之一。炭炉烧鹅丰肥美,皮薄而脆,色如红枣,入口甘香而不腻。
镛记还有道只限秋冬供应的生炒糯米饭,名副其实的生炒,从生糯米饭到炒熟成饭,要花费30分钟以上,考足师傅功夫。
推荐:到镛记吃饭,除了烧鹅是必点之外,溏心皮蛋酸姜、太子捞面也是会吃的人的必点菜式。
参考价格:250港币/人
交通:店铺在中环威灵顿街,搭港铁在中环站D2出口出,沿德己立街步行三分钟左右即到。
3.陆羽茶室
是一家洋溢着古典风情的老字号茶餐厅,无论是传统点心的制作,还是店面装饰,都突出了传统典雅的特色。茶室共有三层,在这里可
以品尝到在其他餐厅很难吃到的`特色点心,都是几十年的老味道。
陆羽茶室一直保持着香港老餐厅的风貌,从墙上苍劲的书法,天花板上的古董吊扇到仍穿着白衫黑装,拎着热水壶到处为客人添茶水的老堂倌,无不散发出清淡的传统气息。
由于名气越来越大,也许品质渐渐的不同往日,但是好评依然如云,还是值得推荐的。
推荐:火鸭三筒、扬州煎虾饼、鲜荷糯鸡卷、虾饺、粉果、普洱茶
参考价格:40-100港币/人
4.兰芳园
是香港老字号的茶餐厅,这家乍看下午不太起眼的小店,却凭着美味的丝袜奶茶闻名全港,几十年来长盛不衰。
被誉为香港第一好吃的茶餐厅,铺面虽然简陋,食物水准却是超一流。也难怪很多美食家都放下狠话,“没吃过兰芳园,就不算吃过香港茶餐厅。”
推荐:醇厚好味的丝袜奶茶、冰凉舒畅的咸柠七、鲜嫩多汁的猪扒包、创意满满的葱油鸡扒捞丁(捞出前一丁面)、“酱”心独到的西多士几乎所有的菜式,都是老牌港式茶餐厅兰芳园的招牌菜。
参考价格:40港币/人
交通:港岛线中环站D2出口,过皇后大道中,步行至阁麟街再右转至结至街。
5.南丫岛—天虹海鲜酒家
这家海鲜店曾多次获得香港美食大赏,在这条区区小街一连开了三家店面,周润发、容祖儿、任贤齐、舒淇、吴建豪等都曾来此大快朵颐。
推荐:牛油龙虾鲜美无比,许多游客专程到访只为一尝。蒜蓉粉丝蒸带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菜式。
交通:于香港地铁站出口步行到中环4号码头,乘船到南丫岛索*湾,步行到第一街即可找到。
6.西苑酒家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实行无味精烹调的西苑酒家,主推传统古法烹饪粤菜。这里的蟹肉炒新竹米粉属于必吃之选,顾客点单后,服务员会推出餐车,把红蟹肉、鲜虾、金华火腿丝等材料端在顾客面前,放在砂锅中现炒,米粉炒的丝丝分明,干身爽口。
推荐:“从那早成经典的皮软质松,汁鲜酱浓的蜜汁叉烧包,到那每桌必点的‘大哥大叉烧’,及至那高贵的用上螺肉、蜜瓜、鸡脚等等材料熬成的爵士汤,叫顾客如我一路吃喝,心存感激”
营业时间:周一-周五1100-24:00
周六周日10:00-24:00
交通:西苑酒家位于铜锣湾恩平道,坐港铁到铜锣湾站F出口处,延恩平道走三分钟即到。
7.池记
店里驰名的馄饨面,馄饨包法传统正宗,一口一个,从面条、汤底到馄饨馅料,都搭配得一丝不苟,试过就知道客似云来的池记绝非浪得虚名。
推荐:每天限量供应的游水海虾馄饨是该店招牌菜,深受顾客欢迎,一般在中午就已售罄。所以想要一饱口福,可要早点到访。
推荐:云吞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还有牛腩捞面和黑椒猪扒饭也是很不错地。
参考价格:40港币/人
交通:池记位于铜锣湾波斯富街,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沿罗素街右转,步行大约3分钟。
8.恭和堂龟苓膏
恭和堂创立于1904年,是香港老字号的中药饮品店,以龟苓膏闻名全港。
恭和堂的龟苓膏采用的是清朝宫廷的养生方,提炼龟苓膏使用的都是名贵的药材,包括5-10年的陈年药制龟板、土茯苓、川忍草、甘草等。据说对治疗皮肤病、调理肠胃、养颜美肤都有奇效。
除了龟苓膏,这里还有很多对身体有益的茶,不妨试试。
推荐:龟苓膏
参考价格:39港币
交通:港岛线铜锣湾站A出口,朝波斯富街方向前行,约10分钟到。
9.许留山
最好的是各种外卖,即各种先做的杯装芒果捞爽(因为买两杯就有很诱人的促销价),但有的东西必须要单吃才有。这里推荐一款“燕窝布甸”可不要被它的名字诱惑了,其实是这是一款地道的芒果甜品。端上来一个白色船形瓷碟,中间一盘大大的、夹着果粒的芒果布甸,上面盖着一个椰子冰激凌球,球顶撒上一勺燕窝,然后碟子一头还放着一个芒果冰激淋球,周围再布置上几块鲜芒果肉,所以一道甜品能吃到芒果的三种制作,再加上醇美的椰香和滑爽的燕窝,让人回味无穷。
推荐:芒果西米捞(一切跟芒果有关的)、燕窝布甸、雪蛤膏
参考价格:40港币 /人
交通:铜锣湾地铁站A出口,忘湾仔方向行十分钟。
注意事项:常有身份证号码优惠,列如身份证有3个5字。星期五到许留山6折。
10.明阁
曾获香港旅游发展局“美食之最大赏”至高荣誉金奖,又被世界顶级餐饮指南《米其林指南》评选为一级食肆的明阁,闹中取静,坐落于旺角,是区内少有的高尚食府。行政总厨拥有三十多年的如厨经验,经他烹调的菜式,无论卖相和味道都有品质保证。
推荐:“鲍鱼片有味出味,伊面条无味吸味”的鲜鲍片炆伊面,名厨食家Jacky余健志都极力推荐。
交通:位于旺角上海街朗豪酒店6楼,港铁旺角站C3站出口,经朗豪坊商场步行三分钟即可。
11.刘森记面家
蔡澜曾说:“刘森记自家打的面条根根分明,粗细适中且充满弹性。”创于1956年的刘森记面家多年来坚持使用自家制作的竹升面,每天打面4个小时,如此精心制作的面条怎么能不好吃呢?
推荐:虾子捞面是必点项目。姜葱鹅肠牛柏叶是经过蔡生品尝推介的,入口爽脆,特别有口感。
交通:位于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从港铁红磡站D1出口出。沿天桥步行2分钟至地面即到。
12.满记甜品
在一本杂志中读到,说是香港最有代表的甜品还有一家是满记,想当是好,而且卖的东西与许留山很不一样,店里的味道更是不一样。许留山是那种老式的小店,而满记却一改传统甜品店简陋的装修,搞起了西式现代风格。也正因此,从西贡起家的满记成为全港知名的小店,到处都是连锁。
推荐:杨枝甘露、榴莲糯米糍、芒果班戟
参考价格:40港币/人
交通:荃湾线旺角站C3出口,九龙旺角亚紫老街朗豪坊10楼。
11.糖朝
糖朝布置不单富丽堂皇,再加上以其传统手法所做的糖水亦非常考究,材料方面,利用原材料本身特有的甜味为主角,而冰糖、蔗糖则是调和的配角,确保多吃亦不妨,例如:杏仁露、核桃露、豆腐花等等。亦对健康、养颜等功效更佳,老幼咸宜。因此糖朝的出现,带领了吃糖水的潮流,带动了人们吃糖水的习惯和真正享受到甜品的乐趣。
推荐:若要选择最传统、最经典的甜品,那么非原木桶豆腐花莫属了,另外杏仁露、核桃露也相当不错。
参考价格:80港币/人
交通:荃湾线尖沙咀站A1出口沿海防道往广东道方向,步行约15分钟。
1、港式奶茶俗称为“丝袜奶茶”,是香港的特色饮品。 “丝袜奶茶”,就是把煮好的红茶用所谓的“丝袜”过滤,作用除了滤走茶渣以外,也使红茶更香滑,然后再加入淡奶和糖。一杯好的奶茶,除了配料的比例要得宜,还得靠师傅的“撞茶”功夫,该项技艺已被加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
2、肠粉是一种用米浆做出来的小吃点心,肠粉虽然是小吃,但在香港的酒楼、大排档、茶餐厅等大小店铺均有售卖,在香港很常见。米浆在蒸笼上蒸成一张张的薄皮,然后分别铺上各种馅料,如牛肉碎、鱼片、鲜虾等,蒸好后的肠粉香软皮薄,馅料鲜香,卷成长条再切段,洒上虾米和葱花等配料,让人直流口水。
3、牛腩是香港人爱吃的牛肉部位,所以大小粉面店都具备牛腩菜品。牛腩粉的主要食材就是牛腩和米粉,再依据各家粉面店的秘制方法添加配料,这款平价美食看似平淡,但各家各法,有的汤底清甜不腻,有的牛腩爽口软糯,适合每家粉面店都品尝一番。
4、虾饺的起源地,有人指出是来自广东顺德,广东人在中午之前不太爱吃油腻的东西,虾饺刚好比较清淡。随着香港新式点心的不断变化,虾饺逐渐以崭新的食材搭配出惊喜,其传统馅料主要有虾,搭配少量冬笋及猪肉,以皮薄肉多、饺身半月型、色泽白里透红者为佳。
5、云吞面,还叫做馄饨面(福建又称扁食面),是一种在香港的代表面食。香港的云吞面,无论是云吞、还是面,都与北方的馄饨有很大区别。香港云吞面的传统馅料比例是七分鲜虾三分肉,面条采用的是富有弹性又有嚼劲的全蛋面,现在还有部分店家保留传统的制面方法制作手打竹升面。
6、烧鹅是烧味的一种,一般制作方法是把涂满调味料的鹅挂进特制的炭炉里,用木炭高温烧烤,通常配酸梅酱食用。炭炉烧鹅皮脆有光泽,肉汁多又不带腥味,入口甘香而不腻。香港以烧鹅驰名的店铺多在中环镛记及新界深井一带,有些餐厅还可以买到烧鹅伴手礼,让你把美味的烧鹅带上回家品尝!
7、煎酿三宝是香港常见的一种传统街头小吃。虽然名字为“三宝”,但种类却没有三样那么少,从一堆煎酿食物里挑选三件,茄子、青椒和豆腐很受欢迎。 “煎酿三宝”是将新鲜打出来的的鲮鱼肉,酿在茄子、青椒、油豆腐等不同食材上,在铁板上煎香后,淋上酱油或者辣椒油,还可以用竹签串着吃,是香港街头美味的传承美食。
8、“碗仔”在香港是小碗的意思,碗仔翅则是指小碗的“鱼翅”汤羹,不过“鱼翅”是用粉丝代替,使其成为了香港的平价小吃。碗仔翅的主要材料是粉丝和上汤,用淀粉将其煮至粘稠后加入酱油改变颜色,还会加入其他菜品使汤羹口感更加丰富,最后根据各家口味添加调味料,便成为了一碗香气扑鼻的仿鱼翅羹,是绝不亚于真品的美味。
9、车仔面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车仔”就是小木头车的意思,过去香港有不少小贩推着载有面条及配料的木头车流动经营,因而得名。车仔面的特色是容许食客们自己选择面条、汤底及配料,在油面、全蛋面、泡面、拉面或乌龙面,以及其他河粉米粉等中选择,根据您的喜好随意搭配!
10、鸡蛋仔是一种香港街头小吃,许多街头小店的必备,特点是一面内部呈中空,口感酥脆,另一面则呈现出蛋糕的柔软口感,并散发蛋香。有些店铺还会采用传统技艺制作,用铁模子在火炉上烘,烤出一个个金黄色外脆内软的小球形蛋糕,并有多种口味可选,如巧克力、草莓、椰丝等选择。
11、香港人钟情于在下午茶时刻来一个蛋挞配一杯奶茶。港式蛋挞源自英式甜点custard tart,但香港的制作方法与其不同,并且分为牛油饼皮蛋挞和酥皮蛋挞两种。牛油饼皮与西点的馅饼相近,口感偏硬一些;酥皮则较为松脆,所以酥皮蛋挞的馅料量较牛油蛋挞少一些,两种口味都深受大众喜爱,是香港的地道小吃。
12、双皮奶是香港常见的甜品,源于中国广东顺德,相传是在顺德的大良于1850年代发明,在香港有许多甜品店因双皮奶而驰名。 “双皮奶”是指奶在煮的过程中会制出的两层奶皮,上层奶皮甘甜,下层奶皮香嫩,吃起来入口顺滑,香气扑鼻,这种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13、菠萝油是由香港特色食品菠萝包演变而来,菠萝包是由于早年香港人认为面包味道单一,于是在面包上添加了一层由鸡蛋、砂糖、面粉及猪油等材料制成的酥皮,令味道和口感更丰富。菠萝油则是将刚出炉热腾腾的菠萝包横切开,夹上一片冰凉的牛油,由此便成为了香港特色小吃。
14、避风塘炒蟹属于粤菜系,是香港十大经典名菜之一,所以这道菜在香港的粤菜馆很常见。香港历史比较悠久的“避风塘”是铜锣湾避风塘,近年来避风塘的面积虽然正在逐步减小,但是“避风塘风味”的美食却流传至今,甚至飘洋过海传向各地,避风塘炒蟹正是这种来自水乡渔村的美味代表,炒好的蟹鲜香开胃,滋味浓郁,值得细细品味。
15、港式饮品——杨枝甘露,起源于一家1980年代香港的粤菜餐厅。杨枝甘露是香港特有的消暑甜品之一,相传以往的制作方法是将冰糖水、奶油奶、西米露与芒果粒和西柚肉等食材结合而成,口感滑润又清甜爽口,因其加有芒果和西柚肉,使得整个饮品都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加上冰凉的口感,夏季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