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古迹名胜」叶茂台辽墓群

山崩地裂的意思2023-04-10  26

法库县城西南50公里叶茂台镇叶茂台村西北山岗南面坡地上,有一辽墓群,它是辽朝北府宰相萧义家族的墓地。

1952年春,在这里发现一座用石条垒砌的八角形壁画墓。1973-1981年连续发现墓葬二十座。这些墓葬分三个区:东墓区有八角石室壁画墓,15号墓、21号墓、22号墓,计五座墓;西墓区有5号墓、6号墓、16号墓(萧义墓),计三座墓;中墓区有1-4号墓、8-14号墓、17-20号墓,计15座墓。

这些墓都是起券的墓室,有单室的、多室的:有用青砖或条石垒砌的;也有少数用块石垒砌的。墓中出土许多罕见的文物,非常珍贵,是我国辽代考古史上十分重要的发现。

1974年5月上旬在这个山上发现第7号辽墓。这是一座辽代早期贵族墓葬,也是东北地区珍贵文物较多的墓葬。墓为砖筑,有主室、东西耳室和前室、甬道,均为圆券顶。在主室正中,停放一口雕刻精美的石棺,并涂有彩色。石棺盖上有一装衣服的包裹和梳妆用的瓜楞式漆奁盒。石棺外罩本制的房形廓罩,称为“棺床小帐”。棺床小帐为起脊式的屋顶,正脊两端有龙头鸱吻,帐檐张挂帷幔。檐下四壁,前壁中间有门,左右有窗,下有台基和栏杆。台基前有一石供桌,桌上摆满了碗、盘、罐,内盛供品。右边前角有一木桌,桌上有玉石杯和注壶等;桌下亦有一注壶,注壶内盛有褐色液体。注壶上口和壶嘴用木塞堵着,并用腊封严;左边有一木制小型太师椅,椅上放一木制大漆盆,盆上置一棋盘,棋盘上摆着棋子,这是罕见的“双陆棋”。在东、西耳室里,东耳室放着生活用品:盘、碗、镶银扣的大漆盆,雕花精美的牡丹花纹瓷瓶;西耳室有马具:金马鞍桥、铁马、嵌水晶石辔头及马鞍等。

在石棺内,停放一具女尸。头戴绣花高耳棉帽,上身穿花棉祆,下身穿裙、裤,手着分指手套,脚登软靴,盖着刻丝海水江牙金龙探爪纹袷被。从被上的纹饰和衣着上看,墓主人地位很高,并应有一定的封号。墓中的绘画极为突出。墓内有壁画四处,一在主室门外东侧,画四人;另一在主室门外西侧,亦画四人;第三处在左耳室门外北侧,为女侍;第四处在右耳室门外南侧,是男侍。在棺床小帐内,东、西两壁上悬挂两幅绢轴画。东侧挂“深山棋会图”,绘有山水、树木、楼阁人物等;西侧挂“郊原野趣图”,绘有竹丛、麻雀、小兔等。这两幅画,因墓中年久潮湿,均脱落在石棺前后底檐上。原装表的天地和拖纸都已腐烂,只有绢地画心完好无损。画面上笔道清晰,颜色鲜艳。墓中的其他绢织品都已腐烂、僵硬,唯独这两个画心柔软可展可折,实属罕见,也是一件奇事。因此在省内外引起极大的轰动。国家文物局派罗哲文带领一行七人的专家小组协助清理。辽宁省文化厅、省文物处负责人带领省博物馆考古队的专家、学者数十人,铁岭地区文化局主要领导携同铁岭艺术馆考古组同志和法库县委宣传部、文化局、文化馆部分同志云集叶茂台,还有省电影学习班部分同志,省摄影协会部分摄影家,辽宁大学 历史 系考古专业师生数十人,鲁迅美术学院两名老师,沈阳医学院两名老师,也先后来到叶茂台。除此之外,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各市县文物界、美术界也派人来到叶茂台。临近村屯群众结队前来,要求参观。一时叶茂台村热闹非凡,大客车、面包车、吉普车、小轿车到处都是,街里、山上人山人海。

为了保证发掘和清理工作顺利进行,自开始起就组成了省、市、县三级考古领导小组。下设考古发掘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供应组。领导小组决定:每天上午和夜间进行清理,下午接待群众参观。考古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工作,两部十六毫米电影拍摄机同时拍摄黑白、彩色影片。县公安局干警和当地民兵,组织群众有秩序地参观。发掘、清理工作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五月下旬,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上述两幅绢画,经包装后,连夜运往省城。省委指示:翌日运往北京。请北京故宫博物院对这两幅画进行装裱。数月后,装裱完成,在北京召开了在京的专家评画会。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对这两幅画给予极高的评价。特别是这两幅绢画在地下埋藏近千年,出土后画心仍保存完好,确实难能可贵。1975年12期《文物》发表了有关这座墓的各种出土文物及两幅画的学术文章后,引起了国际学者相当大的兴趣。美国学者乘中美建交前后之机,要求来华,欣赏此画。1983年3月份在美国克利弗兰博物馆和纳尔逊博物馆联合召开中国绘画国际学术研究会,邀请了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学者共计四百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杨仁恺先生应邀赴美,并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叶茂台辽墓出土古画考》论文,引起与会学者极大兴趣。会后国内外学者都纷纷来信索要资料。杨仁恺又写了一本专著,书名为《叶旋台辽墓出土古画考》,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于国内外。从此叶茂台辽墓闻名于世界。

在这座山上,还发现一座辽代北府宰相萧义的墓葬。因早期被盗,文物已空。墓室中只有石棺一具,还有一方墓志及壁画。壁画绘有“出行图”、“归来图”及武士等。墓志记载着萧义的生平。叶茂台辽墓群的发掘是我国考古事业上的重大发现,为考证辽代 历史 ,研究辽代经济、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増添了光彩。

作者:温丽和 郭耀武

考古方面近年在内蒙和东北地区出土了不少的辽代墓葬,并且在金国初建都的阿城(今黑龙江阿城县)“石人山”,也有金代王公贵族墓出土。辽代帝陵在今内蒙巴林右旗白塔子兴安岭群山中,葬有辽圣宗、兴宗、道宗、天祚帝等,只是属于帝王陵墓和陵前石雕像未见有所报道。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多伦县铁公泡子村小王力沟发现了辽代墓葬,不远处还发现有辽代牙帐城(即管理某一地区的行政中心)遗址。墓地整体朝向东南,左、右、后三方被山环绕,呈“椅子”型,山下平原丘陵交错,吐力根河也于墓的远处依稀可见。

该墓葬墓道两侧是用灰砖砌成的墙,周围土质有明显的回填迹象,上层有黄土夯层,再上层有石块砌筑,最上层为黄沙覆盖。墓门上覆有彩绘,色彩艳丽。墓室为砖砌墓,平面呈圆形,穹庐式顶。考古人员在墓室中央清理出一方墓盒,墓盒表面有阴刻篆体“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九个字。以此为依据,根据现有史料及近年考古资料,从契丹族与奚族、耶律姓与萧姓的关系对小王力沟辽墓墓主人的身份进行推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680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