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这是丝绸之路的提出者李希霍芬的观点。
1870年,李希霍芬来到河南,考察了洛阳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等,而后在《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从洛阳到撒马尔罕有一条古老的商路,并将其称为“丝绸之路”。
1877年,李希霍芬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第一卷中说:“河南府(洛阳)通往中亚,并向西延伸至罗马的商路,在罗马帝国时代已经形成,中国的丝绸沿着这条商路到达罗马,因此可以称为丝绸之路。”
这里,李希霍芬正式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词,同时提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然而,关于其内涵,后世学者产生了不同意见。
在1936年李希霍芬的学生斯文·赫定出版《丝绸之路》一书并广泛传播后,起点之争便拉开了帷幕。虽然该书仍沿用李希霍芬的观点把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但不久便有学者认为,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已经与西域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了一条路上通道,因此丝绸之路的起点应该是西汉的都城长安(今西安)。这一观点逐渐得到了国内群众的认同,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观点。
丝绸之路最初东以长安为起点,沿渭水西行,过了黄土高原,通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由敦煌西行则分成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沿今塔里木盆地南沿、昆仑山北麓,经古楼兰、且末、民丰、于田、和田、墨玉、皮山、叶城、莎车,到达喀什;北路出玉门关,沿塔里木盆地北沿、天山南麓,经过吐鲁番、库尔勒、拜城、阿克苏、巴楚到达喀什。
南北两路在喀什会合后,继续往西,登上帕米尔高原,这是最难走的一段路。然后经过阿富汗、伊朗和中亚诸国,再过地中海,最后到达丝绸之路的终点,这就是大秦的首都罗马城和威尼斯。
后来,又开辟了一条北新道,从敦煌经哈密,沿着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前进,渡伊犁河西行至古罗马帝国。
1.丝绸之路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开辟的一条道路,它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但具体在长安哪里现在还不得而知,汉唐时的长安城,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就是从长安开始的。
2.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3.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 汉武帝派 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首都 长安(今 西安)为起点,经 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4.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5.1877年, 德国地质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和中亚、中国和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6.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7.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