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西山烈士陵园


瑞安烈士陵园,位于瑞安市安阳镇西山,隶属瑞安市民政局。

瑞安革命历史悠久。早在1925年就有党的活动,1926年11月建立了中共瑞安特别支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瑞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烈士479人,其中县委书记以上的负责人有10人。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初,占地7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仅有墓、纪念碑和陈列馆。1982年扩建,增加两座骨灰塔、一座管理办公房和围墙等,占地面积扩大到1700平方米。1991年进行重建,占地1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分别比原陵园扩大了6.5倍和20倍,总造价280万元,其中群众集资达166万元,1993年11月26日竣工。它的建成充分体现党和人民政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使我们有了缅怀先烈业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总体设计具有古典庭园风格,既庄严肃穆又典雅秀美。

重建后的烈士陵园主体建筑有:梯形烈士墓,计有120个墓穴,现安放着96位烈士忠骨。墓的靠山墙刻有毛泽东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墙垛为长城状,表明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社会主义江山代代相传。烈士纪念碑,高14.5米,用花岗岩垒砌,耸立在陵园正中,碑体上刻着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题写的“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碑底由混凝土雕塑的浪花衬托,表示祖国建设如惊涛骇浪滚滚向前。。北首建有烈士碑廊,用黑色花岗岩石镌刻着碑记和英烈名单。东侧是陈列馆,展出瑞安人民革命史。馆展内容分四个革命时期,展出革命先烈有关领导人活动图片、历史文物、史料、烈士遗物等。其中,有大革命时期温州地区的学运先驱蔡雄烈士、瑞安建党领导人林去病烈士、浙江省委常委郑馨烈士、重建瑞安党组织的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烈士及原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原瑞安县委书记程美兴等领导人的照片与有关革命活动的事迹,体现了瑞安党和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反映了军民同生死、共患难、团结战斗的崇高品德和英勇奋战的革命风貌。附属建筑有:嵌有花鸟走兽的围墙,风姿各异的风景亭、假山和管理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1982年瑞安烈士陵园被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被列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评为瑞安市文明单位,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我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您好,您问的东山岭发财门官门在哪里?东山岭发财门官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西山镇东山村,是一座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官门。它位于西山镇东山村,距离温州市瑞安市中心约20公里,距离温州市机场约50公里,距离温州市火车站约30公里。东山岭发财门官门是一座古老的官门,建于明代,历经500多年的风雨,仍然完好无损,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岭发财门官门拥有完整的宗教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发财门,发财门是东山岭发财门官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宗教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建筑。发财门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宫殿式建筑,建筑外观精美,屋顶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宝塔,宝塔上的铜钟声音悠扬,令人耳目一新。发财门内部有一座大殿,殿内摆放着一座金色的佛像,另外还有一座铜钟,铜钟上刻有“发财门”四个大字,以及一些佛经文字,令人叹为观止。

瑞安的地名,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瑞安地名有的与瑞安历史人物有关,有的与瑞安历史事件有关,有的地名含方位词,有的含形容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如果按取名缘由加以分门别类的探究,从中不但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还会享受到一定的乐趣。这里先谈谈与瑞安历史人物有关联的部分地名。

陶山《词源》“陶”字条下有《陶山》与《陶弘景》两目。“陶山:山名。在浙江瑞安县西。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曾居此,因名。道书以此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南朝时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字通明。初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今镇江西南)句曲山(即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佐萧衍夺齐帝位,建梁王朝,时谓山中宰相。著《真灵位业图》、《真诰》等道教经籍。晚年受佛教五大戒,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曾遍历名山,寻访药草,著《本草经注》、《肘后百一方》等。谥贞白先生。

从以上内容看,陶山因名人陶弘景曾居此,以他的姓名山,后又以山名地,有陶山区、陶山镇等。当地还留有部分纪念他的祠宇和民间传说。陶山镇大坟村有一自然村名“药齐”,传说陶弘景曾于此采集草药,配备齐全,故名。此外,陶山福泉山顶有片平地名“种玉畦”,传说是陶弘景曾在此修炼,并种白谷,故名。吴鹏《种玉畦》诗云“陶公仙去玉畦空,剩有白云护垄东”。

紫霞山(即今市区西山,又名西岘山、秀砚山、鳌山)。梁朝道士马湘曾居此炼丹,山上旧有炼丹台和观潮、鳌山两阁,山麓有二十八井。传说因山上常有紫色云霞覆盖,故名。今康乐街(瑞安剧院一带),古名“紫霞坊”,也是因山名街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倭寇由闽北犯县境,瑞安守备刘隆曾督兵西山,题名于原石刻“紫霞山”三字下,今题名已剥蚀。

周正议巷(即今所坦街其中一段街)。北宋周泳从祖居地湖岭迁居瑞安县城慕贤坊。周泳于皇佑五年(1053)进士、官正议大夫,故名。其子周行己,元佑六年(1091)进士、官太学博士、温州教授(府学官员)、齐州教授,为“温州元丰九先生”、“瑞安元丰四先生”之一,晚年曾在温州城内筑浮沚书院、教授生徒,传播中原文化,对南宋永嘉事功学派诸儒影响较大。周行已中进士时,京师贵族争欲以女妻之,但他因母亲有意,毅然辞婚回里娶姨母盲女为妻,受到时人赞誉。慕贤坊的名字疑为明清时取,慕周行已之贤。

花园村(今属陶山镇)。清嘉庆《瑞安县志》载,村多张姓,自唐开元以来,也有冠冕;自宋元丰至开禧,第科目者13人。其中张声道(1150—1220),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官莆田知府,精医学。为皇族一郡王的驸马,奉诏建御凤楼为郡王公主回瑞探亲时居住。楼边并建花园、围域垣,今残存遗迹依稀可辨。后城垣内为居民聚落,以园名村。

探花楼(即今瑞安中学新校舍内)。清乾隆间瑞安桐田里(今属碧山镇)学子孙希旦和另一位瑞安学子林露,少年时曾在县城西门外陶尖读书。后来,孙希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殿试第三名及第。第三名进士又称“探花”,所以当地群众称其读书楼为“探花楼”。林露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进士,是希旦的妹夫。探花楼在瑞安北郊以愚溪为中心的风景区一带,历来为瑞城文人学士春秋郊游的雅集处。瑞安中学建新校舍时,遗址还在校园内,便按原貌重建,以激励学子上进。

大隐庐、师姑娘巷(分别为今市区虹桥路南段和城心巷)。大隐庐原为明末清初瑞安人林增志(1593—1667)的住宅。林增志于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崇祯死后,清兵入关,林增志到南京与史可法佐南明福王共图抗清。后又随南明唐王移宋延平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唐王死后,林增志归里,被入瑞的清兵所执,不屈下狱,受酷刑,得邑人王履昌疏通狱卒逃遁。清顺治间朝廷征召他为官,以僧服应召,得放还,归隐故里9年,其间辗转密印、雪窦诸寺。后来,民间嘉其节操,名其故居为“大隐庐”,以庐名街。林增志下狱后,传说其婢惠莲仍留主家每日为其送饭、送药不辍。后亦出家为尼,民间以其庵名巷,称“师姑娘巷”,庵边有井俗名“师姑娘井”,遗址尚存。

鹿木乡。 明朝崇祯死后,南京国子监贡生、“复社”骨干邹元椒(1615—1696),江西吉水人,后迁居南京。先隐居金华山洞中,为躲避清廷征召又于顺治九年(1652)辗转来到瑞安五云山麓胡岙(疑为今鹿木乡河岙村,《瑞安地名志》作岙底村,待考)耕隐,创草堂名“鹿木居”,取“与麂鹿为伴,与树木为伍”之意。清廷多次征召不赴,曾徒步赴北京祭拜明帝陵墓。后民间以其居草堂名村,又以名乡。

君子石、玉海楼、花信楼 这3个地名中虽没有直接包含瑞安历史人物的名字,但与人物关联甚为密切。

君子石在市区与塘下镇之间的员当 山上。北宋“温州皇佑三先生”之一的林石(当时著名的《春秋》研究者)在塘岙(在今塘下镇小南山西面塘岙底)办塘岙书塾,教徒学习《春秋》,并奉养老母。常率生徒来到 员当 山巅一群巨石中赏景讲学。这群巨石中有一巨石直立,旁边数巨石环拱。后人为纪念这位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学者,取名“君子石”。

玉海楼是孙氏父子参照南朝齐张融著的《玉海》(已佚):“概以玉比德,海崇上善”和南守王应麟200卷的类书《玉海》:“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翰,”用两本书的书名来命名他的藏书楼名。

花信楼在市区柏树巷,为清末民国初学者洪炳文治学之所,因洪家有棵树,取“二十四番花信风”名楼。

瑞安府、瑞安门 瑞安府的建制时间是南宋咸淳元年(1265)至元至元十三年(1278),它的辖区大大超过宋元时的瑞安县、州。辖当时的永嘉、瑞安、平阳、乐清4县。府衙门不在瑞安,而在永嘉县城(今鹿城)。瑞安府实际就是以后的温州府。取名瑞安府的原因是南宋度宗赵 立皇太子前先封永嘉郡王,当了皇帝后,把他的“潜邸”由州升为府。瑞安当时属温州,由于“瑞安”这个名字吉祥,比永嘉还好听,便以瑞安名府。“瑞安门”并不是瑞安县城的城门,而是温州城的大南门。大南门是俗称,瑞安门是正式名称。因为瑞安是温州的南面,大南门正朝着瑞安,故名。瑞安门和瑞安府,往往被别人误认为是在瑞安,其实这是瑞安境外的两个特殊的地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585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