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关清真大寺位于龙尾山麓、九曲黄河之滨,相传始建于明代,史载重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雍正初、民国初又重修扩建,形成一组气势恢弘的中国宫殿式建筑群,屹立在袖川门内西关街中,清真寺占地七点五亩,由牌楼式寺门、蓝琉璃瓦照壁、二门、月牙桥、四层六檐木结构唤醒楼、可容纳千人礼拜的歇山顶礼拜大殿以及穿廊、三眼泉等组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飞檐高跷,雕梁画柱,掩映在古槐翠荫之间。解放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幸在文革期间被强行拆毁。一九八三年,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为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会同省、市政府有关领导决定在原址重建西关清真大寺。经国家拨款、群众捐资后,于一九八六年重建西关清真大寺,先完成圆形礼拜大殿一期工程,于一九九零年投入使用。一九九六年开始进行唤醒楼、配楼、地下停车场第二期附属设施的建设,但因工程质量及资金问题中途停工。二零零零年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修建委员会,为加强二期工程的绩建力度,广募资金,集腋成裘,於二零零一年复工。修建委员会会同工程技术专家,对已建二期工程经技术鉴定后,采取整改及加固等措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理,于二零零二年秋完成二期工程。重建的西关清真大寺,西面是主体建筑-圆形礼拜大殿,高三十七米,内设四层,外观球形穹顶配以圆拱形立柱,装饰不锈钢大玻璃窗,富丽堂皇。南北两面围以三层配楼。东面是清真寺拱形雕花大门,大门南北两侧是五十六米高的球形穹顶唤醒楼,高耸入云,与礼拜大殿遥相呼应,与三层配楼融为一体。整体建筑极具伊斯兰特色,造型新颖独特,庄重素雅,在国内清真寺中独具一格。并再次屹立于丝路明珠—兰州,成为金城的一大景观。南关清真大寺。南关清真大寺位于兰州市繁华市区南关什字南侧的酒泉路中段西侧,原南城门与拱兰门之间,故又称拱南门清真大寺或南稍门大寺。兰州南关清真大寺,据有关地方史料和原寺珍藏石碑记载,南关大寺是明清以来兰州最著名的六大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现在的清真寺,建国以来,兰州的清真寺经历了好多曲折的道路。随着兰州管辖范围的扩大,1958年时兰州的清真寺多大34座,拱北有14座。1959年的所谓民主改革,兰州仅保留4座清真寺,其他寺该做他用。1962年随着政策的调整,兰州市批准开放清真寺14座,未经批准开放的10座。特别强调的是10年浩劫,清真寺遭到空前的浩劫。除个别县区保留清真寺移作它用外,兰州的清真寺基本上被拆毁。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落实政策,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和教众的集资募捐,各县区的清真寺以各具风格陆续建成。截止现在经过批准开放的清真寺有80多座,门宦、拱北有十几处,清真寺城关区最多,以此为七里河区、红古区(18座)、永登县、榆中县、西固(1座)和安宁区(1座),门宦的拱北主要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这些清真寺的建筑应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的因素,规模有大有小,其建筑风格也各具特色。以下是本人所见清真寺的建筑风格:1、水上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以船的造型独树一帜(其位置在黄河北中山铁桥西侧);2、西关清真寺为阿拉伯风格的圆形建筑(是兰州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前接待国外穆斯林的窗口。(其位置在西关十字正中央);3、和平台清真寺为阿拉伯建筑风格(其位置在黄河北小西湖立交桥);4、西固清真寺中国古典建筑和阿拉伯建筑相结合;(其位置在西固区清真巷);5、红古区清真寺除窑街下寺(2009年建成)为阿拉伯建筑风格外,其余都为中国古典建筑,海石湾清真北寺因满足不了需求,正在异地重建。红古区伊斯兰教协会在窑街清真上寺。6、永登西关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风格。河桥镇马莲滩清真寺是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其位置在西关);兰州现今的清真寺基本上是以寺养寺,已步入正轨,到处可见清真寺,他为五彩缤纷的城市、乡村增添了古色古香的伊斯兰特色。tid=73724&extra=&ordertype=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5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