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中的“江南”指的是苏州。
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狭义的地理江南多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附近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上海等地。
广义江南范围还包括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浙江金华、丽水、舟山、台州、衢州、温州;安徽南部黄山、芜湖、宣城、马鞍山、池州、铜陵,江西东北部上饶、婺源、景德镇等。
从元代开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词还有被用于行政区划,但其划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而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的江南路、唐代的江南道,清代的苏州则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区域。
扩展资料:
根据记载,有一回乾隆下江南,他途径一条街巷,遇见一位老人家正在卖鸡蛋。于是,他便开口问价钱,那位老人回答说五文钱一个。
这时,乾隆开始不高兴了,心下气就来了,内务府向宫里报的价格可是十两银子一个,可这里竟然低价至此。
聪明如乾隆,在这一瞬间便知晓其间的缘由所在,于是,他便召集负责内务府的大臣,让他向自己禀报此事。
可是,大臣嘴里说出各式各样的借口来搪塞他,而且,他还说民间的鸡蛋跟宫里的鸡蛋是不一样的。鸡蛋要想进入宫中,可得经过层层把关和审核。
宫里的鸡蛋,不仅要追溯到生产鸡蛋的母鸡,就连母鸡所吃的东西也有讲究,所以自然就要贵上许多。
但是,不管他们如何说,乾隆的心里都跟明镜似的,知晓是他们贪污,他当时嘴上不说,可后来还是找了借口将他罢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
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
乾隆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
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乾隆帝的祖父康熙帝在位期间也曾六次巡视江南。
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帝弘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大致有四点:
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
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
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
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扩展资料:
乾隆在南巡中,一面体察民情,一面思考治水方略。第一次(1751年)经过高邮时,他看到“堤岸高于屋,民居疑地窨”。
感叹到“嗟我水乡民,生计惟罟霖”。经过车逻坝时,见到车逻坝泄水尤盛,想到淮水归江,要增加东西湾入江口门,开挖太平河。
第二次南巡时他谋划抽薪之计,就是要预先降低洪泽湖的水位。“百室求宁”是他的愿望,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淮水入江为急办工程,先后连续多年,使淮水入江工程达到盛期。
所做的工程有加开董家沟、东西湾三合土滚水坝、开挖太平河、建壁虎二桥、建金湾新坝、降低各坝闸、加宽河道等等。
终于使归江口门达到107丈(342米),比康熙时翻了将近一倍,使归江河道具备了排泄淮水的价值,奠定了淮水由里下河归海转向归江的局势,无疑对减轻里下河水患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第三次南巡时,乾隆实施了他的所谓“抽薪之计”,就是修订水情调度水则,减少淮水排向扬州的泄量,令河臣恪守此法,终于使里下河赢来20年左右的时间不被水淹。
后来乾隆听说淮扬运河,好久没有挑浚,河床逐渐淤高,不仅有碍漕运船只航行,水大之年还致泛滥,遂传喻两江总督高晋、总河萨载,逐段查看测量,要他们一面组织开挖,一面上报,“不可有惜费之见,致有贻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乾隆下江南并非为游山玩水:了解水患 兴修水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隆帝南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