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双月蓝湾再现蓝色荧光海滩,这是如何形成的?哪里还出现过这样的景观?

oc是什么意思2023-04-09  15

一道道泛着蓝色荧光的海浪,从海面上不断涌来……惠州惠东双月湾再次惊现“蓝眼泪”奇观,仿佛一群活泼的蓝精灵在海边玩耍嬉戏。邂逅“蓝眼泪”,像一场测试缘分的游戏,它们需要水温、天气、风向等因素都符合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到双月湾旅游,也许还能遇到这样的浪漫奇观。2月21日,双月湾海岸就像是被蓝色的火焰点燃了一般,如梦似幻的场景让目睹的游客称奇赞叹。那么,海面上这些泛着蓝色荧光的物质是什么呢?

2016年4月,惠东县双月湾曾出现“荧光海滩”。2017年1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王为来到这里展开科学考察。据调查,给惠东县带来“荧光海滩”美景的是一种被称为“蓝眼泪”的浮游生物。“蓝眼泪”是一种体长不超过两毫米的颗粒状浮游生物,它们可以发出微弱的蓝光,处在繁殖期的微小生物大量聚集,如果被海浪冲上沙滩,就会形成“荧光海滩”的美景。

2016年4月,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惠东海域受到了来自外海暖洋流的影响,这种能够大量繁殖的发光生物“蓝眼泪”,被暖洋流带到了双月湾。而出现“蓝眼泪”奇观的双月湾,由大亚湾畔和红海湾畔相邻的两个半月形海湾组成,这里风浪最平缓,适合泥沙物质的沉积,也容易聚集海水的漂浮物,为形成“蓝眼泪”奇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就在当时“荧光海滩”事件发生后不久,惠东县的渔民们就发现,附近海域内的渔业资源在不断减少。专家表示,“蓝眼泪”这种浮游生物的大量聚集,不仅不会对海洋环境产生污染,还会为近海生存的各种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正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使海域水温升高,海水中的珊瑚礁死亡,作为鱼类饵料的微生物也因缺乏适合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进而导致渔业减产。出现“荧光海滩”和渔业减产的原因水落石出。当海水温度回落之后,海底会有新的珊瑚礁长出。随着新的珊瑚礁生长起来,惠东县的近海渔业资源将再次丰富起来。

1、东莞耕山小寨位于清溪镇景区带中心,与亚公山森林公园相连,拥有原始生态的自然环境,让游客可以体验乡村生活,同时园区也有直升机、马术、丛林穿越等稍显刺激的项目,各类水上设施也是夏天最适合的娱乐活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2、同沙生态公园位于东城南部107国道旁,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园内湖光山色相映,两岸青山逶迤如屏,恰如天然图画,主要景点有:水库观景台、婚育文化园、映翠湖、十里荷塘、绿道等。

3、大岭山森林公园位于我市南部,跨大岭山、厚街、虎门、长安四镇,占地面积74平方公里。公园以“自然”、“古朴”、“野趣”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森林浴步道、碧幽谷、霸王城、石洞、怀德水库、绿道等。

4、大屏嶂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东南部,跨塘厦、黄江两镇,总面积26.7平方公里。公园中的环形山脉和中高丘陵宛如一天然屏障,故此得名“大屏嶂”,主要景点有:傣式楼、竹园、清风台、观音山、雷公山登山步行道和观澜湖高尔夫球场等。

萤科通称“萤火虫”,广东话也有称为“打火虫”。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10属54种。常见种类:中华黄萤(Luciola chinensis L.),山窗萤,黄缘萤。萤科昆虫体长4-18mm;体扁,多黑色、红褐色或褐色;头隐于前胸背板下,触角11节,丝状、栉状等;复眼发达;前胸背板多为半圆形;前中足基节圆锥形,前足具亚基节;后足基节横形,跗节5-5-5;鞘翅扁宽,盖及腹端,翅面多具脊线;腹部可见7-8节,末端2节(雄)或1节(雌),内有磷化物发光质,经发光酵素作用,可发黄绿冷光;雌虫多缺翅。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发光用以吸引异性,发光时间一般只维持2至3小时,不同种闪光间隔不一样。成、幼虫均捕食性,一般多发生在水边和温暖潮湿的地方。其它两科均白天活动,不发光。该科昆虫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湿润的环境,通常在夜间活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98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