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十八弯在哪里

塑料布2023-04-09  42

黄河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的说法,没有具体的地点,只是为了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久而久之,也成为口头语。

黄河所称的九曲根据考证确实是有所特指的,生活在黄河上游流域内的大多是少数民族,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变而成的藏族同胞,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将河段起名为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等。

在青海省贵德县以西的那片地方,河流弯曲,并形成了一个“S”型大弯,九曲成为汉、唐时代对黄河上游,今青海贵德以上河段的称呼。

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每年从中游输往下游的泥沙平均约16亿吨,其中大约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中,所以这里的河床是高于两岸河堤之外的平原的,全靠人工大堤约束,形成著名的地上河。

我国最高的地上河,是黄河流经开封-兰考的一段,位于兰考北10千米处黄河南岸的东坝头,落差较小,泥沙大量沉积,致使黄河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增高,已高出兰考城区地平面8~10米,最高处达10米以上。

黄河在上游是一条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河流。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变而成的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 “河”为“曲”. 。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数的说法,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

析(赐)支、河曲、九曲是汉、唐时代对黄河上游,今青海贵德以上河段的称呼。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又据汉代桑钦撰《水经注·河水二》记载:“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从上述古籍记载看,其地理位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以西的共和、贵南、兴海、同德、久治等县的黄河弯曲之处。这里黄河以东南、北、西北、西南、东北之流向形成了一个“S”形大湾,即称“拉加-贵德大河湾”。

因贵德地方在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曾设置河关县,意为锁河之关(因县地在龙羊峡尾部),故汉代时称这段黄河为“析支河”或“河曲”。唐代时对这段黄河又称为“九曲”。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因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朝廷将距鄯州(今青海乐都)西南六百多里的黄河九曲地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青海历史纪要》)。贵德等地黄河沿岸有多处温泉,适宜汤沐。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97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