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俄罗斯还有哪些饮食文化呢?

aqi2023-04-08  15

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俄罗斯还有哪些饮食文化呢?

凉盘。红鲫鱼子、各种各样腊肠、香肠、红鱼、闲鱼、酸菌类、腌黄瓜、凉菜、乳酪等,都凉吃。冷食吃的许多,零下30摄氏度照吃雪糕。汤:午饭必喝汤水。有很多骨头汤、鱼头汤、酸菜汤、白菜汤等,夏季也有冰汤。“红菜汤“是一道著名的口味。

酒:烈酒,而且一般酒劲都大。荼:喝红荼,加干柠檬片与糖。倒荼时,从荼壶内倒出一些酽荼,随后自来水淡化。

正餐:以黑麦、全麦面粉制作而成的吐司面包,黑面包是俄罗斯人喜欢吃的东西,并常以此作为接待客人食品的。粥就是各种小麦炖的,或是用乌麦煮。荞麦粥里通常挂有生鸡蛋、圆葱、菌类、原汗汤、鸡脯肉或别的肉类食品。

副食品关键喜欢吃鱼、虾、牛肉、蔬菜和水果。如烤羊肉、羊汤、羊肉串,炸羊排、炸羊肠等。蔬菜是青瓜、番茄、马铃薯、箩卜、油麦菜和圆葱。但俄罗斯人不要吃一些海物(墨斗鱼、海蜇皮、海叁)和黑木耳。

玛洛什

“玛洛什”是德语“冰淇淋”的意味。是通过俄罗斯人贸通时从家乡送到塔城市的,而塔城又出产高品质牛乳,传统手工艺加高品质原料,美味可口玛洛什便成为塔城的美食名片了。

塔城“玛洛什”由纯牛奶和鸡蛋制成,颜色黄润,吃一口在嘴里,浓厚的奶香味和蛋香马上侵吞你了,会吃的塔城人也在“玛洛什”里加拌上酸牛奶,味儿更为甜酸可口。

塔城人吃“玛洛什”还爱在下雪漫天飞舞的冬天,“玛洛什”走入了火锅加盟店。外省人都懂冬天吃火锅舒服,却不知,在热辣辣地火锅店桌子,吃塔城“玛洛什”更是一种很大的享有。

街边小店的店家孙玉兰老人说到“我自己的玛洛什选用比较好的纯奶、鸡蛋和白砂糖制成,加工工艺是母亲教的。”她讲,哪怕是在最艰难的岁月,塔城的俄罗斯族还会凑些原料,在节日时做玛洛什,邀约亲朋好友一同品味世代相传的老味。

尕得列得(红焖肉饼)

这是最受俄罗斯人青睐的传统式菜式之一,“尕得列得”制作用材注重,工艺流程复杂,因此一般是在宴会或节假日日的饭桌上发生。

做“尕得列得”先要把牛羊肉剁碎猪肉泥,打进一个鸡蛋,放少许盐,适量木薯淀粉,之后充分的拌和,拌之后放在一边备用。土豆削皮切割成菱形块预留。取锅添加食用油,待油烧后,将拌好一点的猪肉泥,沾上面粉炸至六七完善,然后再炸土豆块,炸熟后放到煎饼上边。

将搪瓷锅放到火上,锅中倒进调配好一点的西红柿酱,放进几块苏波叶,加适量的盐,倒进适量热锅冷油,用文火炖约30min,就可以吃了。做熟得列得马铃薯金黄色透红,煎饼绵软,料汁略带酸味,色香味俱全,油而不腻,老少咸宜。

哈尔滨“秋林公司”的俄式列巴,是目前国内大规模生产的、最接近俄式口味儿的食物,因为它本来就是俄裔到了哈尔滨之后采用俄罗斯传统工艺制做的 美食 ,但是这种 美食 需要您吃过至少四五个之后才能适应它的味道!由于是传统工艺它使用“老面肥”当发酵剂,小麦粉当中还略加一点燕麦或者荞麦...等其它麦种(掺量很少)混合后制成坯料发酵十几个小时以上,再进入到木碳炉当中烘烤...。

那么,哈尔滨秋林公司的俄式列巴到底是啥味道呢?总体来说酵母菌发酵的味道比较浓烈(对肠胃好处很大)、口味略酸略咸,甚至略有些发苦,并且太硬,可以长期存放而不变质,初食的看官们绝对会认为这是不符合中国人饮食标准的食物,但是习惯这个味道之后会喜欢上它,它很扛饿...但这种面包叫“白列巴”,大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馒头,相比较之下“黑列巴”就是窝头。

图片上这种“黑列巴”是经过多少次面粉比例调整和配方改变后制做出来的,比之以前口感和营养有了巨大进步。

俄罗斯“黑列巴”,也就是俄国的“窝头”!现在营养学家说它 健康 、营养、膳食纤维多...甚至可以“刮油”减肥,建议多吃...那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说是天天大鱼大肉也差不多,都是逢年过节胖三斤那伙人几乎个个体重超标,但是“黑列巴”毕竟是“窝头”!连续吃上一个月再看看?保证见到肘子能吃上一整个,减肥计划泡汤。还不用说俄罗斯,即便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祖辈的食物当中都没有多少细粮,天天吃窝头!都梦想着天天吃大米白面...俄罗斯也是一样,谁不想天天吃“白列巴”?可问题是小麦产量很低只有富人才能吃得起,老百姓收获的小麦不够全家人吃,只能是小麦不脱壳、不脱麦麸,整麦磨粉...但这也不够吃,还需要加上一些:黑麦、燕麦...等杂粮(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杂合面”),一起磨粉后烘烤成面包,也就是“黑列巴”,就这种东西俄国人成年累月的吃,就和我们祖辈盼着逢年过节吃几顿“富强粉馒头”的心情一样想吃几顿“白列巴”。

图片上就是“黑列巴”第一名牌儿:博罗季诺黑列巴,边上盘子里的就是“欧芹籽”。

穷人苦中作乐,还把俄罗斯的“窝头”也分成了等级或者品牌效应,据说最好吃的“黑列巴”是“博罗季诺黑列巴”(现在也是俄罗斯第一面包,但制做工艺和用料远比当年强百倍)据说是1812年拿破仑皇帝率领大军入侵俄罗斯时,在莫斯科西郊的博罗季诺村与俄军交战,博罗季诺修道院的修女们(洋庵洋尼姑)把“法香籽”(欧芹)加入到“杂合面”里烘烤出一种味道特别的黑面包(正宗的“法棍面包”里也加法香籽),深受俄军战士的一致好评...由此“博罗季诺黑列巴”一举成名。

“博罗季诺黑列巴”是名牌,那么最次的“黑列巴是什么样?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百姓每天仅供应125克黑列巴!还得平票供应,图片里那张纸就是面包票,边上那个有叉叉❌的纸条就是一次领取的数量,要撕掉...每天都要去食品发放点领取...125克是什么概念?就是三两都不到,而且这种黑面包里面掺了15~25%锯末子,甚至是某种矿石粉!其目的是不易消化,让“黑面包”多在肠胃里停留一段时间,有胀腹感不至于一会就饿了,但是这种东西不但配给量极少,还根本没有营养,在872天的被围困时间里,列宁格勒军民饿死的人数有几十万之多!

美国援助给苏联的“斯帕姆午餐肉”上面的商标已经印制成了俄文。

实际不单单是列宁格勒,德国入侵苏联的2个月的时间乌克兰就被德军占领,而苏联失去了“粮仓”!并且青年男女都报名参战了,农场也没人种地...出现全国性的粮食紧张状况,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类副食,战士在前线打仗每天都吃“黑列巴”没有营养哪来的体力?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德国(至于战后敌对是另外一回事儿)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紧急提供食物,除了“斯帕姆午餐肉”外,肥猪肉罐头更受到苏军战士的欢迎。

美国罐头生产企业的女工正在分割猪肉。

猪肉分割完成后需要调味和腌制,然后才能罐装蒸熟。

流水线作业,将腌制完的猪肉分装罐内还要称重 ,然后进大型蒸锅成熟,冷却!

成品装箱打包运往苏联。

罐头里的内容就是图片里的这样,用香叶、黑胡椒、盐...调味,勺子里白色膏状物体就是凝结的猪油,苏联地处寒带地区在这里生活需要吃大量的高脂肪食物御寒,美国人也知道苏联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大量的生产肥猪肉罐头支援苏联。

美国的食品援助确实是帮了苏联的大忙,最起码前线的战士在吃黑列巴之时也能吃上几块肥肉可以补充很大的能量。

面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基本上都是图片里的夹满奶油再撒上椰蓉的“高级甜点”,最差也是早餐切片的“吐司面包”,而苏联人吃的黑列巴与这大相径庭!根本就是口感粗砾、味道不佳、难以下咽的东西,由于小麦产量低、播种面积小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吃到白面的,底层人民只能是想方设法的加一些其它杂粮填饱肚子罢了,不吃这还能吃啥?根本就是食物短缺的问题,咋没听说过:加拿大黑面包、美国黑面包、澳大利亚黑面包...?因为这些国家都是粮食生产大国,不缺乏小麦这种基础粮食。

德国黑面包,也是贯穿二战的德军硬核野战口粮。

无独有偶,德国也有黑面包,与俄罗斯黑面包几乎一样,德国没工业化之前普通百姓也吃这东西,当进入到工业化之后老百姓的口味也提高了,想在吃黑面包时抹上蜂蜜改善口味(甜味儿会带来幸福感),但德国出产不了多少蜂蜜,后来德国人发明了“人造蜂蜜”,也就是用蔗糖(德国也没甘蔗,只能甜菜制取)果糖加一点葡萄糖经过稠化后的一种替代食品。

战争早已过去了,但是“黑列巴”仍然是俄罗斯人日常的主食之一,只不过营养成分大为提高,同时俄罗斯的小卖产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水平!“白列巴”已经可以在任何时候吃到了,但俄罗斯还是愿意吃黑列巴,有点像山东人愿意吃杂粮煎饼。

伏特加、酸黄瓜和黑列巴是俄罗斯餐桌上灵魂食物。

有一个事情,越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越能创造出来先进文明,因为穷则思变!恶劣的自然状况改变不了,但是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来改变恶劣的生活方式。

也许俄罗斯人几百年前就有“白列巴”吃他们就不能称作“战斗民族”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423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