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规划布局。2015年北城二期规划通过,规划构建了“一心、两轴、三区、六组团”。 “一心”,为北湖湿地公园城市绿心。“两轴”,西安路,为都市生活轴,是多功能复合轴线;沂蒙路,为北城发展轴,联系北城新区、主城区和高铁组团。“三区”,为生态休闲区、区域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区。“六组团”指六大居住成长组团。以西安路和沂蒙北路为轴线,将北湖湿地公园、三大功能片区和多个居住组团有机联系,形成北城新区二期的景观长廊。
第二,组织实施。北城二期开发建设实际始于2012年,2013年全面启动,距今已五年之久,目前二期建设推进顺利,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很多重点项目也已完工。不出意外,三年之内全部完成收尾。北城一、二期规划期限为2003—2020年,发展规模为到2010年人口达到24万人,建设用地27.7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30万到3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至36平方公里。
第三,三期启动。目前北城三期即高铁片区都已提上议事日程。高铁片区拆迁建设于2017年八月启动,目前正如火如荼,随着高铁的建设,二期、三期必将加快推动。三期以柳青街道、枣园镇为主,将构建五大特色区,即:高铁核心区——现代简约风格,功能混合式围合空间,内部慢行绿化交织。古韵新风区——新中式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特色,邻里街坊尺度。生态宜居区——以绿地景观、滨水景观串联居住片区。养老休闲区——构建康复养老、高端养老等多种养老产业。田园休闲区——构建“绿廊 水系+ 农田”的生态绿化网络和农家田园生活。
长远看至少得十年左右。
1、首先房子的销售进入了瓶颈区了。这会让二期的发展减慢很多。二期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人。房子卖不出去,人就进不来,就影响二期的发展。况且现在好多地块根本就还没开始建设,等建设开始估计还得两三年,再建完配套完得要个七八年了。
2、学校!学校的配套是二期不完善的因素之一。一个学校的建立可以让房子好卖,让人集中起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学校还没有规划,再加上建设怎么也得三五年。
3、三是其他配套管网、热力等配套都还没跟上,甚至还存在农村没搬迁的现况。所以这个还得等。
4、高铁的建立。预计高铁是2019年年底完工,通车配套也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说这些因素,短的两三年,长的七八年,总体来说,要像北京路附近这样完善,实现规划宣传片的效果估计得小十年。
但是我们相信,临沂会原来越好的。很多硬件设施比山东其他城市进步了许多。软件还有待发展。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为临沂的软件(指的是网络和经营者的思想)设施增砖添瓦。
这让我想起了一期开发的时候,多少人不看好。逼得市委下通告要求各机关限期往北城搬。那时许多人也说北城各种各样的不方便……可是现在呢?
当前北城二期也面临当时一期一样的问题。可是,二期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先例摆在那里了,竟然还有人在唱衰。三个区,有哪一个城市配套设施,教育、医疗、休闲、商业比得上二期?有哪一个比二期更完善?更不用说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交通了。
可以预见,二期五年之内初具规模,十年内媲美一期,待三期建设完成,将是临沂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是临沂房价最坚挺的地方。
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临沂二期估计建设的很快,规划也要比一期更合理。
规划范冰冰,实施罗玉凤,二期价格偏离市场太多,配套差,生活成本太高。
没有个十年八年起不来,人口流失严重,没有好的经济来支撑高房价,没有高校,特别是南京路在往北目前啥也没有,很不方便,高铁通车影响不是很大,谁没事天天坐高铁去,你南坊只是临沂的一个北城新区,你看看南京的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发展都多少年了,目前都还不行,而且人家有地铁也有规划马上开建的高铁北站,人家房价也就两万多甚至一万多的,可想南坊要多久才能起来,甚至后面的搁置多年,没有人口的流入那建的再好也没用
应该把柳青河修成滨河快速路的
整个北城新区就是个模型城市,只是好看,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吃喝玩乐一样不占,买个菜不开车都到不了市场,整个人文居住环境就一个字差。
高房价严重减缓了城市人口进入,商业空置率高 经商压力太大, 人心惶惶的 发展不起来 全靠宣传靠政府吹风靠外部力量, 拭目以待吧 都希望更好!
北城除了房子还有什么?从每天早上下午,跨河大桥的拥堵,北城睡城,毋庸置疑。大部分还不是到老城区去上班嘛。听说五路高架桥要延伸到北城去,那交通方便些了,肯定又会带动北城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