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是指哪个地方?

半坡遗址2023-04-08  11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名称由来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阳关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千米的古董滩。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千米的古董滩。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西域交通的门户。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景区现存有古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阳关古道、寿昌城遗址、汉长城塞墙遗址、汉代渥洼池遗址、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古墓葬群、古陶窑等汉代时期的众多文物遗迹。

2006年,阳关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关相继被评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酒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得省文博工作先进单位、省文物保护先进单位,甘肃首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示范性博物馆等荣誉称号。

阳关主要景点

1、阳关烽燧

阳关烽燧采用几层土块一层芦苇的方式层层叠压而筑成。现高4.7米左右,底长宽8—7.5米,顶长宽8—6.8米,攀登烽顶,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故称“阳关耳目”。

2、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

西土沟是本区西部一道主要的涧沟,总体西北流向,唐名无卤涧。

3、仿阳关关城

仿阳关关城是根据《沙州图经》载“古代阳关关城正门,东西廿步,南北廿七步”所复现而成。仿阳关关城简括大气,古朴伟岸,张扬汉家气象,反映历史风貌。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渭城曲》。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里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它是汉武帝时设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关隘,在军事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原文意思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意思: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渭城曲》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渭城曲》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诗题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因作这首七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371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