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将于2023年6月通车。
2017年1月15日,福厦高速铁路先行工程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工;2017年9月30日,福厦高速铁路全线动工,计划总工期为60个月,拟于2023年6月与新建厦门北站(“新北站”)同步建成投用。
新建福厦高铁是福建省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全长277公里,建成通车后,福州至厦门行程将缩短至1小时内,为打造福建沿海“一小时经济圈”提供强劲动力。
福厦高铁2022年最新进展
2022年8月4日,福厦高铁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安海湾特大桥完成了无砟轨道施工。这是中国高铁建设历程中首次在跨海斜拉桥上实现无砟轨道铺设,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高铁跨海不减速的目标。8月10日,福厦高铁进岛联络线下行线预留工程展开门式墩跨线钢梁吊装,整体施工完成。8月20日,由中铁六局代建的福厦高铁铺轨项目正式挺进厦门段(项目8标段)。
8月,福厦高铁三座跨海大桥,湄洲湾跨海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安海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铺轨施工任务全部结束。 [56] 8月30日上午,在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施工现场,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顺利铺设,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全线铺轨贯通。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世界首座高铁跨海大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南岸主塔15日成功封顶,大桥由此迈入上构施工阶段,亦标志着福厦高铁向2022年通车的目标又进一步。
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简称“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南至厦门和漳州,正线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由中国交建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6标段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路线起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跨越泉州湾、途径石狮市,进入晋江市,全长27.455公里。
福厦高铁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此外,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6个设区市实现“高铁进京”,将有效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
扩展资料
泉州湾跨海特大桥简介
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特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跨越泉州湾的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这也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
中交二航局新建福厦铁路6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刘福星介绍,泉州湾跨海特大桥设南北两座主塔,设计为曲线“H”形,高160.254米,相当于50多层楼高,单个主塔浇筑混凝土方量达11230.65立方米。
刘福星告诉记者,泉州湾跨海特大桥主塔采用液压爬模施工,共分为28个节段,为适应塔身曲线设计,爬模每上升一节,都需要对模板尺寸进行调整,现场管理难度和质量控制难度极大。
为此,项目部积极采用智能化手段,通过应用BIM技术,构建索塔模型实体,精确控制每一节段的结构尺寸,有效指导现场施工;通过引入自动开合模系统,加快模板改制速度,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大大提升了现场安全管控力度。
针对泉州湾海域为高盐雾环境,项目部对钢材耐腐蚀性能要求高的特点,将一种免涂装的Ni系耐候钢材料创新使用在钢锚梁上,靠其表面氧化物锈层对钢锚梁形成保护,实现其全寿命期长效防腐。
参考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世界首座高铁跨海大桥主塔封顶,未来福州到厦门缩短到1小时内
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
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随着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这将缩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之间的时空距离,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
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1日前,由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承建的新建福厦铁路最后一联连续梁顺利合龙,这一关键节点的完工标志着福厦高铁桥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施工由线下桥梁转向线上轨道施工,为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的顺利通车迈出坚实一步。
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福厦项目部施工内容包括集美、天竺山、东孚三座特大桥及两段路基,全长16.3公里,全部位于厦门市境内。全体参建者们紧抓征地拆迁、安全管理、质量管控等各项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挑灯夜战,跨过了一道又一道险关,力保18联连续梁全部顺利合龙。
在连续梁合龙现场,项目安质部长席亚林介绍,本区段共包含3座特大桥,18联连续梁,桥梁占比高达96%。本次合龙的上跨厦门国道G319连续梁是标段内最后一联,须跨越车流量十分密集的6个车道,且梁底净空距离仅15米,工期紧、施工外部环境复杂、安全风险等级高,是对项目部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又一次重大考验。
“区段内共包含18联连续,每一次合龙施工就像走一次钢丝绳,容不得我们一点马虎。”安全总监张瑞这样形容,“其中跨越公路14联,跨越高速公路匝道2联,跨越溪流1联,跨越水库管涵1联,同时还涉及邻近既有线、石油管线和深基坑、高墩施工,处处都是安全风险点。”
受油气管线迁改影响,连续梁开工较晚,为切实加快施工速度,保障节点工期,项目部统筹安排,积极主动沟通设计单位优化图纸,通过减少连续梁节段数量、调整预应力张拉形式等途径,有效缩短连续梁施工周期,抢回了耽搁的工期。
面对工期紧张和安全形势严峻的双重考验,项目部通过深入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安全技术交流培训、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分级管理、严格关键工序转序验收,压紧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实现了18联连续梁“0事故”合龙的安全生产目标。
项目部承建的3座特大桥,全部位于厦门市区,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涉及油气管线迁改、交叉施工等诸多不利因素,加之当地夏季高温酷暑、雨季长雨水多,全部4392根桩基的施工难度都很大。“地质条件不好,那我们就一点点的啃、一步步的走;没有施工场地,那我们就找缝插针的干、造缝插针的干。”项目党支部书记刘辉表示。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新建福厦铁路是我国铁路“八纵八横”规划中,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对推动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加速崛起成为福建发展主引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 6个市实现“高铁进京”,对沿海高速客运通道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2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铁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据悉,福厦高铁线路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和漳州市,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8座车站,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明年下半年运行。
为确保铺轨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建设单位采用全国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技术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此外,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运架一体机“昆仑号”首次亮相,大显身手,填补了我国高铁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实现了高铁建设技术的新突破。
随着福厦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这将缩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之间的时空距离,厦榕宁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厦漳泉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推进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
作为加快“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先行性项目,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对推动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加速崛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厦高铁预计明年开通,福州、厦门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323日下午,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铁全线桥梁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南站、南至漳州站,全长277.4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明年下半年运行。
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1小时生活圈”。福厦高铁共设8座车站,厦门、漳州等地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福厦高铁线路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和漳州市,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8座车站。
为确保铺轨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建设单位采用全国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技术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厦高铁全线共有85座桥梁、33座隧道,先后跨越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3个海湾。
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运架一体机“昆仑号”首次亮相,大显身手,填补了我国高铁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实现了高铁建设技术的新突破。
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半小时交通圈”,东南沿海城市群将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
未来,福厦高铁将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的加速崛起和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