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技法

thief怎么读2023-04-07  32

水墨画技法有淋法、滴法、洒法、弹法。

1、淋法:用细长的硬毫笔,饱蘸墨色,笔身垂直于纸面,先让墨色自然滴落,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滴洒,将笔上墨色洒完,如果不够,可反复多次。

2、滴法:用大笔饱蘸墨色或青黛色杂墨水用手指将笔上墨色挤滴于纸上,让其自然渗化,小画可直接滴。

3、洒法:用笔蘸墨色,不宜过多,甩洒于纸上可用于现风、风雪、风中杨柳等,宜于表现风中动感。

4、弹法:即用指蘸色墨弹于纸上。

以上四法可综合应用,不必拘泥一法。

渲法:用淡墨将物象的明暗,凹凸进行部分强调,用笔的中锋、侧锋均可,墨不宜太湿,也不可过干。干墨渲称为擦,也可干湿并用,先干后湿或先湿后干,加强物象质感。

刷法:用大笔横扫,或用排笔、底纹笔也可,此法宜大面积铺色用。

捽法、擢法:即下笔的动作的名称,捽用笔直下缓提,似揪住一物而后拉之势,捽点厚实。擢法用笔直下快提下得缓,提得快,好像拔毛较爽劲。

用墨的几点心得:

1、惜墨如金——先以笔尖沾水,再沾少许墨汁,迳画完(以画石为例:勾完与皴完後,墨渐渐乾时,续使擦笔)。

2、尽量使用淡墨,一则画清雅,再则好修改或便於加添内容。

3、一笔未用尽,而须用淡色时,可将笔尖沾水,再在吸纸上舔掉水份(防隂),再续画。

4、若墨分焦(点苔),黑(强调重点处),中黑(强调之主题或少数近石之勾与主皴),淡(大部之石与主皴),极淡(次皴/染石底/染阴暗面/山坡/树干),则取“淡”画一般之主皴与远山,画面不会显得黑,皴法易掌握,且效果极好。

5、体会如何调“淡”墨水——在器皿中先滴些微清水,再以笔尖沾少许黑墨和入拌匀,依经验值调出淡墨。

中国的水墨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它的特点是运用水墨的浅深浓淡来表达各种事物所具有的光与色。施用水墨,大体可以分为焦、浓、重、淡、清五种墨度,古代的画论上称作墨彩。水墨画在多种多样的中国画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人使用墨作为书画的物质材料起源很早,长沙出土的晚周帛画是不是用墨画的姑且不谈,其它如敦煌一带出土的用墨写的汉代简札(流沙坠简有影印本),吐鲁蕃附近出土的木乃伊被服白绸上用墨写的东汉初年的年号(有印本),晋唐以来各家的墨迹等等都是研究这个问题最好的例证。中国墨具有以下各特点:

一、用毛笔书画。无论毛的软硬,一律保持运笔的灵活,不粘、不涩、不滞。

二、经过若干年,对于木、绸、纸、绢等物质不发生腐蚀作用。

三、墨色经久不消退不变化。

四、遇日光或热,仍保持黑色。

五、画在纸或绢上,就是画得细如游丝,再经水染,也不动摇,不渗晕。有强韧的凝集附着力量。

汉宫仪上说: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隃麇是地名,在今陕西开阳县东.是汉代松烟及墨的产地。后汉许慎作的说文上说:墨者黑也,松烟所成土也。汉末三国时,皇象论墨说多胶黝墨。根据这些古文献的记载已可证明起码在纪元前二百多年已经在隃麋这地方,用松烟制成大块、小块的墨。在许慎只说松烟所成土。到了皇象,才说明所以制成为大块小块的是多胶的缘故。

东魏(第六世纪)贾思勰作的《齐民要术》里,叙述了制墨的方法。这是记述关于劳动人民如何造墨的最早的文献,书上说:好醇烟捣讫,以细绢节于缸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此物至轻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按指醇烟)一斤,以好胶五两浸涔皮汁中木岑,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如水绿色,解胶,又益墨色。可以下鸡子白、去黄、五颗。以真珠一两,麝香一两引治细筛,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就是说宁可稠不可稀)。捣三万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时败臭,寒则难干由这一段记述里.已可看出创造墨的过程非常复杂,是劳动创造的成果。到了唐代以后关于制墨的佐料(烟炱为主,各种药品为佐。)有了变化。唐代是用木皮、皂角、胆矾、马鞭草、醋、石榴皮水、犀角粉、藤黄、巴豆;宋代由于不光用松烟(自五代时起,制烟炱的地方,已由易水地区渡过长江,转移到了徽州黄山)。主要是用油烟(桐油一斤,烧得上烟一两有余。)制墨。除上述佐料外,还加生漆、牛角胎、猪胆、鲤鱼胆、白檀、丁香、龙脑、地榆、五倍子、黄莲、紫草、茜根、黑豆、苏木、胡桃、乌头、牡丹皮、子仁、青黛、朱砂等佐料,元明对于佐料,没有记载,只明程君房制墨减为十五六种佐料。元明对于制烟炱,都着重用油烟,除桐油外,还有用清油(江南乌臼树子制的油)、麻油、猪油的。又有用败漆烧烟的叫漆烟。(以上并见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宋晁以道《墨经》、宋李孝美《墨谱》、明沈继孙《墨法集要》、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下同。)

烟炱也有好坏无论松烟、油烟、漆烟凡烟炱都是用窑烧成的。烧成烟炱,靠近火的叫身烟,属下品;在窑中间的叫顶烟,属中品;距离火最远,在四边,在窑顶上的叫上烟、头烟或顶烟,是上好的醇烟,属上品。现在我们买墨时,在墨块的上一头.有的写松烟,有的写漆烟,这是烟炱原料的区别。有的写顶上或顶烟,有的写贡烟(贡是说,上好的烟炱,作为进贡给皇上用的。),有的写超贡烟;这些都是制墨家说他的墨是用上品的烟炱制成的。次些的写选烟,绝没有写身烟顶烟的。目前徽州的胡开文曹素功墨铺所售出的墨.仍然用这些顶、上、贡、选等烟来作为墨质好坏的标志。

制墨另一种重要成分是阿胶、黄明胶等动物胶。我们历代制墨专家,都主张用陈年(唐张彦远说兑用颜料、要用百年传致(阿胶)之胶。)而又清轻的动物胶制墨。如果用新制成的胶,而又不加鸡子白、木岑木皮、丁香、乌头、石籀皮酸,那么,这墨制成,就容易弯曲、碎制和发臭。

选购用墨清代制墨,墨工增加了捣杵的次数(十万杵),减少了:佐料减少的都是什么佐料,不清楚)。同时又设立了官烟广属江宁织造(官署名)光绪初年才撤销。御制墨,只有玄烨(康熙)的内殿轻煤、乌玉、耕织图御诗墨(均墨名)和弘历(乾隆)的再合墨(取明代碎墨掺入新烟再制)好些;但是用来作画,还须用同治或光绪初年的墨,两种兑研使用,在渲染上方不渗晕,在目前为画中国画选购用墨,首先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一、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漆和桐油(制烟炱原料)大量出口

,同时又轻入了美国的气烟代替国产的一切烟炱。它的成分是含炭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色度胜于一切烟炱。1880年以后,制墨家渐渐使用它。这种墨宜于在生纸上画写意画,如在熟纸或绢上工细勾染,容易渗墨。

二、胡开文、曹素功等厂家目前仍在制墨售墨,出售时根据重量和烟料的成分来订价格,他们也有按照旧式模型制成的新墨。

三、选购墨时,先要看它是不是细腻滋润,再看它泛不泛蓝或紫的光,不泛蓝光紫光的是次墨。然后再看漱金、填青的真假新旧,再看它的形式和花纹,如果,看它不细致,显露着模型的木纹,不滑腻,不滋润,抚摩着有轻飘飘的粗糙的感觉,那一定是粗制滥造,减料偷工的次货,至于有无年款和制墨人是哪一家还在其次。

四、作画不同于写字,写字用的墨,只要乌黑有泽即可,作画尤其是水墨画,工细的人物画和花鸟画。这首先要求墨要浓的真浓,黑要真黑。不泛灰黯;淡要真淡,凝集力、附着力强大,用色或水去渲去染,不渗,不晕,不散。因此,墨不宜专用年月太远的旧墨。旧墨有的是胶失效,有的是受了潮湿,已泛出灰白色的粉霜。

五、最近用洋烟炱制的墨.在黑的色度上看.是比其它烟炱所制成的墨要黑一些。但是从它之淡的色度上看,仍不能做到清而有神入骨。这大概是杵数减少的缘故。

作者学画所预备的墨,一种是松烟墨(曹素功端友氏制).一种是漆馏墨(汪节庵造),一种是油烟墨(乾隆年造),与漆烟油烟台用的油烟墨,是同治年间胡开文造的。松烟取其黯黑无光,画翎毛画蝶用,漆烟取其黝黑有光泽,用它点晴,两种油烟墨合用,又黑又亮,又耐渲染,不渗下晕,有浓有淡,并且清得还入骨’有神入骨是浸进纸里去的意思)。

关于使用砚石、水、洗砚、宿墨以及水墨画上对于墨的认识。今分述如后:一、砚石砚与墨有直接关系,著名的砚材有端石(广东端溪所出)、歙石(安徽歙县龙尾溪所出)两种、它们都是水成岩,比较易于把墨研稠。端石不如歙石,歙石在南唐李煜时(公元961年),就已为劳动人民所采制。我们首先要求砚石的是下墨。也就是要求无论如何坚硬的墨,用它研起来,易于浓稠,同时砚石也不至于因为被墨磨擦而泛出石屑,这就是好砚。作者以为歙砚用来最方便的是被称作墨海的一种。它的形状有方有圆,有大有小。上面有石盖,旁边有石嘴,是用一块歙石整挖成功的。墨用得多,在海池里研,墨用得少或是另用一种墨,还可以用石盖去研,用起来非常方便。齐白石先生就是用歙石墨海进行创作的一位画家。这种墨海,笔铺、墨铺都有。

二、水研墨的水,最好是用带苦涩味并含碱性的井水。它可以发墨使墨增加黑度和光泽度;并且用它画出来附着力更强些。调和颜色使用的水,也以井水和其它天然水比较好些。施用药品如漂粉一类消毒了的水,却不相宜。

四、墨彩水墨画里把墨色分成五种色度,那就是焦、浓、重、淡、清。这首先是要看所用墨本质上的好坏。用美国气烟所制的墨或墨精(上海制,有天字的,有寿字的。)它只有焦有浓,淡已很难,更不用说清而有神。用同治光绪时期的墨,也只有焦、重、淡几种色度,既不浓黑.又不清轻。一般说来,墨的五彩如下:(一)焦墨即是把研成的墨汁在砚池内经过半日的挥发,再用来画画中极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是在全幅画中特别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二)浓墨是说墨色的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泽,浓墨因为加入水分,虽黑而无亮光。(三)重墨这是对淡墨说的.它比浓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则又显出黑一些。(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五)清墨,这在墨彩上则是仅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这影子去表现朝雾夕烟似的模糊形象。总起来说,好的墨不但是能焦能浓,而且是能淡能清,这是根据制墨时捣杵次数的多少来决定的。至于画家使用水墨作到了清的墨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古代画家能够善于用墨,画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马远(号遥父),元代的方从义(号方壶),清代的恽寿平(号南田字正叔1633年生)和清代的华秋岳(号新罗),他们都是长于用墨的画家,他们几家的山水画、花鸟画,至今看来,还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这虽不完全关乎墨的本质,但墨的本贡却和它有直接的关系。墨彩中的清而有神.是由其它深浅不同的墨彩衬托出来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幅画的空白部分,画出某种事物的清淡影子,而这清淡影子,在这幅面面上却具有极其重要的表现价值,它反映着某一时间空间的特点,使看的人深入画里,想像着这些影子里,埋藏着许许多多的事事物物。所以我们对这种画,认为是有余不尽,耐人寻味的。

五、研磨研磨(也叫磨墨)对于一个画家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这和民间画工教徒弟时也先教研颜色,是一个道理。他们早晨起来.总是先研出一池墨来,预备创作时使用。这样,与其说是研墨,毋宁说是研人练习腕力和臂肘的活动。日子长了.这对于作画,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齐白石先生在早年.总是起来后自己研墨,就是这个道理。研墨的方法:起初是要慢慢的、不太用力的去研,这样,就不致使干燥坚实的墨,因为快研和用力研而使墨接触现石的一面碎裂,研出了墨渣;墨初着水,由于慢研、轻研,水分把墨靠现石的部分浸得较软.然后再加快加力,墨汁就容易研得浓稠.节省时间.又无渣滓,对于乾隆以前(公元1736年)的墨.更要用这种方法先慢逐渐加快去研,免得碎裂。

六、收储墨最怕潮湿,也怕风吹。受潮湿的墨是胶坏而烟并不坏,风吹容易碎裂,尤其是新制的墨。我们对于墨的收储,必须是用纸包起来,放在比较干燥的地方,已经受了潮温的好墨,若是搀合新墨,合研合用,黝黑无光,对于作画,也有相当的用处。但最好是用原匣收储。在民间使用的墨,全是新墨,他们把新买来新墨,先用纸裹紧,下面露出要研磨的部分,大约有二、三分长,然后用蜡把裹纸的部分烫匀,随时用刀割去蜡纸,这样就可以使墨永远保持不碎裂。就是已经破碎的墨,对上碎碴,再粘起来,用上面的方法裹上纸,烫上蜡,也可以当作整块的作用。

七、颜色墨颜色墨有五色十色的。如乾隆制造的五香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白五色墨;如嘉庆制造的名花十友朱砂、石黄、石青、石绿、车渠白、紫铆、黄丹、雄黄、赭石、朱标十色墨。这原是为批点书籍用的。用来作绘画的颜色,不但是原料好,而且它们所使用的胶也非常好。处理的办法,不要用砚石研,首先把它锤碎,放入碗中加水,入蒸锅去蒸,蒸得毫无墨块,兑入些滚水搅匀,放置澄清。大约经过二三日,胶水全浮在上面,把它撇出,马上晒干或烘干,预备将来兑颜色使用,这是极度的轻胶。剩下的颜色,再研再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4179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