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基本知识

旋转2023-04-05  16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坐高铁出行,已经成为大家出行方式的首选。但是,这六个关于高铁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1.高铁上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高铁速度那么快,怎么能没有安全带呢?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高铁没有安全带,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

这是因为高铁的两条轨道限制了高铁的运行范围,保证列车在横向和垂向在最小范围内运动,另外高铁的加速也有严格限制,所以整体就非常平稳了呢。

所以在这么平稳的高铁上,乘客当然可以随意走动啦。

2.高铁的减速玻璃真的能减速吗?

其实“减速玻璃”其实就是一种夹层钢化玻璃,和大家平时在公交车和小轿车上看到的玻璃没有什么差别。

这种玻璃被外力击碎时,玻璃碎片会粘在胶片上,而不会飞溅出来,给车上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它的正确叫法是“安全玻璃”或“不增速玻璃”。

3.为什么高铁上不能抽烟

我们偶尔能看到乘客因吸烟逼停高铁,甚至受到行政处罚的新闻。小伙伴要问了,吸烟对高铁的影响这么大吗?

是的!因为高铁上很多东西都是易燃物,而且动车和高铁速度很快,车厢基本全都是封闭的,你在车厢上任何一个地方抽烟,都会触发烟雾报警器!

为了安全,千万不要在高铁上抽烟哦,不要心存侥幸,电子烟也是不被允许的呢。

4.高铁座位为什么没有E

不知道大家在坐高铁时有没有发现,座位都是用英语字母标注的,看到了A、B、C、D、F,却好像单独少了E呢。

有人可能觉得E不是很吉利,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高铁座位其实是根据航空座位法来表示座位的。

早期飞机大多仅有一个通道,每排有6个座椅,分别是A、B、C、D、E、F,这样就形成了AF为靠窗位置、CD为靠走廊的位置,BE为中间位置的表示方法。久而久之,这个表示方法就成了交通业惯用的座位表示方法。

高铁为了和国际接轨,也承袭了这个表示方式。而高铁一排最多5个座位,那么要去掉不影响靠窗或靠走廊的特定字母,从大的字母开始减,所以就没有“E”的座位。

以后只要看到票,就知道你大概是哪个座位了,是不是很方便呢~

5.上错车或者坐过站还能坐回来吗?

在高铁上有时候睡着了坐过站,或者上错车该怎么办?我可以免费坐车回来吗?

当然可以,但是要注意相关条例,即:

旅游客发生误售,误购、误乘,坐过站等情况后,可以及时向车站、列车工作人员提出,在列车长确认后,开具客运记录将旅客交至前方停车站,由车站为旅客办理换乘或者免费送回。

一、高速铁路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

有了高铁,春运压力极大缓解,乡愁不再遥远,回家之路更加顺畅;有了高铁,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乘火车同等距离出行的时间普遍比过去压缩一半以上;有了高铁,蜀道不再难,西安至成都高铁、重庆至贵阳铁路、成都至重庆高铁让旅客可以方便快捷进出川渝地区。目前,中国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5600至6500多列,京津、沪宁、广深等多个地区实现高铁“公交化”出行。截至2018年底,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96亿人次。

二、高速铁路带来了“同城效应”

高速铁路极大拉近了时空距离,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的交流,带来了“同城效应”,促进了城市群发展,也改变了不少年轻人的工作方式和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催生了高铁通勤族。高速铁路加快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同域效应”,有力促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相关机构研究表明,通高铁的城市与不通高铁的城市相比,可持续竞争力高出57%。

三、“高铁+旅游”催生旅游新业态

乘着高铁去旅游,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同等时间可以看到更多祖国大好河山,提升了旅游效率。高铁,让更多远在“深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不易到达的旅游资源得以开发,许多地方出现“井喷式”增长。陕西佛坪、湖北恩施、安徽绩溪、广西三江、云南普者黑等地旅游接待人数的快速增长,均得益于高铁的开通。“高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新业态和人们旅游的新方式。

四、高速铁路助力精准脱贫

中国中西部地区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相继建成了兰新、贵广、云桂、西成等一批高速铁路。截至2018年底,中西部地区高铁营业里程19862公里,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66.4%。高速铁路极大地促进了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招商引资,高铁成为沿线人民的致富线、幸福线。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如下:

20世纪80年代,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

1996年,中国与韩国共同研制高速列车,并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试验。

1998年8月28日,广深铁路营运列车最高行驶速度20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12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出现“传统轮轨技术”“磁悬浮轨道技术”两种互斥争议方案,导致该项目长期搁置,同时也一度左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1999年8月16日,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第一条轮轨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线路。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2005年6月11日,石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中国正式进入标准化建设高速客运专线铁路阶段。

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速铁路通车试营运,成为中国第一条投用的设计速度30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启动,部分路段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50千米/小时,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

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首次打破中国铁路春运瓶颈,高铁运输在干线铁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标志。

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四横四纵”快速通道全部建成通车。

2010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市群建成高密度高铁路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区域之间完成高铁互联互通。

2021年6月17日,据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986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