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叫俄村

碧游仙子2023-04-05  26

俄村,位于石碣镇西北部,距镇政府2千米。相邻自然村有石碣村、陈屋基村、沙路村。明朝中后期,俄村先祖梁锡吾从博罗县园洲沿东江河南支流北岸放牧鹅群,顺流西下,见一小高地如伏鹅状乃定居,名曰鹅村。因“鹅”与“俄”同音,后改其名。主要河流有东江河南支流,在村南方。

我们的一生中,总难免碰到一些挫折,有时特别想离开当下的生活,找一个不认识自己的地方,独处一段时间。不需要去应付别人的心情,也不用每日为看不到未来的明天奔波,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有这样的地方吗?是的,有的,但我会告诉你那样的地方,你呆不了多久。

十一月份的乌拉尔山区,早已是大雪覆盖,它并不是俄罗斯最冷的地区,但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仍让外人难以适应。所以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乌拉尔山区就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特别是那些散落在丛林里的村落,卡拉奇便是其中的一个。

卡拉奇位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但与首府繁华的叶卡捷琳堡相比,这座在深山里的小山村,除了风雪天的咆哮声,漫长的冬季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有超过90%的人口居住在叶卡捷琳堡、阿拉帕耶夫斯克市等主要城市,这种高度的城市化人口分布,使得那些远离主要城镇的乡村人口十分稀缺。卡拉奇也仅有12个居民,而这个数据还是2015年的。

卡拉奇拥有充足的森林资源,苏联时期村子以林业为生。那时的卡拉奇与今天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铁路边上堆满了准备运出去的木材,早出晚归的村民,每天有做不完的伐木工作。

这是大约40年前的卡拉奇,全村人口600多人,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许多人以为,这充实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苏联解体以后,木材供给大幅度降低,村民赖以为生的工作被彻底被终结。

没有工作怎么办?只能迁移换一个地方继续生活。20世纪末的那几年,卡拉奇村民陆续搬迁到其它城镇,只剩下极小一部分人不舍得离开。到现在仅有十几个居民,主要以男人和一些年迈的妇女,说它是一座光棍村也不为过,因为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走进这座又偏僻又穷的山村。

曾用运木材的铁路,是卡拉奇村唯一的交通工具。每周火车会固定几个时间点来到这里,这是这趟长达一百多公里铁轨的终点,没有外来的乘客在这里下车,只有本地村民靠它往返桑金镇工作、购物。

除了火车以外,剩下的交通工具便是经常“熄火”、脱轨的铁路工具车。但这玩意,每到冬天使用它的时候,就需要自备一瓶烈酒,否则那如蜗牛一般的慢速,会让你直接冻僵在荒野上。

收入不稳定,人们没有能力购置 汽车 ,火车是这座村子唯一的生命线。好在车票不贵,只要几元人民币。不过比起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生活最大的困难是无聊。

没有通电之前,村民晚上八点就躺在床上。他们需要让自己很快入睡,否则在漫长的黑夜里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后来终于通了电,但每晚只有几个小时时间使用,刷抖音、玩吃鸡,翻淘宝,别想了,这里没有网络,村民只能通过微弱的信号,听听一些广播。

在交通不便和生活拮据的情况下,村民需要尽可能地自产自足。几十年的伐木 历史 ,给村民留下了足够的耕作土地,土豆、番茄、黄瓜,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农场”。广阔的森林,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野货,以及放牧环境。

吃是不愁的,但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才是居民最头疼的一件事。便是村里六旬老人,也时常感觉到烦闷。出门溜达吧,到哪都是森林。那就找一些兴趣爱好,手风琴都玩生锈了。或许,也只有中国的火锅,还有广场舞才能拯救他们了吧!所以这样的村子,你忍受的了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927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