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遗址在哪里

桂顺斋2023-04-04  22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

大汶口遗址位于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

大汶口遗址平面范围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岸面积约25万平方米,南岸约20万平方米,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大汶口遗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尤以大汶口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

研究价值

大汶口遗址与大汶口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这支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苏皖两省邻近山东的地区,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之间。由于它的发现,使这个地区的史前历史,从龙山时期上推了大约两千年。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当地居民的埋葬形态,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为研究黄淮流域及山东、浙江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南部,大汶河北岸,距东岳泰山60华里处。

大汶口名胜古迹众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文化遗址;县级以上文物景点3处明石桥、清山西会馆和文姜城遗址;自然景观有汶河古渡口、文亭山等多处。

大汶口是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大汶口属有名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地下资源丰富,104国道、京沪铁路穿境而过,处于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

旅游景区

古石桥

古石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石桥又名“双龙古石桥”,石桥北起大汶口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是明朝隆庆年间修建的一座横贯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桥,清代雍正八年石桥被大水冲毁,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捐资进行了修复,为纪念姜石匠,当地人立碑以记其事,并称此桥为“姜公桥”。

上泉古泉群

上泉古泉群位于大汶口镇上泉村,上泉古泉群现主要有五大主泉组成,大致呈五角星状分布,当地群众根据传说分别称它们为“驴带泉”、“龙泉”、“灵应泉”、“郑家泉”、“荆枣泉”,其中数驴带泉涌水量最大,其他小泉星罗棋布,随处可见。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黄前镇104国道东50米大汶口。

1959年5月,津浦铁路复线工程进行中,正在大汶口汶河南岸津浦铁路东侧堡头村西约100米处挖土方的民工,刨出一批陶器碎片和零碎遗物,接着又挖出一件完整的陶背壶。

宁阳县文化部门立即把这一发现报告济南市文化局,文化局立即派济南市博物馆专业人员前往调查,根据已暴露出的彩陶片断定该地为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历史影响

1959年6月24日,随着宁阳县磁窑镇堡头村西地表泥土拨开,一段跨越了4500年至6300多年的岁月跃然于世。由此开始,一段上承北辛文化、下接龙山文化的崭新远古文明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便是大汶口文化。

悠悠汶水,乡情绵长。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市南端卫驾庄和宁阳县堡头村之间,地跨汶河两岸,京沪铁路和泰兖公路分别穿过遗址的东部和西部,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在遗址西侧经过,现存遗址总面积45万平方米。60年来,大汶口遗址经历了4次挖掘,如明珠一点点被剥离出来,慢慢还原了汶河两岸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状况,将他们的智慧和逐水而生的古老文化雕刻得清晰而丰富,文明社会的曙光灿然可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871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