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规划,京台高铁已纳入国家的高铁网络建设中,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2035年建成通车。届时,大陆的朋友可以直接乘坐高铁前往台湾,当天往返的一日游也将实现。
京台高铁是“十三五规划”(2016年到2020年)提出,“建设北京至台湾(台北)”的高铁路线,是首都北京和台湾省省会台北的高速客运专线,其并非一条单独存在的铁路,而是由数条铁路线组成。
十一期间,央视推出纪录片《坐着高铁看中国》,选取了京沪高铁、哈大高铁、青藏铁路等有代表性的线路进行深度拍摄,从10月1日至8日播出,节目不仅展现了大好河山,更凸显了“十三五”期间我国高铁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运输里程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里程数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中国省际交通变得非常便捷,甚至一些二三线城市都通了高铁,以往动辄数十个小时的旅途,在高达300千米每小时的高铁疾驰下,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终点,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就以武汉为例,作为中部城市的中心,你几乎可以从这里乘坐高铁直达或转乘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北京到武汉约1200公里,K599次列车需16小时抵达,而G403号高铁则只需要4小时17分钟就能从北京抵达武汉,只是两部电影的时间,便可抵达千里之外。这样的进步不能不让人感到欣喜。
在运输能力方面,客运方面,2015年到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9.6%,从前我们买票是一票难求,尤其是时间段较好的车次,往往是放票的一瞬间就没了,有大量的旅客因无票可购而耽误了行程,而如今随着铁路资源日渐丰富,这种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我们在出行时有了更多的换乘车次可以选择,在大多数地区都可以选择高铁出行,交通更加便捷。货运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43.89亿吨,较十二五末增长30.7%,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由2017年的7.8%增长到2019年的9.5%,铁路运输的能力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彰显。
在运输服务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广泛推行电子客票,从高铁到普铁,电子客票已经覆盖99%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截止到目前,我国铁路网络售票比例已经超过80%,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提前购票,电子化、智能化的票务逐渐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从前人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火车站售票厅或城市内的火车票代售点提前换取纸质车票,而在电子客票实施后,乘客可以通过刷脸进站,不仅减少了票纸的浪费与污染,更为乘客带来了便捷与舒适。此外,互联网订餐、无感安检等新服务同样便利了我们的旅途。在广州,无感安检进行了首次试点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互联网信息对信用良好的旅客进行绿色同行,减少了高峰期安检带来的拥堵压力,可以说,这些新举措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五年来中国铁路取得的成就是不凡的,我们亲身感受到他所带来的便利,尤其是中国高铁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相信随着铁路的持续发展,我们的交通将更加便捷,生活将更加便利。
翻开“十三五”的编年册,中国铁路不断在高峰中再攀新高,科技取得新进步,发展迈上新台阶。5年里,铁路人勠力同心,谱写了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领跑世界!中国高铁加速奔跑
“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领跑世界!中国高铁加速奔跑
大江南北,一条条铁路在中华大地上刻下刚劲线条。在龙江冰城,哈牡高铁自此引出并向东延伸贯通,画上中国高铁网“最北一横”;在祖国西南,云桂铁路串联散落“遗珠”,滇东南旅游跑出加速度;在大巴山区,西成高铁穿越群山峻岭开辟新“蜀道”,3小时跨越3000年;在浙皖水乡,杭黄高铁由千岛湖驶向富春江,成就黄金旅游线;在“塞上江南”,银川至中卫铁路把宁夏拉入高铁朋友圈……
「回望“十三五”:我的收获与转变」领跑世界!中国高铁加速奔跑
路网纵横,四通八达;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中国高铁,领跑世界……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中国铁路加速奔跑,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