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分五脏六腑器官分布图
分为五脏六腑的人体器官分布图
中医把人体的重要内脏分为脏腑和腑两大类。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主要是指胸腹部一些内部组织丰富的器官,它们共同的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是指能滋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六腑),多指胸腹部有空腔的某些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知道了人体内脏的分布图,内脏有哪些具体功能?
五脏的功能
1.心
心主血脉,故与肝一样,与血虚血滞有关。心主神明,所以当心脏有病时,容易健忘失眠,产生精神障碍。
2.肝脏
肝病会有血虚血瘀的现象。同样,血虚血瘀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有了强壮的肝脏,就不容易生病。相反,如果肝脏虚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虚弱,容易感冒,喉咙痛,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引起的。
3.脾脏
脾食物的营养被吸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为脾脏不正常,消化能力往往会下降,造成身体的营养不良和消瘦。脾脏功能下降会造成血虚,容易出血的现象。
4.肺
空气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供给所需的氧气。具有呼吸器官的异常肺部疾病,如哮喘和咳嗽。如果肺部感染了疾病,肺部会肿胀,皮肤会逐渐干燥。
5.肾脏
肾脏具有储存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脏为人体活力的测量器,衰老现象的出现是肾虚的标志。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脏的控制之下。浮肿、停滞、尿崩症、尿频都是肾虚引起的。
6、勇敢
胃、肠等器官消化停止的时候,这些都是由胆囊决定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睡眠。要让所有器官都得到休息,需要相当大的“决心”,所以胆气不足的人经常失眠。
7.胃
胃能把食物消化成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都是胃病的症状。
8.小肠
小肠在摄入食物的营养物质时,将其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个器官。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都是小肠疾病。
9.大肠
大肠承担着各个器官吸收的残渣,然后排出体外。便秘和腹泻是大肠疾病。大肠发炎会使肛门红肿,甚至引起痔疮,导致肛门出血。
10.膀胱
把膀胱里的水集中起来,然后送到需要的部位,再把多余的水排出体外。膀胱炎的症状是水肿和尿频。
11.三焦
三交能促进气血津液的循环,使各器官充分发挥功能。所以三焦之病会共同影响各器官的健康。
以上是对内脏功能的介绍。它们的功能和关系是什么?
内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各个器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配合,保持身体各方面的正常运转。让我们来看看内脏的功能和关系。
五脏的关系
脏腑指的是坚实的、有组织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脏腑”是指空心脏的容器,有小肠、胆囊、胃、大肠、膀胱等五个内脏,分别对应五脏。
脏腑关系
1。心肺:心主血,肺主气。人体器官组织的维持,靠的是气血的循环来输送营养。虽然血液的正常运行是由心脏控制的,但它必须由肺气推动,肺中积聚的宗气必须注入心脏动脉才能到达全身。
2。心脏和肝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肝脏是储存血液的重要器官。所以,大力之下,肝血的储存就会饱满,不仅可以滋养筋骨,还可以促进人体四肢骨骼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不足导致肝血不足,可导致血液衰竭、肌肉疼痛、手足抽筋、抽搐等症状。再如肝郁火旺,可扰乱心志,产生心烦失眠等症状。
3。心脾:脾运化的精微需要血液的帮助才能分布到全身。心脏的血液必须依赖于脾吸收和转移的微妙的水谷。另一方面,心主血,脾主血,脾的功能正常,血才能得到控制。如果脾气虚弱,会导致血液紊乱。
4。心肾:心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互补,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状态下,肾阴不足,就不能帮助心脏,就会导致心阳过盛,两者失衡,这就是所谓的“心肾不和”。
5。肝脾:肝藏血,脾负责运输和转化水谷产生血液。如果脾虚影响造血,可导致肝血不足、头晕目眩等。如果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就可能出现腹痛腹泻。
6。肝经和肺经:肝经经过脂肪,注入肺部。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肝气的升与肺气的降与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有关。如果肝气上升,肺气下降,就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肝火犯肺还可引起胸胁胀痛、干咳或痰中带血。
7。肝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肾精滋养,肾精需要肝碟不断补充。这两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肾精不足会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会影响肾精的生成。如果肾阴不足,肝脏失养,可引起肝阴虚,导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惊风等。
8。肺脾:脾将水谷的精气运化到肺中,并与肺吸入的精气结合,从而形成宗气(又称肺气)。肺的强弱与脾的细微运动有关,所以脾气强导致肺气充盈。脾虚影响肺时,可见少食、懒言、懒言、咳嗽等症状。临床上常用“健脾益肺”法治疗。再比如慢性咳嗽,痰多而稀,容易咳嗽,疲倦,少食等症状。病虽在肺,但病在脾,必须用“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见效。所谓“肺为痰之储器,脾为生痰之源”都体现了脾与肺的关系。
9。脾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热滋养来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会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那么就会出现黎明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反之,如果脾阳虚衰,也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蔓寒,水肿。
10。肺肾:肺主降,调节水的通道,使水和液体向下流到肾。肾主水液,通过肾阳的蒸化,将体内的清水归于肺,水液代谢的功能由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肺、脾和肾的功能障碍,以及其中之一都可以导致水潴留和水肿。肺负责呼吸,肾负责受气,两脏具有维持人体气机运行的功能。
脏腑与腑的关系
脏腑由表及里相互配合。一脏对应一腑,脏属内,腑属外。脏腑的表里是由经脉相连的,即脏腑的经脉与脏腑相连,脏腑的经脉又是由气相连的,所以脏腑与脏腑在病理变化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变化。【/br/】五脏六腑的关系是:心、小肠为外、内;肝胆的表里;表里与脾胃的关系;与肺和大肠;肾在膀胱的表里;表里关系与心包三焦。
1。心与小肠:经脉相通,表里互为表里。心经热会导致舌苔糜烂。苦除小肠之热,亦可见小便短赤,尿道疼痛等症状。
2。肝胆:胆经发于肝,脏腑相通,经络相通,形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脏,如果肝脏的引流不正常,就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相反,胆汁排泄异常会影响肝脏。所以肝胆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如黄疸、胁痛、口苦、头晕等。
3。脾胃:从特性上来说,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生理上,胃是水谷之海,负责消化;脾为胃循环其体液,它掌管运输和转化。燥湿相合,升降相协,脾胃相和,互为用,构成了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了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递的任务。
如果胃气运行顺畅,胃气下降,水谷就会下降。上述行为流畅,脾气上升,失去了微妙的物质。胃气不降反升,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脾气不升反降,容易表现出慢性腹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往往同时治疗脾胃。
4。肺与大肠:经络相通,表里互为表里。如果肺气消退,大肠气就会通畅,发挥其传导功能。相反,如果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肺气就能得到清降。例如,肺气郁结,其降功能丧失,可能会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和便秘。反之,大肠阻滞可引起肺降失调、气短、咳喘等。再如:治疗过程中上肺有实热时,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排出。反之,大肠不通也能疏通肺气,以利大肠气机。
5。肾与膀胱光:经脉相通,表里互为表里。生理上,一个是水脏,一个是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主要是肾)。肾阳蒸化,使水渗入膀胱,膀胱也利用肾阳的功能,通过自身的功能排泄尿液。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胱功能减弱,导致尿频或遗尿;膀胱中的湿热也会影响肾脏,引起腰痛、血尿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表里互为表里。如在临床热病中,湿热合邪、三焦不中、胸闷、体重重、小便短赤、大便溏泄等,说明病因气。若未能阻止其发展,温病之邪由气入营,心包被三焦所困,致昏迷谵妄。
以上介绍了五脏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对五脏有更好的了解吗?
中医对内脏的保养有很多方法。由于他们中的许多人需要更复杂的工具或训练,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自然地拍打身体来自然地调节内脏,安静而放松地拍打身体,保持头脑不受干扰,心空手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