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湖的地理位置是哪里

庚寅日柱2023-04-04  34

暨阳湖生态园位于张家港市南城区。暨阳湖是利用集中取土之废基,经人工开挖而成。园区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其中中心湖区1.56平方公里,湖广0.7平方公里,2004年7月注水,2005年10月1日局部对游客开放。

请采纳

古暨阳湖考

发布时间:2012-05-28 来源: 宋炳良

史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延陵乡改置毗陵县(现常州)。在县东置乡,因境内有暨阳湖而名暨阳乡。西晋太康二年(281),又在暨阳乡的基础上划入沙中和无锡一部分置暨阳县。从暨阳乡到暨阳县,从农耕文明的沙洲县到现代文明的张家港市,1000年来,历代郡、县志的编修者和历史爱好者都在考证、寻找暨阳湖。研究发现,近百年来对暨阳湖的湖址均不完整的采用了光绪年间《杨舍堡城志稿》作者叶长龄的“暨阳湖考附”有关章节。为了对暨阳湖的考证和探索,我阅读参考了多部史书和历史图集,拟对历史上诗人吟唱暨阳湖的所在地,今人对暨阳湖的诠释作一评说,并对暨阳湖的探索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求方家。元代诗人陈樵见过暨阳湖《江阴市志》(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暨阳文苑》(201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均刊有元代诗人陈樵题名为《暨阳湖》的一首诗:“白浪浮天雪作堆,羞将俗客洗尘埃。月从水底沉钩去,船似鸥边泛叶来。野屋有篱编白荻,渔矶无席藉苍苔。功曹吟苦多诗渴,拟借平湖作酒杯”。这首诗前六句是写景,字里行间看不出与其它江南的湖有什么不同之处,最后二句只是诗人夸张浪漫和抒情。诗的出处在哪里呢?查光绪《江阴县志》卷27,有《分送李仲长江阴知事三首》。李仲常,浙江金华人,和陈樵是同乡、朋友。李在至元六年(1340)到至正年间(1341~1368)担任江阴县知事。第二首诗为《钓台》,明代《嘉靖江阴县志》载:钓台在县东二十里,《风土记》云:(《风土记》是西晋周处所编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姜太公钓鱼之所在,今为钓台村。第三首为《翠光亭》,《毗陵成化志》载:翠光亭在君山。如不身临其境,是写不出“亭前练水细为萦,亭上君山玉作屏”诗句的。陈樵(1278~1365)是元季人,李仲常在江阴当知事邀请陈樵到江阴小住游玩也在情理之中。但元季暨阳湖还在吗?翻开《成化毗陵志》卷16,《江阴县志记述》,暨阳湖在县东十五里,熙宁间(1068~1077)已湮废,今皆莫详其所。既然在北宋暨阳湖已经湮废,那么陈樵在哪个湖坐船游玩呢?细看毗陵志和多部明清江阴县志知道,李仲常任江阴知事期间,江阴西南的月城、桐岐和武进县的芙蓉,无锡县的玉祁、前洲一带有一个很大的湖“芙蓉湖”。芙蓉湖古称“上湖”、“射贵湖”,入无锡地所称“无锡湖”,在江阴境内又称三山湖(马家湖),原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唐代陆羽曾这样描写道:惠山东北九里上湖南控长洲,东峒江阴,北掩晋陵,苍苍渺渺。唐代诗人李绅还留下一组且望芙蓉湖的诗篇:“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逐波云彩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明《成化毗陵志》离元末李仲常任职江阴相距125年,对于前1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何况是在成化以前江阴历史上还修过洪武志、永乐志、天顺志,修志者是不会遗漏元末还存在的暨阳湖,但每部志书均“莫详其所”,结论是:陈樵坐船游玩的湖,应为芙蓉湖在江阴境内的支湖——马家湖无疑,他之所以题名为暨阳湖,是诗人怀古而发。他这一发不要紧,误导以后不少人认为元代暨阳湖还存在。暨阳湖在北 、南 、顾山、常熟近年来张家港市编写出版了多种普及宣传张家港历史文化的书籍。对于宣传张家港市悠久的历史,方便我们研究暨阳文化很有必要。但对暨阳文化的原点——暨阳湖的诠释、注解均采用了清代《杨舍堡城志稿》作者叶长龄《暨阳湖考附》一说。细读叶长龄的文章,再结合史书研究觉得是他一家之言,他只提出自己的一个看法,也很谦虚:“夫立于千数百年之下,而追溯千百数年之上遗迹,苟有一知半解,勿可默也。爰为讨论之,以俟来者”。立论一:乃近志引宋志云:湖在县东十五里。窃谓“十五”当作“五十”其误倒之,或由宋志,抑由引者均不可知。经查多部江阴县志和毗陵郡志对暨阳湖的记载是一致的:“县东十五里”。如果一部志书记错有可能,且多部志书记述均一致,误倒之说不能立论。立论二:若易为50里,则正在今杨舍之南。北■、南■、顾山镇及常熟界袤延20余里,港汊纷歧,水流平广而清深,湖在此似无可疑。翻开嘉靖《江阴县志》卷首有宋志全境图,杨舍之南北■方向标有胥湖。看比例胥湖是一个小湖,该志卷3《山川篇》记载:胥湖宋志云在县东,旧经云伍子胥入吴到此击剑而歌,湖在胥歌村因名。1992年,《江阴市志》出版,在地质地貌篇,以现代科学为江阴地貌分类。北■、长泾、顾山等乡镇属高亢平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高程在5米以上,典型土种为黄白土和黄泥土。而上节提到的马家湖地处月城、青阳、桐岐、马镇等乡镇原为芙蓉湖一部,面积200多平方公里,高程1.5~2米,为典型的湖相沉积圩区平原,由沉积淤泥而成,典型土种为竖门乌山土。(详见《江阴市志》129页)查《北■镇志》:早在唐宋时期,今北■镇大部属于东舜乡,当时就有了村落北角墅,与相隔十里的南角墅分别为东舜乡的南北两端,所以以角相称。这一带河渠纵横,应天河、东新河、谷渎港、南长河等水系交汇其间。古时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遇到雨季泄水不畅竟成泽国,北■得名与水患有一定关系。立论三:县在湖之北故曰暨阳。其实史书上已有记述:因乡境有暨阳湖,才名暨阳乡。暨阳县是置暨阳乡后400多年的事情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比如地面高程的测量,土质分类等方法来分析湖址远不及当今先进。但叶长龄的一家之言被现代人广泛应用。暨阳湖在北■、南■、顾山镇无疑。是否缺少了对历史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呢?暨阳湖是江阴境内的一个湖,是个小湖,所以成书于东汉的《越绝书》没有记载。暨阳湖是芙蓉湖的支湖暨阳湖已消失1000多年了,它的湖址在哪里?现存对暨阳湖最早最完整且文字最多的记载是《成化毗陵志》:“暨阳湖在县东15里又有螺洲在县界其状如螺熙宁间已湮废今皆莫详其所。”根据县东十五里且有湖的记载有以下几种情况:1.江阴县治东15里,正如叶先生所言,东侧为三官镇,东南则为云亭镇,皆在诸山间,似无地可容是湖;2.古暨阳县治东15里有两个可能,杨舍东15里为长江,长寿东15里为华士镇和新桥镇,史书上没有湖的记载,且《江阴市志》把两镇划属高亢平原;3.古利城县治东15里为申港镇,同样无湖;4.是不是毗陵县东15里呢?查《成化毗陵志》:芙蓉湖在县东55里,有湖但明显距离不对。细看常州、江阴、无锡三地大比例地图,现武进芙蓉镇往东即是江阴县界,往南不远和无锡县界相连。细读《成化毗陵志》对暨阳湖的记述,面对“在县界”这三个字,突然有所启发,是不是在县界东15里呢?县界之东15里是扬子江古岸,西界东15里即为芙蓉湖延伸在江阴境内的部分时名三山湖的遗址(明代又名马家湖)。三山湖和暨阳湖是什么关系呢?由此我查阅了无锡和武进方面的一些史料。据无锡史书记载:芙蓉湖在无锡境内过去有十多个湖泊组成。经过围湖造田,现在无锡称芙蓉圩为西湖(玉祁一带),杨家圩为东湖(前洲一带)两地原为一湖。常州和江阴境内,芙蓉湖也有多个湖泊相连。对于江南境内这个仅次于太湖的湖泊,从春申君就开始治理芙蓉湖,他在无锡、武进、江阴等地开凿多条河浦,便于灌溉和运输,汉晋至北宋有过多次围湖造田活动。由于河道的开通,芙蓉湖分支的多个湖泊呈时湖时田的状态,加上人为的造田,所以史书载暨阳湖“熙宁年间已湮废”,和芙蓉湖的历史变迁相吻合。明宣德年间,江南巡抚周忱立足全局开河泄水,筑坝挡水,修圩围田。凡辟出芙蓉湖田3.6万亩划归武进、无锡两邑,马家湖田7300亩属江阴(光绪《江阴县志》)。芙蓉湖基本消失,但它的支湖在以后又被相继围田,无锡境内直到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才围垦完毕。芙蓉湖消失了,在无锡、常州留下了许多如芙蓉镇、蓉湖庄、莲蓉门等地名。由于暨阳湖、暨阳乡、暨阳县的悠久历史,在江阴和张家港杨舍一带带有“暨阳”二字的地名广泛流传至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788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