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么意思

聚客2022-06-09  17

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

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

元宇宙是一个在维度空上虚拟,在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从真实性来看,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复制品,也有虚拟世界在元宇宙中的创造。从独立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与外部现实世界紧密相连、高度独立的平行空空间;从连通性的角度来看,元宇宙是一个永久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包括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

起源

元宇宙,这个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现实世界,人们使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和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现在,它仍然描述着先进的未来世界。

至于“超宇宙”,相对公认的思想来源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专家Vernor Vinge教授。他在1981年出版的小说《实名》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最近“超宇宙”这个新词很流行,很多国际知名的科技公司都在争夺在超宇宙赛道上的布局。股市也掀起了对超宇宙概念的阵阵炒作,甚至一些无关的商家也来蹭超宇宙的人气。那么,“超宇宙”到底是什么?超宇宙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实现?【/s2/】“超宇宙”的设想离现实有多远?我们邀请了通信技术专家、科普作家李来和我们聊聊。

场景:

元宇宙是一种互联网应用和社交形式

1991年8月,CERN向公众开放了WWW,这个网络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互联网。这件事发生后的第二年,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问世。

书中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未来虚拟空房间,真实的人类和虚拟的人类生活在一起,那就是元宇宙。书中描述了超宇宙的百老汇和香榭丽舍大街:这是一条灯火通明的主干道,反射在里奇的目镜中,可以用眼睛看到,可以缩小和反转。其实并不存在,但是有几百万人走在街上。

斯蒂芬森写这些话的时候,社交软件,移动互联网,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ER(模拟现实),BCI(脑机接口),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还远远没有到来。斯蒂芬森当时可能没有想到,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他那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小说已经具备了成为现实的诸多技术基础,而他所创造的“元宇宙”一词也将在2021年成为资本和科技界的热门话题。中国的腾讯和字节跳动已经进入相关领域,脸书、微软和英伟达等外国科技公司也已经制定了计划。

雪崩中的元宇宙是一个复合词,由Meta(超越)+Verse(宇宙)组成,字面意思是“超越真实宇宙的另一个宇宙”。《雪崩》中对超宇宙的解释是,超宇宙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且永远在线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除了吃饭睡觉,一切都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实现。

在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业内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元宇宙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给了元宇宙一个更为规则的定义:元宇宙是一种融合了诸多新技术的互联网新应用和社交形态。它提供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经济系统,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身份系统上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并允许每个用户生产内容和编辑世界。

如何理解这段话?首先,元宇宙是一种互联网应用和社交形态,是通过多种新技术的融合来实现的,如移动互联网、5G、VR、AR、MR、ER、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本文开头提到的。

其次,元宇宙可以实现虚拟现实的高度融合,所以我们现在玩的VR和AR游戏都不是完整的元宇宙,纯粹的虚拟世界也不是完整的元宇宙。

第三,用户可以生成或编辑内容,也就是说,人类的头像本身就是这个虚拟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些化身可以在元宇宙的规则下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盖房子,开公司,赚钱养家。当然,可能会有头像之间的冲突,甚至是群体之间为了利益的冲突,这些都是元宇宙中的内容。

简而言之,元宇宙可能是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的翻版。

现实:

超宇宙所需的技术条件正在发展

既然元宇宙是虚拟世界中真实世界的复制品,那么它需要哪些技术加持呢?到目前为止你达到了什么程度?基于目前业界对元宇宙的普遍定义,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基础设施-高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与现实高度融合的世界,因此必须有高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支持。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虽然中国的5G移动互联网在全球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远未完全覆盖。要实现全球各国5G全覆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物联网是一个提供世界万物互联的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冰箱、电视、空曲子、称重机、扫地机器人等等。都是联网的,但是世界万物联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物联网普及的过程中,IPv6的大规模部署是前提,否则将没有足够的地址用于万物互联,但IPv6的全球部署才刚刚开始。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丰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但是,对于超宇宙所需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仅有智能手机是不够的。在元宇宙中,各种原始信息采集都需要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来实现。

互动——VR,AR,MR,ER,BCI

在众多的时间旅行剧中,主人公要么在一些神奇设备的帮助下,要么带着伤,不得不前往古代或未来。要实现超宇宙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交互设备必不可少。在这里,VR、AR、MR、ER和脑机接口派上了用场。

VR提供沉浸式体验,提供真实世界的输入输出;

在AR VR的基础上,增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不易察觉的信息展示;

MR是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混在一起;

ER是指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网络空中构建现实世界。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人玩VR,普遍会有头晕的感觉,说明这些技术还只是初级阶段,只能偶尔玩玩。如果你想靠这些技术进入一个“宇宙”,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BCI(脑机接口)方面,BCI是一个连接大脑和外部设备的实时通信系统。BCI系统可以替代正常的周围神经和肌肉组织,实现人与计算机或人与外界环境的交流。近20年来,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功能认识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CI技术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技术水平仅处于初级阶段。据统计,同时记录100万个神经元需要2100年,记录人类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元需要2225年,以目前的BCI技术计算,平均需要7.4年才能将可同时记录的神经元数量增加一倍。当然,我们也不要太悲观。毕竟,元宇宙的实现并不需要记录人脑中所有的神经元。

内容生成-人工智能、数字结对

宇宙中呈现的海量内容是由与虚拟人相连的物理人人工生成的,只占极小比例,更多的内容需要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智能生成不重复的海量内容,实现元宇宙的自发有机生长;它可以驱动虚拟数字人将元宇宙的内容有组织地呈现给用户;我们可以对元宇宙中的海量内容进行人工无法完成的检查,保证元宇宙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融合多学科、多物理、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virtual 空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应物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宇宙中浩瀚的地理空可以通过AI生成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地图,或者通过数字孪生生成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的地图。用户可以购买或租赁土地,建造建筑物,甚至改变元宇宙地图中的地形。

经济关系-区块链技术

元宇宙是一个庞大的平台,需要能够防止中心化平台的垄断,而区块链是为元宇宙提供价值转移解决方案的重要技术。区块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它可以在保证元宇宙安全的前提下转移价值和权利。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区块链防篡改和可追溯性实现元宇宙中的身份确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使其在元宇宙中的属性、流通和价值实现成为可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散结算平台和价值转移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经济体系;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中心化平台的垄断问题。

未来

元宇宙的最终形状仍然无法预测

基于今天的技术基础,未来10年,超宇宙大概还是会走社交、游戏、内容体验等。作为主要载体,其中沉浸式内容体验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将带来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依托当今流行的移动智能终端和VR/AR技术的逐渐成熟,社交、游戏和虚拟购物、虚拟驾驶、虚拟旅游等内容体验。在元宇宙的初级阶段将进一步增强舒适感、便利感和真实感。

下一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用户规模的不断积累,使用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消费、金融、生活服务等现实世界的元素将不断融入虚拟生活。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都将取得长足进步,虚拟消费体系将逐渐形成闭环,新的虚拟经济生态将进一步形成。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元宇宙会是什么样子,发展速度有多快,但我们期待它能带来更丰富的内涵,更便捷的生活,更智能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76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