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万家灯火是什么时间段的

rct2023-04-04  23

地理上讲万家灯火是指夜晚的时候。地球是一个自传体,有白天和昼夜之分,白天地球利用是太阳的自然光线,夜晚背对太阳一面没有自然光时就要用人工发电作为照明,万家灯火就是形容人们夜晚利用人工发电照明生活的情景的,它所指时间段就是晚上的时间。

时间从不停歇,元宵节的到来,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春节的收尾。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必做的事情,那就是赏花灯。现代社会的元宵节习俗想必你也是非常了解了,那么 古人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呢? 想知道吗?快来随我一同去了解一下吧~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东汉:燃灯表佛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这个习俗经官方的倡导而开始流行,并在这一夜取消宵禁制度。

据《事物纪原》记载:汉代西都长安城有执金吾负责宵禁,“晓瞑传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许执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隋唐:特许驰禁 放三夜花灯

南北朝时,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 而真正让元宵节燃灯之俗发扬光大的则是隋唐 。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当时的长安城居民都会出来观灯看戏,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

同西周两汉一样,唐代都城长安也有宵禁制度。但是元宵节前后几日内,却特许驰禁,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 据《太平御览》引唐人韦述《两京新记》:“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当此之时,“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于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走出坊门,夜游观赏那争奇斗艳的各式花灯,以致车不能掉头,人难以转身。甚至有的人被挤得悬空而起,“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那时不仅在花灯的制作上推陈出新,灯下的歌舞百戏更是令人目不暇给。宫中选出的歌女,头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装就要花费三百贯,整个元宵庆典的豪奢也就不难想像了。

宋:灯市如昼 热闹非凡

元宵节于宋人,更被惯呼为元夕、上元,是一年中极其重要的节日,持续的时间很长。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 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

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赐宴欢愉 通宵达旦

唐代时元宵节已有赏灯习俗,当时张灯三夜,已是盛况。到了宋代,增加到五夜,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甚至出现了灯谜游戏。 明代将其延长到了十夜,成为历代之最 。百官皆有假期,赐宴欢愉,通宵达旦。“永乐间。文皇帝赐灯节假十日。盖以上元游乐。为太平盛事。故假期反优于元旦(当时的元旦即现在的春节)。至今循以为例。”——《万历野获编》

民间更是会搭起灯楼,彩灯如市集,热闹足十日夜,可谓空前辉煌。由于持续的时间极长,所以明代的元宵灯市,花样繁多——如《西游记》中有“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又如《金瓶梅》里有“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与小妹并坐”等,还多了许多寓意和说法。

很多人将“元宵节”称作“中国情人节”,虽然不算十分确切,却也点出了“元宵节”相比其他节日仿佛更多了许多风花雪月的故事,在夜晚辉煌的灯光下,将一对对的人儿映照得恨不能共许白头。在明朝,元宵节是极为受重视的节日,也是普通人民最喜爱的节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还有一幅大体展现古代明清两朝民间如何过元宵节的画卷——《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大臣们为了讨好皇帝,费尽脑细胞终于想出个办法,让皇帝过一个不一样的元宵节,大臣们直接将民间的街市场景,全部照搬到了宫中。宪宗皇帝见到民间的街头场景,觉得新奇好玩,于是封赏了大臣们,并下令宫廷画师将这个场景画了下来。这画卷也反映出了当时明代过元宵节的民俗。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清:制冰灯品元宵

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对汉族的元宵节活动也全盘接收了。但是,清代放灯时间已没有明代十日之久。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是“自十三至十七均谓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也就是说清代放灯时间只有五夜,只有十五夜才算正节放灯。

“每至灯节,内廷筵宴,放烟火,市肆张灯。而大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各式各样的彩灯,多用纱绢、玻璃、明角做成,上面绘有古今人物故事。在清代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 冰灯 。因为满族原居东北黑龙江一带,气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冰灯之俗。满族入主中原后,冰灯也传入中原。北京当时有能工巧匠制作冰灯,“结冰为器,裁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正月元宵,中原草木萌春,南方已花枝待发,而东北仍处于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

当然,品元宵也得安排上,比如乾隆三十年元宵节,按《膳底档》记载,皇帝与太后及嫔妃于晚间酉初二刻,在行宫观烟火,共用元宵二十八盒、每盒八碗,果盒十六副,攒盘饽饽果子六十盘。

清代元宵节,民间的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的新内容。从元旦到元宵节,舞狮子、舞龙、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动都涌到节日期间,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像《清嘉录》描写灯节的诗中就有:“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

《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局部 清代,画面左边有赛过一层楼高的「鳌山」灯

元宵节发展至今,大家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END-

傍晚时分,站在高楼向远处的居民小区眺望,我视野中的景致可以被形容为“万家灯火”。那一簇簇橘黄色的微微的光芒,虽然遥远,但依然让凝望它的人觉得温暖。不知怎地,突然之间,心头就涌过一股热流,一种想要泪流满面的冲动。

在那样的柔光里,在那一个个被柔光包裹的小小房间里都会有怎样的对白呢?

“帮我系一下围裙,快点!”“嗯。”

“你怎么搞得啊,盐又放多了,跟你说过多少遍啦,你想齁死我啊?”“喂,口气好一点。”

“这个干子切得太厚了,烧的时候汤汁的味道进不去!”“知道啦,真麻烦!”

“嗯,好香啊,好久没有吃过妈炒的菜了,食堂的饭菜简直难以下咽。”“还有一个菜,一会儿就好了。”

“咦?还没烧好?慢死了,我肚子都快饿通了!”“就知道吃!马上就出锅啦。”

······

小小的屋子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对话,各种各样的语气,或嗔怪,或撒娇,或欣喜,或埋怨,或责怪,或开心,或甜蜜。但,都是温馨的,都是能让人觉得心安的。那是来自身边的那个他或她,来自厨房里或呛人或熏人或好闻的味道,来自盘子里热气腾腾的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来自油乎乎的锅铲,来自呼呼转的油烟机,来自微微有些污渍的案板,来自装盐和味精的小盒子,来自醋瓶酱油瓶的一种饱满、真实的安全感、归属感,也是被他人依赖,被他人需要的满足感。

如同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茶米油盐、酸甜苦辣咸一样,这就是过日子吧。最不起眼,可是最不可缺少;最普通,可是最无法被代替、被忽略。

人生在世,我们追求的、最终渴望的其实也不过是像这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日子吧。纵使拥有再高的社会地位,纵使享有再多的金钱财富,我们总归是“冷暖自知”的。若是没有心灵被抚慰、熨帖的感觉,有形的物质又怎样为无形的空虚填充呢?

再多外物也不及淡黄色灯光内化为的心头那抹轻柔的触碰。

那是因为,万家灯火才是生命最温情的勾勒。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75773.html

最新回复(0)